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悼念蘭嶼之父 蘭嶼人破例上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image

紀神父當年融入蘭嶼文化,主動參與東清部落祝福節。 圖/紀守常紀念文教基金會提供
分享「紀神父,我帶我的小孩、孫兒來祭拜您了。」有「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過世46年,蘭嶼人從來沒忘記他,不但在3年前團結成立紀守常神父紀念文教基金會,更為他破除傳統不上墳觀念,清明節前到他墳前悼念,要把紀神父的精神與愛流傳下去。
清明將屆,又是紀神父的誕辰、祭日,許多蘭嶼人陸續前往東河小馬天主堂紀神父墳前悼念,充滿不捨與緬懷。

今天前往祭拜紀神父的謝美惠表示,當年她是由紀神父從阿美族和平部落帶往蘭嶼交由傳教士謝帆海領養,因家中8個孩子實在養不起。

她回憶紀神父常到學校探望她,擔憂她適應不良等,她很感謝紀神父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有機會獲得兩個家庭的愛,紀神父在她眼中是「超厲害」的神父,會各種原住民語言、日語、中文等。

謝美惠說,蘭嶼人傳統恐懼鬼魂及惡靈,沒有掃墓、上墳等習俗,但為紀神父,很多人破除傳統,堅持到他墳前悼念祭拜他。

根據紀守常神父紀念文教基金會的紀錄,紀守常神父來自瑞士格拉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出生於1919年3月15日、1970年3月10日車禍過世;他的祭日、誕辰日接近且又逢清明,有不少蘭嶼人特別來到東河紀神父墳前緬懷悼念他。

紀神父紀念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席萳.嘉斐弄表示,紀神父在蘭嶼傳教16年,改變蘭嶼人教育觀,不但幫助貧窮家庭孩子到台灣本島念書,也鼓勵蘭嶼人從政,為自己爭取權益,這在當年軍管及政治單位多是外族人任職的年代,是十分難得的改革。

席萳.嘉斐弄說,最重要的是,紀神父帶入美援經濟物資,讓蘭嶼人獲得生活上的改善,尤其老人常捱不過冬天、嬰兒乳源不足易夭折,都在他帶入保暖冬衣、奶粉等,存活了下來,被稱為「蘭嶼之父」當之無愧。

image
蘭嶼族人破除不上墳觀念,到紀神父墓前祭拜他。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銀髮圓星夢 穿禮服轉圈擺POSE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image
30餘名銀髮長輩身穿禮服走秀後,一起向大家鞠躬謝幕。 圖/芥菜種會提供
分享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昨天下午在北埔的習藝所草坪,舉行「春之饗宴─銀髮禮服草地音樂會」,邀請社區30餘名的銀髮長輩身穿禮服在草地上走秀,吸引眾人目光,讓長輩們一圓明星夢。
一群銀髮長者難得穿著長禮服與帥氣的西裝亮相,重溫年輕時美麗夢想,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長輩們臉上帶著一抹靦腆的笑容出場,開心走在紅毯上,驅走初春的寒意。

活動邀請到北原山貓老師及其團隊演出,營造熱絡氣氛,阿公阿嬤跟著音樂「轉圈」、「擺POSE」,贏得滿堂彩。

劉老太太害羞說,自從結婚後,就沒有機會穿這麼漂亮的禮服,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禮服翻出來。一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但看到大家熱情的回應,才慢慢放開,讓她找回年輕的感覺。

穿西裝、梳西裝頭的陳老先生說,這套西裝跟了他20多年,現在很少穿到西裝,為了這次活動他還特地請孩子幫他燙平,看起來才會筆挺、有精神。他的孫子也在場邊不停地換位置拍照,要拍下每個不同角度的帥氣阿公。

現場還有母女檔、夫妻檔攜手走秀,讓活動增添不少趣味,新城鄉長錢自立及其夫人也到場一起同歡,2人手牽手走上舞台,公開曬恩愛。

這次活動除了有花蓮縣政府與新城鄉公所參與外,還有來自台北的晨馨關懷團隊、台北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芥菜種會表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希望藉由陪伴長者一起參加社區活動,增添家人情感,也讓長輩能夠擴大社交圈,在活動中傳遞敬老的精神。

台北霞海城隍廟月老「出差」日本 櫻花妹求姻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月老文化台日交流,台北霞海城隍廟月老派出分身出訪日本靜岡,前天舉辦愛台灣日活動,除仿製霞海城隍廟的廟門並由月老坐鎮其中,隨行的臉譜師現場幫遊客彩繪神秘的家將臉譜,還有當地婦女得知月老來訪,趕緊和女兒帶餅來還願。

靜岡當地「I Love靜岡協議會」由鐵道公司與靜岡車站前的店家組成的商圈組織,有感於台灣的月老文化風行於日本,年前來台參訪時,面邀台北霞海城隍廟的月老赴靜岡一遊,期待透過月老的高人氣,為靜岡男男女女帶來好姻緣。

