門神+跑車 變形金剛大黃蜂「合體」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變形金剛與大黃蜂「合體」,民眾驚呼連連搶拍照。 記者顏彙燕/攝影
分享
變形金剛與大黃蜂台灣「合體」!電影變形金剛中大黃蜂雪弗蘭(Chevrolet)、馬莎拉蒂、法拉利10輛名貴跑車,昨天齊聚龜山區明倫三聖宮廟埕前展示、供民眾拍照。
「喜歡嗎?爸爸買不起」,每輛跑車動輒百萬起跳,不只小孩驚嘆聲連連,連大人也看得入迷,相機快門按不停,「平時路上超跑呼嘯而過,難得近距離一次看到這麼多輛名車」,民眾黃先生趁著假日帶家人出遊,意外看見大黃蜂車隊好興奮,直說真是一飽眼福。
由台灣美式肌肉車隊長李正義號召車友響應,10輛名貴跑車,粗估總市價超過6千萬元。李正義表示,三聖宮日前運來兩座關聖帝君認可的現代版「左右護衛」,「柯博文」和「大黃蜂」,雪弗蘭車友不想錯過難得「合體」機會,趁農曆年前將超跑開到廟前,與參拜信眾一同分享歡樂氣氛。
大黃蜂顏色鮮艷,開上路總成為眾人焦點。李正義說,車隊擁有全台最多大黃蜂跑車,目前台灣沒有代理商,同好多自己找貿易商進口,車友經常聚會,分享、交流心得。
三聖宮主委簡朝吉說,「柯博文」、「大黃蜂」兩尊現代版「門神」,15日後將移至桃園高鐵青埔站廣場「明倫三聖宮」燈區,繼續作關聖帝君左右護衛。
貼心役男 打開眼盲老兵心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林家崑(左)因當兵一場意外失明,替代役男王德強(右)去年起從旁照顧,兩人培養絕佳默契。 記者張世杰/攝影
分享
照顧弱勢族群,替代役男也在社會角落默默耕耘。63歲退伍軍人林家崑,因一場意外從此雙眼失明,替代役男王德強去年開始每周定期慰問,一年下來,兩人從互不相識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讓看不見的林家崑稱讚「揪甘心」。
「被炸當下只覺得好痛,醒來時眼前的世界已經模糊。」林家崑在民國62年服役期間,遭到跳彈炸傷,雙眼幾乎失明,他的妻子也是雙眼失明人士,兩人相互扶持,靠政府每月5萬元補助度日子。
北市兵役局100年推動「傷殘退伍人員生活協助計畫」,希望替代役男能到傷殘人士家中陪同就醫、關懷,讓王德強有機會走進林家崑的「灰白世界」。
剛開始總會有摩擦,兩人相處的第一個月有著不少「代溝」。林家崑笑說,許多人不知道怎麼照顧視障人士,例如應讓視障人的手搭在引路人的肩膀上,但許多照顧新手會站在視障者後面攙扶,反會讓看不見路的人沒有安全感。
歷經近一年磨合期,輔仁大學醫學系畢業的王德強漸漸抓到「照顧秘訣」,並發揮醫學專業,幫忙量血壓、分藥或進行簡單的醫療照顧。王德強說,一年的服役,卻學到其他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的經驗,「這就是緣分吧」。
王德強今年3月就要退伍,該如何傳承下位役男,他打趣地說,一定要跟學弟再三強調「國家對老兵的照顧,就是我們役男的使命」,林家崑則說,以後王德強畢業當醫師,一定天天捧場。
北市目前約有72名傷殘老兵,符合替代役男協助計畫,但現在僅有9人申請。兵役局表示,符合條件卻未申請的人,有人認為不需要、沒必要,未來會配合區公所、里長,協助有需要的人申請。
嘉義文財殿600個錢母 除夕夜發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文財殿首創推出印有財神爺神尊及官印的金色紀念幣,發送信眾當「錢母」。 圖/記者魯永明攝
分享
春節腳步近了!民間過年愛拜財神爺,求財,嘉義市文財殿首創推出印有財神爺神尊及官印的金色紀念幣,發送信眾當「錢母」,紀念幣由財神爺加持,除夕夜開廟門發送,限量印製600個紀念幣,發完為止,大年初一至初五循往例,提供發財金出借。
