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當FTA不再是FTA…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8 02:55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川普政府上周給了FTA一個新定義。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FTA代表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未來這個F將被「公平」(Fair)取代。雖只有一字之差,卻可能影響國安,不容小看。
按川普政府的思維,自由貿易協定只有自由卻不公平。這種不公平來自幾個方面。第一是來自於自由化程度的不對等,美國自認在世貿組織(WTO)及許多FTA下的開放程度都比對方高,而對手國常排除開放農產品、汽車等所謂敏感產品,或是承諾幾十年後才開放。第二是協定後續落實時,美國都照章辦事,但是許多對手國卻偷斤減兩沒有完全落實。最後是受益上的不公平,也就是這些協定不簽還好,美國簽署後貿易逆差反而更加擴大,造成工作與薪資成長停滯。
這些思維並非空穴來風。以WTO最惠國關稅率為例,不用跟美國簽署FTA,美國自主給予零關稅的產品就超過3,800項。相對而言,台灣僅二千出頭、韓國不到二千項,中國更只有700項左右。再看美韓FTA,美國在2026年就將完全移除所有關稅,但韓國即便到了2032年,還保留如牛乳、蜂蜜、馬鈴薯、柑橘、稻米、巧克力等農產品或食品關稅。特別是美韓FTA生效迄今五年,對韓逆差竟然惡化了一倍,從113億暴增至276億美元(同期對中國逆差僅增加18%,而對台灣逆差金額基本沒有改變)。當然美國並非阿呆,其利用WTO或FTA機制替服務業、智財權及醫療產品爭取到極大利益,然而這些受益的美商並未替美國人謀福利,反而擴大各種海外生產及外包程度。
凡此種種,導致美國認為自由貿易根本無效,公平貿易才是現階段需要推動的重點,但美國要如何扭轉情勢,從自由貿易改為公平貿易?目前看起來有幾個方向。第一是要求對手國加速降稅,而且要取消保留關稅。第二是改變原產地規則,未來要享受零關稅進入美國,就必須降低使用來自中國、台灣或越南的第三國零組件比重。第三是移除對基改食品、農藥殘留等不當的檢疫門檻。第四是透過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未來美國本土企業進口零組件時,很可能無法當成扣抵所得稅的成本,以降低使用進口貨的誘因。
這些做為將逐漸產生各種短、長期衝擊。短期對貿易的影響不難推算,但這種「重商主義」死灰復燃的長期影響,才是台灣要提高警覺的問題。幾世紀前的重商主義,基本是指西方國家以船堅砲利做後盾來打開海外市場,但同時採取極高的保護主義阻礙進口品,追求的是貿易順差極大化。隨著不可逆的全球化發展,川普的重商主義在21世紀自然受到很多限制,但並未脫離政治、軍事實力與經貿結合的本質。
由此觀之,台灣的處境極其險惡。往西面對的是中國式的重商主義,往東又出現美式重商主義夾擊。不幸的是,台灣在國際經貿表現極佳但發言權極低,卻又高度仰賴美、中市場。若政府只看到貿易變化,未察覺背後的險惡,甚至還循傳統思維,沉溺於可能與美洽簽FTA的興奮而主動撲向川普重商主義的布陣中,屆時恐面臨對美順差減少,產業外移及空洞化更劇烈,以及進一步降低台灣的能見度及發言權。到時,若說台灣的國家安全已受威脅,絕非危言聳聽。
解決之道,首在建立危機意識;但令人擔心的是看不出來政府有這個體認:第二加強國際結盟、提升台灣的話語權。美、中重商主義的受害者絕非只有台灣,如何利用如WTO或APEC加入「受害者聯盟」,又如何藉此創造存在感也與國安有關,但這點似乎也未受重視,台灣的國際參與迄今有氣無力,其他國家也未必認可我們是聯盟的一員。總之,我們必須認知,當FTA不再是FTA,不僅是貿易條件改變,更是國家安全的威脅,這才是應有的警覺。