前天在靜岡伊勢丹百貨的「愛台灣日」活動,吸引遊客前來參拜。廟方發言人吳孟寰表示,許多年輕女生因害羞在旁觀望,反而是著急的父母衝上前幫忙求姻緣。

除月老受到日人愛戴,本次隨行的臉譜師金明偉也很受到歡迎,他在場拿起顏料與畫筆,細心幫遊客在臉上、手臂彩繪神秘的家將臉譜。畫上臉譜的年輕男女在月老前方擺出武打動作,趣味橫生。

台北霞海城隍廟月老的分身到日本靜岡與民眾互動,吸引許多單身男女前來求姻緣,預計29日才返台,這段時間台北霞海城隍廟還能求姻緣嗎?吳孟寰笑說,月老的本尊不會出國,此次走訪靜岡的是身高僅30公分的「分身」,經由請神、拜神程序後,才能一起搭飛機出國,本尊還是坐鎮霞海城隍廟。

陽明山竹子湖海芋季登場 可持續到6月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image
竹子湖海芋季開跑,許多民眾趁著放晴趕上山,在海芋田裡拍照留念。 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今年陽明山竹子湖海芋季登場,許多民眾趁著昨天假日好天氣,把握機會上山採海芋。北市產發局表示,竹子湖海芋已超過5成綻放,準備進入盛開期,受先前霸王寒流影響,今年海芋花期延後,預估可持續到6月。
每年陽明山海芋季眾所矚目,今年活動主題為「伊,索の芋言」,民眾可隨著古老的伊索寓言,尋找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放羊的孩子、北風與太陽競賽等經典故事場景,並行遍竹子湖風光。

北市近一周雨勢不斷,許多民眾大呼「差點發霉」,昨日天氣難得放晴,陽明山出現準備採海芋的車潮。帶著全家大小來看海芋的陳先生笑說,今年櫻花不盡理想,反倒是海芋開得還不錯,因此趁好天氣帶全家出遊;兩名特地上山拍畢業照的大學生也開心地說,難得看到滿滿的白色海芋海,相當浪漫。

春節前的霸王寒流,讓竹子湖的海芋田被白雪覆蓋,許多農民看見辛苦的作物幾乎毀於一旦,原本評估今年海芋季辦不成。產業局副局長王三中說,當時海芋還處於花苞狀態,後來產發局與農民協力,拍掉白雪後,發現今年減量狀況還算樂觀。

王三中指出,雖然海芋減產數量不多,但受霸王寒流影響,許多海芋「縮回去」,花期延後,往年海芋季通常到母親節告一段落,今年可能會到6月。

海芋季開幕後,每逢周休、假日上午10時30分、下午2時都有竹子湖生態人文導覽,沿途將經過湖田國小、竹子山莊、高家祠堂、水車寮步道、人工柳杉造林地、頂湖等地;產發局呼籲,民眾可多利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山,詳細路線、交管情形可上海芋季網站查詢。

訂製的手感 學做家具正時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溪州報導


image

訂製家具有粉絲,但台灣家具工藝製作已出現斷層。 圖/詹凱迪提供
分享
image
「老兵工藝」師傅陳佳盛(右)做家具近40年,他兒子陳泰源大學畢業後,也投入原木家具工藝。 記者林宛諭/攝影
分享彰化縣溪州鄉「老兵工藝」原木訂作家具打出名號,學藝術的小老闆詹凱迪說,早期台灣人嫁女兒,總要訂製可當傳家寶,用一世人」的家具。台灣家具工藝製作已出現斷層,幸好近年漸有年輕人願意學習,把學做家具、木榫當成時尚。
「老兵工藝」工廠傳出陣陣檜木香,老闆詹夜北與師傅陳佳盛等人所做的檜木桌椅、收納櫃、五斗櫃等po上臉書網站,家具有傳統古典風,也有簡約現代感的檜木桌面加上黑鐵的工業風檜木桌,回響不小,不少北部客人也會下單訂購。

詹凱迪說,現在市場充斥低價量販家具,實木家具仍有愛好者,尤其訂製品的「手感」,可有獨一無二的創作,不少作品在實驗與嘗試市場反應中完成,和量販品有很大區別。

他笑說,曾接下1800元檜木托盤的訂單,被老爸數落「師傅工錢一天工資3000元,接這是做賠本生意。」但他認為,能做出客人喜歡的產品博得認同與信任,生意才長久。

曾研究過丹麥設計師、日本家具工藝生態的詹凱迪說,台灣不像日本重視員工訓練及傳承,工藝精湛的老師傅凋零後,新生代接不上來,家具工藝落後日本50年。

幸好近年有年輕人回流,願意接觸木作工藝。傢俱師傅陳佳盛的兒子陳泰源是大學社會系畢業,也投入原木家具工藝一年了。他說,小時候就幫父親做,他認為不能因自己書讀得多,就不屑從事勞力工作,尤其家具工藝需長年累積技術,有其創意,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工作。