文財殿總幹事林天河說,今年廟方首創推出財神爺金色紀念幣當「錢母」,金幣正面印財神爺神尊,反面印財神爺官印,金幣由財神爺神尊加持祝福,除夕夜開廟門發送信眾,只限量印製600個紀念幣,發完為止,金色財神爺紀念幣具收藏價值,去年發行10元財神爺加持硬幣。
初一至初五出借發財金,總吸引大批信眾,去年共有6千多人借發財金,每人600元,今年循往例,大年初一到初五,只要擲出2個聖杯,就可借到600元發財金,信眾大多有借有還,有信眾借發財金發了財,回寺廟歸還超過發財金的香油錢。
財神爺分文武,目前台灣武財神超過9成由北港武德宮分靈而出,文財神則多由嘉義市文財殿分靈,武財神趙公明保佑「偏財運」;文財神專長為保佑「正財運」,文財殿重視社會公益,年年撥款捐贈貧童午餐、獎學金、贊助音樂藝文活動,近10年捐助金額超過3千萬元。
春神來怎知道?葵花、波斯菊報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美濃報導
美濃、杉林、六龜等地的波斯菊與向日葵陸續綻放,賞花民眾可上網查詢花田分布區域。 記者徐白櫻/攝影
分享
高雄美濃、杉林、六龜一帶因應春節栽種的景觀花田陸續綻放,總面積60公頃。美濃花田在春節期間將在中正湖畔泰安路上舉辦新春市集,中正湖的景觀橋裝飾客家花布燈籠牆,夜間景觀迷人,是過年賞花的好去處。
過年期間,遊客到美濃配合的粄條店家點「博士宴」,粄條、豬腳、野蓮、冬瓜封(或高麗菜封)和高麗菜干排骨湯,四菜一湯只要450元。
今年美濃花田集中在中正湖與福安里一帶,栽種面積30公頃,以波斯菊為主;杉林的花田景觀則在月光山隧道聯外道路與新庄,種植波斯菊與向日葵,面積25公頃;六龜花田在新威里附近,新威大橋旁是不錯的賞花點,面積5公頃。
去年美濃花田以熱氣球吸引遊客,今年花田布置稻草人,還有用生米製成的蒙娜麗莎畫像、油紙傘、公仔拍照區。區長謝鶴琳說,中正湖的景觀牆裝設客家花布燈籠牆,夜間照射下別有特色。
杉林延續去年超人氣的葵花迷宮,區長鍾炳光說,今年迷宮地點改至通往月光山隧道的181線道,面積擴大為3公頃,配合向日葵花開時序,本周五對外開放,歡迎遊客來杉林走春。
活動中心彩繪向日葵、瑪莉歐牆眼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國光里長陳素珍找來塗鴉團體「Mr.crew」,在活動中心外牆彩繪知名電玩遊戲瑪莉歐3D立體場景。 圖/民政局提供
分享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清理環境,新北市民政局上周也結合各區公所,清掃新北357座市民活動中心,還幫三重區重陽市民活動中心、板橋區國光市民活動中心增添向日葵、3D瑪莉歐電玩牆面彩繪。
民政局表示,有鑑於去年登革熱疫情嚴重,今年首度號召各區公所、里長,清掃各活動中心並增加環境綠美化,室內更換LED節能燈具、室外增加外牆彩繪,累積整理超過4萬坪空間。
三重區公所邀格致中學廣告、多媒體設計科師生,彩繪重陽市民活動中心牆面,學生畫出向日葵。 圖/民政局提供
分享
板橋國光里長陳素珍找來塗鴉團體「Mr.crew」合作,在國光市民活動中心左側外牆,以3D立體彩繪知名電玩遊戲瑪莉歐場景。
陳素珍表示,原來牆面上以回收光碟拼湊成熱氣球,但是光碟隨著颱風、大雨不停剝落,她擔心造成危險,才全改為彩繪,恰好國光市民活動中心又新增YouBike站點,出現許多年輕人潮,才想出3D彩繪,盼讓國光里成為年輕人造訪景點。
三重區公所找來格致中學廣告設計科、多媒體設計科師生合作,為重陽市民活動中心彩繪向日葵,指導老師張至賢表示,重陽市民活動中心是許多長者經常使用地方,學生們以暖色系橘色繪畫向日葵,盼讓長者感到溫馨。