FTA﹒川普﹒WTO﹒農藥殘留﹒薪資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8 02:55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川普政府上周給了FTA一個新定義。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FTA代表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未來這個F將被「公平」(Fair)取代。雖只有一字之差,卻可能影響國安,不容小看。
按川普政府的思維,自由貿易協定只有自由卻不公平。這種不公平來自幾個方面。第一是來自於自由化程度的不對等,美國自認在世貿組織(WTO)及許多FTA下的開放程度都比對方高,而對手國常排除開放農產品、汽車等所謂敏感產品,或是承諾幾十年後才開放。第二是協定後續落實時,美國都照章辦事,但是許多對手國卻偷斤減兩沒有完全落實。最後是受益上的不公平,也就是這些協定不簽還好,美國簽署後貿易逆差反而更加擴大,造成工作與薪資成長停滯。
這些思維並非空穴來風。以WTO最惠國關稅率為例,不用跟美國簽署FTA,美國自主給予零關稅的產品就超過3,800項。相對而言,台灣僅二千出頭、韓國不到二千項,中國更只有700項左右。再看美韓FTA,美國在2026年就將完全移除所有關稅,但韓國即便到了2032年,還保留如牛乳、蜂蜜、馬鈴薯、柑橘、稻米、巧克力等農產品或食品關稅。特別是美韓FTA生效迄今五年,對韓逆差竟然惡化了一倍,從113億暴增至276億美元(同期對中國逆差僅增加18%,而對台灣逆差金額基本沒有改變)。當然美國並非阿呆,其利用WTO或FTA機制替服務業、智財權及醫療產品爭取到極大利益,然而這些受益的美商並未替美國人謀福利,反而擴大各種海外生產及外包程度。
凡此種種,導致美國認為自由貿易根本無效,公平貿易才是現階段需要推動的重點,但美國要如何扭轉情勢,從自由貿易改為公平貿易?目前看起來有幾個方向。第一是要求對手國加速降稅,而且要取消保留關稅。第二是改變原產地規則,未來要享受零關稅進入美國,就必須降低使用來自中國、台灣或越南的第三國零組件比重。第三是移除對基改食品、農藥殘留等不當的檢疫門檻。第四是透過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未來美國本土企業進口零組件時,很可能無法當成扣抵所得稅的成本,以降低使用進口貨的誘因。
這些做為將逐漸產生各種短、長期衝擊。短期對貿易的影響不難推算,但這種「重商主義」死灰復燃的長期影響,才是台灣要提高警覺的問題。幾世紀前的重商主義,基本是指西方國家以船堅砲利做後盾來打開海外市場,但同時採取極高的保護主義阻礙進口品,追求的是貿易順差極大化。隨著不可逆的全球化發展,川普的重商主義在21世紀自然受到很多限制,但並未脫離政治、軍事實力與經貿結合的本質。
由此觀之,台灣的處境極其險惡。往西面對的是中國式的重商主義,往東又出現美式重商主義夾擊。不幸的是,台灣在國際經貿表現極佳但發言權極低,卻又高度仰賴美、中市場。若政府只看到貿易變化,未察覺背後的險惡,甚至還循傳統思維,沉溺於可能與美洽簽FTA的興奮而主動撲向川普重商主義的布陣中,屆時恐面臨對美順差減少,產業外移及空洞化更劇烈,以及進一步降低台灣的能見度及發言權。到時,若說台灣的國家安全已受威脅,絕非危言聳聽。
解決之道,首在建立危機意識;但令人擔心的是看不出來政府有這個體認:第二加強國際結盟、提升台灣的話語權。美、中重商主義的受害者絕非只有台灣,如何利用如WTO或APEC加入「受害者聯盟」,又如何藉此創造存在感也與國安有關,但這點似乎也未受重視,台灣的國際參與迄今有氣無力,其他國家也未必認可我們是聯盟的一員。總之,我們必須認知,當FTA不再是FTA,不僅是貿易條件改變,更是國家安全的威脅,這才是應有的警覺。
FTA﹒川普﹒WTO﹒農藥殘留﹒薪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