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加入TPP 「中國因素」仍是關鍵
2015-10-21 02:33:20 聯合報 劉孟俊/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台北市)
二○一二年,馬總統對外宣布「八年入T」,即目標是在二○二○年以前爭取加入TPP。如今TPP協定完成談判,意味著我國參與第二輪談判的大門已重新打開,台灣必須儘快爭取會員國的認同,尋求加入的機會。

亞洲經濟的崛起,帶動全球經濟重心由西往東移,亞洲市場的經貿主導權預期在未來數十年仍是全球角力的主戰場之一。

此刻美國在TPP取得初步勝利,多少化解了今年早先面對中國大陸亞投行風光成立的尷尬處境,預期未來美中關係將更趨白熱化。

TPP十二個成員國之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員國已和中國大陸簽署FTA協定。澳、紐、秘、智等已與中國大陸簽有雙邊FTA;而星、越、汶、馬等國則另在「東協加一」架構下,與中國大陸形成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因此要爭取這些國家支持我國加入TPP,恐難以迴避「中國因素」。

在TPP談判完成後,中國大陸是否加入TPP浮現相當分歧的二派觀點。支持者的論點主張,TPP既以亞太市場為核心,自當不應排除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加入。

相對的,另一面則認為,TPP在美國強勢主導下,中國大陸無需與「美」共舞,應選擇走自己的路(如RCEP或一帶一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也有中國大陸著名智庫提出,習李政權期望在深化改革取得進展,除結合「自貿區」的建造外,引入外力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中國大陸應主動加入TPP,藉由高標準的開放要求,打破既得利益(如國企)和破除僵化體制,尋找經濟成長的新動能。應可預期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所遭遇的困難和阻礙加深,主動加入TPP尋求倒逼改革,或可能成為重要策略選項之一。應可持續關注美中BIT談判的實質內容與進展,用以研判中國大陸加入TPP的傾向。

現階段而言,美、日是我國爭取加入TPP要努力尋求支持的重點國家,表面看來「中國因素」似乎相對淡化。但實際上,我國在ECFA服貿和貨貿相繼卡關的情勢下,影響所及是兩岸經貿關係外,更可能是他國用以研判我國是否已有做市場開放的準備。我國必須加速各項自由化的進展外,亦需調整經貿體制與國際接軌。

另一方面,如果兩岸經貿合作的問題懸而未決,服貿、貨貿的談判癥結始終未解,他國難免質疑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決心不足。進一步而言,TPP談判採「合議制」,要說服現有十二個會員國的全數支持,「中國因素」最終仍是關鍵。

為說服他國支持我國加入TPP,有必要先拿出具體關鍵作為。尤其,若中國大陸也有參與TPP,台灣終究難以迴避兩岸市場開放的問題。加速完成ECFA貨貿談判,恐成為我國加入TPP需跨越的門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