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願景回響/推廣台灣特有的打包文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8 03:06聯合報 石文傑/退休教師(新北市)


聯合報願景專題報導提到,有業者響應新北市政府「惜食分享網」活動,推動「不多點、不留菜」,廚餘果真少了六成。想起日前在桃園參加宗親會年度大會,也目睹餐廳服務員主動幫客人打包,幾乎零廚餘,雖是小事卻值得推廣。

有一次與內人在杭州西湖畔用完早餐,隨意散步閒逛,順手把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帶回,路經一家書畫藝品店,一進門都還未開口,店長也是一位知名藝術家,一眼就看出我們來自台灣。問他何以故?回答說:「只有台灣人才有此良好習慣!大陸近幾年經濟快速成長,大家卻養成舖張浪費惡習,既不珍惜物資,又造成大量食材被糟蹋掉!」難怪習近平主席極力打貪反腐。

在台灣參加宴席或在外用餐,大家早已有養成一種好習慣,就是把剩飯剩菜打包回家,形成一種特有的打包文化。從愛惜食物、珍惜資源的角度看,這絕對是正確,也十分有必要。

在學校任教時,發現每天中午的營養午餐,有大量剩餘,許多同學都當餿水丟棄或交予回收,其實剩飯剩菜既乾淨又衛生,既能養人何以拿去餵豬?相當可惜!我交代小朋友幫忙打包,暫時放在冰箱裡,然後暗中交代家境清寒或父母失業的同學,回家時順道帶回與家人共用。後來一群熱心同學還主動到各班收集剩飯剩菜,然後請附近弱勢或有需要的人按時來校門口取用,後來還蒙電視台派人專訪,校長還特地召見這群富有愛心的同學,在司令台公開表揚。

近來歐美盛行一種文化,就是把即將過期的食材放置特定冰箱,任人拿取,與此皆有異曲同工之妙。

舉手之勞,卻能幫助千萬人!期許所有餐廳、飯店、學校、軍隊…都來響應—幫助有需要的朋友,讓他們天天都能感受大家給的溫飽!

廚餘﹒失業﹒願景﹒營養午餐﹒藝術家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