此外,各區區公所粉刷老舊活動中心牆面,並整修紗窗、清洗水塔、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並加上種植盆栽綠美化,盼讓民眾有更舒適休閒環境。
妻兒罕病離世 他做公益走出低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秀水報導
彰化縣民陳國安(右)聽從慈濟師兄林辛瑤建議,從事公益回報社會善心人士幫助。 記者簡慧珍/攝影
分享「為什麼都在我家?」彰化縣食品業務員陳國安雖知妻子、長子罹患罕見疾病,活不過5年,但妻兒相繼撒手人寰,他仍陷入憂鬱與悲傷,幸有宗教信仰引領,逐步走出人生低潮期。
慈濟彰化分會昨天舉辦冬令發放及歲末圍爐,陳國安以「走過幽谷」心情參加,並表示,平常要當別人的貴人,生命自會出現貴人。
陳國安53歲,他的妻子從事沖壓床五金加工,原本以為雙薪家庭貸款買房,養育兩子一女,就這樣平安度日。誰知民國89年,他的妻子忽然癲癇發作,被診斷罹患先天性粒線體缺陷的罕見疾病,從此臥床不起。
為了照顧病妻,陳國安辭職,晚上到彩券行打工,跟白天上學的子女輪流看護。
94年間他的長子陳建奕說:「我的肌肉會跳動,像媽媽的症狀。」經檢驗基因,確診陳建奕遺傳母親的罕見疾病。
明知妻子、長子的先天性疾病無藥可治癒,陳國安依舊賣掉房子,籌款延醫減輕妻兒的身體痛苦,因為「遇到了,就要面對和處理。」
陳建奕忍受病痛求學,98年得到總統教育獎,兩年後升大一,病情嚴重到全身癱瘓。
陳國安表示,照護重擔落在他和次子、女兒肩上。次子就近念大葉大學,可分擔照顧責任,女兒「希望以後照顧媽媽和哥哥」,到外縣市就讀科大護理系,他的妻子和長子卻在103年9月、10月先後去世。
陳家散盡家財,從小康變低收入戶,還要難忍親人雙亡的悲痛,陳國安心境震盪難安,幸有慈濟志工林辛瑤陪伴近10年,建議他將豐富看護經驗轉換成職業,又「翻轉手心」擔任志工回收資源捐給慈濟環保站,間接從事公益事業,迎向生命陽光。
1「聽老婆的話」老農種出芥菜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7:46 聯合報 記者葉臻/桃園報導
鄭石添(右)和愛妻一同捧著冠軍芥菜。 記者葉臻/攝影
分享
桃園市楊梅區農會昨天舉辦「大菜王」比賽,參賽的蔬菜因日前的寒害,比往年「縮水」,大頭菜和高麗菜也不敵嚴寒「陣亡」,在賽事中缺席。
楊梅區農會總幹事周宗維說,今年寒害嚴重,農友準備參賽的菜,「不是泡水死了就是被凍死」,普遍重量也比去年少,高麗菜和大頭菜也因此取消賽項,僅剩白蘿蔔、芥菜和青蒜3個賽項。
昨天的大菜王比賽有上千人到場觀賞,芥菜組由79歲老農鄭石添以15.22斤的巨型芥菜獲得冠軍,蘿蔔組由74歲農友李新林13.15斤的白蘿蔔拔得頭籌,65歲劉梅英的3.10斤青蒜拿下第一。
鄭石添說,他種巨無霸芥菜的秘訣是「聽老婆的話」,把芥菜種在田裡最乾的角落,和太太一起照顧;鄭妻說,這些種出來的巨菜都是「老菜」,光是參賽這株就種了3個多月。
種出冠軍白蘿蔔的李新林說,寒害讓巨菜「縮水」,「去年的第一名蘿蔔有20多斤,今年只種出13斤」,連續獲得多屆冠軍的他透露,用牛糞和木灰當肥料,是種出巨菜的秘訣。
青蒜組冠軍劉梅英表示,她家的田是砂石地,種出來的菜品質好,除了有機肥料,還會用黃豆粉打底,費時4月種出巨型青蒜,讓她第一次參賽就抱回冠軍。
周宗維說,昨天從民眾、農會人員、元智大學等處募集到25萬元愛心基金和942公斤白米,將由楊梅區各國中小轉贈給低收入戶學生家庭。
公告版位
- Feb 01 Mon 2016 19:09
台灣百寶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