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民進黨對兩個千億投資的兩套標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16 01: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最近兩岸有兩個千億投資在半導體界引起震撼。一是台積電赴中國大陸設立十二吋晶圓廠,創台灣半導體業西進金額與技術層次的雙高紀錄。另一個千億投資,是大陸紫光集團,繼日前入股我封測廠「力成」後,高調宣布要入股「矽品」與「南茂」封測廠,這三投資案總投資金額亦逼近千億。

同是半導體業,同是千億投資,民進黨對台積電登陸輕描淡寫,對矽品迎來紫光對抗日月光則砲聲隆隆。對台積電登陸,蔡英文說:「企業要有全球布局的需要」,一貫的蔡式風格回應;但前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指稱,蔡英文稍早拜會企業大老即知此事,基於選舉考慮表示支持;智囊林全則跳出來護駕,辯稱此事是他負責評估,與蔡英文無關。至於紫光參股台灣封測三廠,民進黨則火力全開抨擊,黨團要求經濟部要先向立法院報告,才能處理紫光案。林全也指稱,紫光案不宜由現在的政府處理,經濟部應暫緩審查。言下之意,民進黨將全力阻擋此案。

繼軍宅案與滅頂案後,紫光案已成為民進黨在選戰中的主攻目標;「台灣公司變中國公司」的耳語,把國民黨逼到牆角。問題是,細究民進黨一向的「逢中必反」,對照處理台積電登陸與紫光參股的兩套標準,這兩宗影響兩岸半導體界的重大事件,其實只是被民進黨當作廉價的選舉操作。

紅色供應鏈的崛起,被認為是台灣出口衰退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這紅潮中,台積電帶著資金與技術登陸,與紫光挾著銀彈撒錢併購,加劇國內對兩岸產業天平向大陸傾斜的憂慮。然而,要對抗這股紅潮,不能只是採取「閉關政策」,忽而「阻進」,忽而「阻出」,而必須權衡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現實。

去年中國大陸進口半導體總額二一七六億美元,規模已和石油相當。其中,其半導體產品的貿易逆差高達一五六七億美元,較前年大增九%。由於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平板等IT產業製造基地,扶植自身半導體業,自然成為其重要的發展目標。

台積電過去五年大陸業務的年複合成長率逾五十%,如此高的成長率,意味大陸半導體市場不再只是遠方的風景,而是近在眼前必須掌握的商機。不只晶圓代工業,台灣IC設計業與封測業近年更是倚重大陸市場,當然,同時也面臨來自對岸的挑戰。

以IC設計業為例,台灣廠商去年在全球市占率以十八%,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緊追在台灣之後的,就是大陸,市占率為九%。台灣的優勢不知還能維持幾年。大陸IC設計業發展迅速,二○一○年市占率才五%,短短四年間即翻揚近倍,成為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

從上述的數字不難看出,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場地位正在確立,技術水準則急起直追。台灣半導體廠商要維持競爭力,最好的情況,是像台積電那樣擁有絕對領先的技術,即便登陸近十年,也能保有競爭力。如張忠謀所言:「從台積電的辦公室往窗外看,還沒看到紅潮。」

民進黨長期以來否定大陸市場對台商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卻不斷宣傳大陸經濟「滅台論」,過去是強烈反對台商登陸,現在則是反對陸資來台。事實上,台積電二○○七年在上海設立第一座八吋廠,八年過後,台積電並未因登陸而被大陸廠商超前,仍穩居全球半導體代工業龍頭。

紫光來台投資案,被民進黨操作成經濟版的「木馬屠城」;但電子業界的看法,則比較持平。由於台灣股市本益比低於大陸股市,連帶影響兩岸相同類型企業的市值,這讓大陸資金有了套利空間。紫光要參股矽品,利用的正是矽品與日月光的交惡;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評論紫光,「只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

兩岸經貿政策必須有縝密的評估、長遠的計算,瞭解兩岸半導體業界的轉變,看清紫光等陸資來台的真正盤算,政府施政才能做到該放就放、該擋就擋。在這股襲台紅潮的壓力下,台灣要做的是加速培養人才、擴大產學合作、維持並提升現有的水、電與能源供應品質,強化台灣作為半導體產業基地的條件。民進黨操弄「紅潮襲台」的話題或可在選戰中得利,但一味用鎖國心態面對兩岸競爭,甚至出現雙重標準,絕非負責的態度。畢竟,光靠口水是擋不住紅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