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翻不出「物競天擇」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9-01 02:45聯合報 李同龢/大學教師(花縣壽豐)


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引發熱議。 報系資料照
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引發熱議。 報系資料照
文言文是否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幫助引起爭論,筆者認為許多方面都有助益。
舉翻譯為例說明,如果沒有深厚的文言文底子,達爾文有名的進化論核心論述「Natural Selection」,就不會翻譯得如此典雅:「物競天擇」,沒有古文底子的人,可能照字面翻譯為「自然選擇」,可看出天壤地別之差。另一個例子就是有名的小說及電影Gone with the Wind,翻成「亂世佳人」,近代版則翻成「飄」,意境差了十萬八千里。

大陸文化大革命後,學生就不再學文言文,沒有文言文的訓練,大陸在許多電影片名翻譯上就非常直白,常成為我們飯後茶餘的話題;不只電影片名,大陸在其他翻譯名詞與台灣相較,馬上就可分出高下。

大陸也慢慢體會到古文是文化的根,重要的資產,近來大幅增加文言文在中小學文學課程中的比重,或許以後大陸會把文言文申請為人類文化遺產,而我們卻要拋棄它?

台灣一直減少文言文在國文教學中的比例,學生白話文溝通能力真的有變好嗎?我想大部分的老師都會搖頭。而且現在的白話文好像沒有動詞了,不論描述什麼都是用「進行什麼動作」表達,例如記者說「颱風正在進行侵襲花蓮的動作」、「可憑毒雞蛋發票到店裡做退款的動作」等,更別說用字遣詞常錯誤百出,不知所云。現在也看不到很棒的翻譯電影片名,動不動就冠上「神鬼」、「玩命」。

文言文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假如學生沒有辦法引經據典,再好的白話文章,讀來也會覺得沒那麼有意思。

文言文﹒電影﹒遺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