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權者蔑視古文 無非「去中國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02 00:50聯合報 俞寧人/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一個國家的偉大,在於它是否有深厚的文化,而不僅是船堅砲利。國家文化的高低,則繫於人民整體的人文素養。人民粗鄙,就不會珍惜數千年來祖先凝聚智慧所留下長篇累牘的古籍,有人籠統地稱之曰:古文或文言文,而指古文是封建的餘孽,是統治者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是已經失去功能的死文字,學生無需學習這些既無用又殘害活潑心靈的廢物。

台灣時下的古今之爭,其焦點有二:

一、有人認為,文言文是封建的代表,是某些政權用以禁錮思想的工具。我們承認,文言文中確有封建思想,也確曾用來作為禁錮思想的工具,但我們也想請教,白話文中,就沒有封建思想的作品乎?靠著國高中學生少讀幾篇文言文、多讀幾篇白話文就可解放思想,臻於通達之境乎?

二、有人認為文言文已是無用的文體,今人已無人使用文言文寫文章,為何還要花時間去閱讀這些死文字?

我們也承認,現代人早已不用文言文寫作,日常生活中,文言的對聯、酬酢的詩文只是少數人的即興之作而已,但莊子說:「無用之用,大矣哉!」。以數學為例,對大多數人何用之有?三角函數、對數、無理數等,在日常生活中,幾如天邊之浮雲,但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畢竟學到了邏輯的推理,學到了形體變化的科學演繹,更學到了什麼是抽象的思考,這就是無用之用。足見有用、無用之辯根本是個毫無意義的議題。

文字的功能演變至今,除了應用之外,它畢竟還承擔提升人文價值的任務。何謂人文價值?基本上,就是承接我們祖先固有的文化,再予以發揚光大。其涵蓋面豈僅是文學、藝術而已,舉凡宗教、政治、學術、飲食、人際關係、生活習慣等,無一不是文化的一環。而文化的線,便是藉著浩瀚的古籍向下不斷地延伸流傳,如思想面的孔、孟、老、莊,宗教面的大量佛典,文學面的歷代詩文,它絕不是斷簡殘篇,而幾乎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甚至血脈中了。

今天,當權者蔑視古文,必去之而後快的心理,追根究柢,目的在「去中國化」而已。然而,讓中學生少讀幾篇文言的小動作,對早已在人們心中紮根的人文價值,毫無撼動的作用。大量人潮仍會湧向媽祖或佛祖的廟宇拜拜;大量人潮仍將湧向故宮博物院參觀那些「封建而無用」的文物;無數國人仍習慣唸唸有詞「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諸法皆空」等封建名句,這些都不會在社會中消失,少讀幾十篇文言、古文,豈能將這些深入骨髓的人文價值棄入垃圾桶。

如果執政當局真想玩「去中國化」的遊戲,我倒建議,不妨從故宮博物院下手。在某些人眼中,「故宮」二字無異是封建的符號,而該院所有藏品無一不是中國歷代文化的象徵。如果將故宮博物院拱手歸還中國大陸,不是更能徹底表達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分途的決心?此不僅會引起國際的震撼與重視,在兩岸關係上,也可以徹底表達「一邊一國」的重大理念。此一顛覆性的行動,才是踏出「去中國化」、尤其是「去中國文化」重要的第一大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