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推亞洲矽谷 多點加州經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16 03:17

聯合報 彭光治/證交所國際部前協理(台北市)

當國內推動產業創新的「亞洲矽谷」等政策,仍期待於明年中央總預算與釐訂目標之啟動時,看看今日以速率與效率掛帥,競爭激烈的創新世界,就知幾乎每天都有各種研發成果,或推陳出新吸睛消息問世。 茲舉一例:由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找出萬能幹細胞,獲得二○一二年諾貝爾醫學獎後,其再生醫療界已邁向實用化階段開發;光是遍布京都、大阪及神戶地區之大學與研究機構及新創企業,各個生技團隊分進合擊,以分秒必爭的拚勁企圖完勝歐美先進。據稱今後十年之內,任何疾病皆可治癒。

多年來,以科技見長的亞洲各國,都競相甄選人才派駐美國矽谷研習,甚至包含不同領域的跨國企業,也直接就地設立據點來謀求連結媒合。但另一方面,截至目前,在對內直接投資上,我方所能引薦海外來台投資的國際創投,其規模似遠遜於其他各國。

這就影響競爭力來源的創新。 建立亞洲矽谷,或可包括維持現狀的大老企業,為求產業升級,一面採用從外部引進技術的「開放式創新」,一面以優渥待遇招聘科學家、技術專家等人才,在新組織下研發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亦可傾力說服海外強大創投基金來分散投資兼指導新創企業及育成中心,甚至也作為適應工業四.○的職訓中心。總體之首要目標,就是善用台灣優勢,多培育MIT隱形冠軍。 以開發新科技為主而具高風險的新創企業,其成功機率本就低。不過對加州矽谷退場者來說,那至少為將來學到了經驗。

在國內有志創新創業的新鮮人,若能事前留意下列幾點,相信多少可避免踏上冤枉路:其一,需靠想像力和堅強意志,去觸發他人尚未做或不願做的札實創意。其二,宜師法加州矽谷之成功要訣,即團隊力量,甚至採用與外部合作來壯大,其三,要認清行銷市場的觀念潮流,現已從供應者的主觀本位主義,轉向消費者、生活者的價值觀本位主義。 針對亞洲矽谷,新政府指出最缺乏的是人才。事實上,新創企業並非單靠人才,就能大發利市,其背後還需要財務、法務、行銷、治理、人脈等各方面的串聯組合,才能勝出。培植人才亦可廣布多元化的平台推動,例如其中之一,就是為全台有志青年著想,將空總舊址樓層轉為啟蒙創新的交流聚落;一則規劃名師、專家及成功企業家講座;二則作為不同領域參與者意見討論的園地;三則作為讓創投從面對面測試發掘新創企業人才媒合的道場。諸如此類,能做的就快速啟動,方可人定勝天。
矽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