搭彩繪列車 來基隆海洋童話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image

四月魚旗飄,成了基隆港邊特有風情。 記者吳淑君/攝影
分享基隆市海洋童話季昨天開幕,活動從以往的1個月拉長到3個月,市長林右昌宣布,台鐵1144彩繪主題列車,本來跑到6月,台鐵同意延駛到年底,幫基隆城市行銷,這次更邀請到長榮交響樂團來演出,令人期待。
在長榮交響樂悠揚樂聲中,市長林右昌、議長宋瑋莉為大型鯉魚旗點睛祈福,海綿寶寶等人偶串場,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開心不已,現場跟著歡樂起來。

市長林右昌說,童話季辦了十多年,今年適逢建港130周年,教育處整合各單位力量擴大舉行,台鐵1144區間車四節車箱,把基隆砲台等知名景點彩繪上去,往返基隆台北成為主題列車,本來跑到6月,台鐵同意延駛到年底,把基隆推到更大的舞台,他希望未來能打響四月兒童節就要來基隆享受的歡樂氣氛。

活動到6月,4月9日有紙風車劇團演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有童話秀「衣」秀野餐趣,4月23、24有親子市集.;6月5日在基隆港務大樓2樓有長榮交響樂團演出。教育處結合在地店家提供優惠,例如長榮桂冠酒店,住宿餐飲打折,泉利米香也有優惠,所有好康都在兒童護照裡,基隆市小朋友人手一本,外縣市小朋友也可以索取。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黃文哲說,每年魚旗飄揚的時候,夕陽西下他喜歡到海洋廣場看人潮和船舶,光在那發呆就覺得基隆是個很悠閒的城市。海洋廣場整建中,昨天有不少人到港邊旗海下拍照,感受基隆港特有風情。

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蔡丁義說,港公司配合童話季,在飛鴛廣場擺放一艘海盜船,將開放小朋友拍照,留下好的回憶。

image
台鐵1144彩繪列車,昨天起往返基隆和台北,原本開到6月,台鐵決定延駛到年底。 圖/市府提供
分享

來瞧瞧 台南有哪些全台第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台南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台南到底有哪些全台第一?台南市文化局經過兩年的考證,目前蒐集到的「台南第一」共有31項,陸續在文化局「台南文史」網站公布,從中可以感受到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

市長賴清德認為了解台南第一,可更增加台南是台灣首府的印象,文化局依照學者許雪姬等人編輯的「台灣歷史辭典」,找出100多項的台南第一,並與學者專家研究、考證後,完成這31項資料。

其中有耳熟能詳的鄭成功建立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曾文水庫是台灣第一大水庫、安平港是台灣最早海港、台南神學院是台灣最早的神學院、新樓醫院是台灣最早的西式醫院等。

還有大家比較不熟悉的,像台灣最早引進家將團的廟宇,是建於清代的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的什家將;台灣最早的博物館是建於1902年的台南博物館,當時館內收藏品分成11大類,相當豐富,但目前已不存在了。

提到台南第一,就不能不提到外籍傳教士對台灣現代化的貢獻,像台灣第一部印刷機,是由蘇格蘭籍牧師巴克禮在1881年引進,並印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

傳教士並在台南建立台灣第一所中學、女校、盲人學校,其中蘇格蘭籍牧師李庥在1879年時,向台南教士會建議興建女學校,他後來因感染瘧疾在台南去世,他的太太繼承遺志,1887年設立新樓女學校,是台灣第一所女校。

台南許多優秀人才也創造了許多台南第一,像是前清秀才林燕臣長子林茂生,1916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哲學科,是台灣最早的文學士;前清秀才王鍾山之子王受祿,1925年在德國拿到醫學博士,是台灣第一位留學歐洲拿到博士的人。

優秀的女性中,許世賢赴日留學取得醫師資格,婚後並與夫婿張進通雙雙前往日本帝大深造,先後拿到醫學博士,當時轟動全台,被稱為「鴛鴦博士」,戰後也當選嘉義市長,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縣市首長。

欲得知更多相關資訊,可到http://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php?m2=252查詢。

