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金管會應正視波動下的金融穩定
2015-09-01 03:22: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股市歷經大跌之後反彈,如今距今年最高點還下跌兩成,政府與主管機關護盤備感壓力,投資人損失不輕。唯全球股市空頭竄出,反應出國際市場需求的萎靡不振,特別是大陸經濟成長的隱憂,其對台灣整體的影響必然大於股市大跌,因而引發對台灣金融穩定的疑慮。台灣的銀行業及壽險業管理全國人民約60兆台幣財產,在此動盪時刻,政府必須更加重視金融穩定。

首先,台灣股市大跌,勢必影響保險業的財務健全性。整體壽險業投資台股約有1.3兆台幣,以近來台股從最高點下跌逾兩成來看,壽險業的潛在損失必然很大。

當然,壽險業對台股投資的持股成本不會是最高點,但是以壽險業的特性,押如此巨資於股票市場,不知是否合乎國際慣例?

其次,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程度超過數據所顯現出來的現象,同時也彰顯我國銀行業對大陸企業、台商放款的疑慮。若以大陸外資銀行而言,華一銀行2014年逾期放款比率達3.4%,而連大型外資銀行之東亞銀行、渣打銀行中國子行,逾放比率也皆超過2%。今年大陸經濟成長一定比去年差,未來還有持續走低的風險,預期未來金融業放款給大陸企業、台商的逾放比率勢必會再上升,對於我國銀行將造成衝擊。

2014年上半年由我國銀行主辦的中國旭光高新企業倒帳,九家台資銀行共借出1.1億美元;2014年下半年又爆出福建索力倒帳,六家我國銀行及野村證券共借款6,000萬美元給福建索力。另外,今年由七家我國銀行辦理聯貸的大陸漢能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漢能薄膜股價暴跌,並且好幾個月暫停交易,也使大家憂心我國銀行對大陸曝險,雖然主管機關強調漢能營運、繳息正常,且有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交通銀行的不可撤銷擔保信用狀全額擔保,但也突顯銀行的風險在升高。

根據我國財政部統計,截至2014年8月底止,九家公股行庫,對大陸企業授信件數約273件、授信餘額約504.8億元,其中高達九成為無擔保授信。金管會也統計,整體國銀對大陸曝險的授信為2.08兆元,其中放款給陸企為1,280億元,七成無擔保品。面對這些無擔放款,主管機關於是要求銀行要增加擔保品與授信風險管理,不知執行的狀況是否有真正落實而能因應未來大陸經濟下滑的狀況?

再者,基於未來國際資本巿場波動與風險加大,金融機構財務資訊透明度將是投資人關切的重點。今年底台灣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直逼18兆元,而投資海外資產超過50%。近來,有許多大型壽險公司普遍將金融資產投資擺在無活絡市場項目,比率甚至有的超過40%、直逼50%;此種作法,對於壽險公司經營者的利益是編制財報時不用評價,且又可隨時出售。平常外人看不出來投資是否有減損,而且需要時又可出售來修正獲利狀況。

壽險業金融資產投資,若擺在交易目的,雖然可隨時出售,但每期必須進行評價,且須進入損益表;當市價大跌時,損益表需提巨額損失,對投資人衝擊甚大,因此我國壽險業甚少將金融資產投資編入此類,而編入持有到期,雖然不用評價,但到期前不能出售,無法實現修正財報獲利的功能,因此我國壽險業也甚少將金融資產投資編入此類。過去,習慣編入備供出售,好處是仍可隨時出售,每期仍要評價,但評價結果做為淨值的調整項,不會對損益表影響。

現在,壽險業出現奇特現象:為何投資那麼多無活絡市場的金融商品?誰來確保資訊透明與風險控管?或許此種會計處理原則有其理由,但是在未來市場大幅波動時,外人實無法暸解真正情形,一旦有所閃失或巨額減損,勢必造成金融的不穩定。金管會的監理絕不能輕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