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筆記/比一千萬更重要的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16 03:17聯合報 蔡惠萍


高跟鞋教堂人氣下滑。 本報系資料照
高跟鞋教堂人氣下滑。 本報系資料照
上月下旬,有則地方新聞提到,為拉抬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人氣,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宣布要送出第兩百萬名入園遊客價值三萬多元禮物。雲管處原推估這名幸運兒十月底、十一月初就會出現,沒想到居然「難產」,十一月下旬還不見人影,被遊客酸有「受騙」感覺。直到上月廿六日才達陣。
高十七公尺、矗立在布袋海邊的高跟鞋教堂,是座既沒牧師也沒神父進駐純造景式的建物;建造之初就飽受建築界及文化界質疑,認為其與當地以溼地、漁村景色為主的沿海環境實在不搭軋,也欠缺在地連結。雖然雲管處解釋是為紀念過去當地盛行烏腳病歷史,但仍被批評太過牽強。

高跟鞋教堂今年二月開放時曾創單日五萬人次遊客量,迅速成為拍照打卡熱點,但沒多久便開始退燒,六月只剩十二萬四千多人次。雖一度透過夜間打燈挽回頹勢,但九月又掉到十二萬一千多人次。有網友更在遊客破兩百萬新聞底下留言「我只能說那鞋子不可能再去第二次」。

當初雲管處興建高跟鞋教堂是為了拚觀光,我們不妨來看另一個拚觀光的例子。

位在日本兵庫縣瀨戶內海的家島列島,過去以漁業為主,後來轉為砂石業,一度帶來繁榮。但隨著砂石業沒落,人口也因此外流、老化。後來社區設計師山崎亮帶著團隊進駐當地,希望協助找回昔日榮光。

山崎亮深入了解家島後,建議可轉型為發展觀光業。此時,他提出一個發人省思的問題:「我們是要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還是一萬人想來一百次的島?」他選擇的不是建造大型卻與在地毫不相干的「地標」或度假村,而是找出潛力景點,他們更發現,當地日常生活景致融入在地文化特色的獨特風情,反而成了賣點,也吸引旅客一來再來。

前幾天,交通部敲鑼打鼓迎來了今年第一千萬外國旅客,似乎要為下半年慘淡的觀光業吐一口怨氣。過去幾年,台灣發展觀光熱鬧有餘深度不足,落入貧脊、淺碟化,只衝量不見質,砸大錢請明星拍廣告,內容卻總不脫「吃」,不是銅板美食便是夜市小吃,仿若台灣觀光只剩下了「吃」。

上周,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國安顧問葉望輝訪台,他開玩笑地說自己「文化水平低」,只喜歡便宜的台灣美食。台灣這幾年拚觀光,卻給外人留下台灣美食等於便宜等於文化水平低的印象,著實讓人笑不出來。

許多國外遊客雖會一再造訪台灣,但除了主打小吃美食,如何將台灣真正的觀光利器─文化與生態進一步加值,讓旅客願意一再地探索、深入造訪台灣,那才是遠比計算「一千萬人次比去年早達到幾天」或明年能不能達到一千萬人次更重要的事。

高跟鞋教堂﹒小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