斗南鎮長變身總舖師 說菜秀料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斗南報導


image
斗南鎮長張勝雄等人扮演總舖師,介紹各馬鈴薯創意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斗南鎮盛產馬鈴薯,今年初受到寒害影響,導致作物失收,不過馬鈴薯節昨天仍在斗南鎮親水公園盛大展開,鎮公所特別規畫創意料理、知識看板、蔬菜雕花與親子闖關4個活動區域,同時表揚鎮內30位模範農民,感謝他們平時的辛勞。斗南鎮長張勝雄等人還扮演總舖師,介紹各馬鈴薯創意料理。
斗南鎮馬鈴薯栽種面積約有776公頃,每分地約有3公噸產量,全台3分之1馬鈴薯產自斗南,今年1月正值馬鈴薯生長期,卻受到霸王級寒流、連續豪雨影響,塊莖長不大或裂果,採收期又逢大雨,導致農民採收期延後,鎮公所估計整體損失4、5成。

陳姓農民說,馬鈴薯適合生長在20至25℃環境,今年寒流來襲時,只有5、6℃,馬鈴薯比以往小上1倍,甚至嚴重裂果、根部受損,有些凍傷的能從葉子枯黃判斷,但有的是塊莖受損,外觀根本看不出來。

鎮公所農業課長曾裕營指出,以往農作物災害補助都是病蟲害或風災,今年首次碰上寒害,約有180多公頃申請補助,不過現勘後只有80多公頃符合補助標準,許多農民希望農委會檢討作物災害認定標準。

馬鈴薯節活動現場準備多種馬鈴薯八寶鮮魚、馬鈴薯鮮蝦三明治、馬鈴薯醬燒佛跳牆等菜餚供民眾享用,並有多樣繽紛的馬鈴薯雕花,吸引眾人目光,縣長李進勇與縣議員吳滄得等人到場共襄盛舉。

這一桌石頭 讓人看了好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image
宜蘭縣雅石協會在文化局展覽室舉辦特展,其中最吸睛是滿漢全席的石頭饗宴,模樣相當逼真。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成立10年的宜蘭縣雅石協會為了推廣雅石文化並增加生活樂趣,每年定期在宜蘭縣文化局展覽室舉辦特展,會員拿出蒐藏多年的奇珍異石,讓人驚艷,最近展出的有滿漢全席石頭宴、內蒙古沙漠英石等,即日起至4月6日展出,免費參觀。
目前有逾百名會員的宜蘭縣雅石協會,會員們以石會友。協會理事長林國忠指出,縣內過去有很多雅石相關的協會,後來都解散或不再活動了,因此他們努力邀集不少喜愛蒐集雅石的同好成立協會,希望讓雅石蒐集與欣賞文化不會中斷。

雅石協會年度特展即日起在文化局第二、三展覽室展出,展品有進口石與國內雅石,涵蓋山水景觀、形象、抽象、畫面等類別,包括造型奇特的鐵釘石、宜蘭砂石等,其中最讓人矚目的就是滿漢全席石頭宴,各式料理都是石頭,模樣造型逼真,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

雅石協會除了舉辦年度特展外,也會定期舉辦講座與交流活動,邀請專家介紹世界各地雅石,同時安排會員到國內外參訪交流,讓會員對雅石文化內涵有進一步認識。

林國忠說,雅石協會不僅扮演文化與藝術推廣角色,讓民眾有機會開眼界認識各種奇石,同時探索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增加生活樂趣與藝術美感。

宜縣二結王公廟遶境 神尪披掛三星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8 03:36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五結報導


image
分別代表三星蔥(左)和猴年(右)的布偶,為遊行增添不少創意氣息。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暌違5年,宜蘭縣二結王公廟昨天復辦遶境活動,除了傳統陣頭、大神尪外,利澤國中等校學生也揹著現代布偶參與。大布偶的設計結合地方物產,充滿創意,也為活動增添幾分年輕氣息。
二結王公廟是當地重要的民間信仰據點,遶境儀式5年前停辦。去年廟慶時,乩童傳達神意,決定復辦遶境祈福。昨天上午廟方迎接供奉的大王公、二王公、三王公坐上神轎,下午正式啟程,遶行大二結生活圈約15公里,凡經過之處,居民準備三牲四果獻祭,捻香祈禱。

除了陣頭、鑼鼓打頭陣,還有羅東高商師生臉部彩繪,掌持出巡旗及校旗揮舞。利澤國中學生也背著「無獨有偶」劇團的創意布偶參與,兩米高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戲偶,結合三星蔥及宜蘭縣花蘭花特徵,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神明印象,十分吸睛。

利澤國中14名學生合力操偶,走在遶境隊伍中,威風凜凜,每個布偶重達15公斤,需要三人合作,一人身上套著背架,撐起整座布偶,另外兩人負責揮舞布偶手臂,需要一些技巧。

學生為了表現完美,三周前就開始練習準備,「很有成就感!」學生竇嘉欣說,參與遶境很有趣,聽見民眾的加油聲,覺得很開心;陳珮瑄則說,參與遶境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平安。

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表示,學生參與神祇遶境活動,具有傳承意義,希望學生能在活動中,體驗到傳統文化與習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