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祝大漁3D隧道 沙魚逼近 童喊救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6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蘇澳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入口處的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彩繪,栩栩如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下有趣照片。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昨天試營運,全國唯一的360度3D海底隧道吸引許多遊客爭相拍照,栩栩如生的魚群造景也十分吸睛,歡迎民眾到此欣賞漁業文化與品嘗當地海鮮特產。
宜蘭縣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入口處的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彩繪,栩栩如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下有趣照片。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蘇澳區漁會為推廣在地漁業文化,今年將第三魚貨拍賣場的空間整理後,改為祝大漁物產文創館,「祝大漁」在日語代表了健康、快樂和豐收等多重含意,整個館最吸睛的就是藝術家圖龍利用特殊技巧及螢光油漆塗料,繪製「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黃鰭鮪、鬼頭刀、旗魚及鯖魚彷彿躍於水面,模樣栩栩如生,吸引許多民眾慕名來拍照留念。
「救命啊!」小女孩一靠近牆上的沙魚,擔心下一秒就要被吃掉,逼真的場景,讓她嚇得差點哭出來。
文創館一樓販售各類魚罐頭及宜蘭特產,每天還有新鮮直送的漁獲急速冷凍,提供宅配服務;二樓規劃貝殼相框等工藝品體驗區及珊瑚館藝品展覽;三樓為漁業文化介紹區及戶外陽台,可遠眺南方澳跨海大橋及豆腐岬等景點。
試營運僅開放一樓及二樓體驗區,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早上9點至傍晚5點。28日正式開幕,有精采表演。
達人駐萬榮 逢對手 抓嘸蛇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萬榮報導
萬榮消防分隊小隊長胡友熙捕蛇經歷豐富,但在萬榮捕蛇勤務少,「隊狗」黑皮也沒有機會表現。 記者謝龍田/攝影
分享
花蓮縣消防局萬榮消防分隊小隊長胡友熙,在都會區及鄉下任職十多年,捕蛇經驗豐富,交手過的百步蛇等毒蛇逾百條,也曾抓過約5公尺長的黃金蟒,「蛇經」很精采。
太魯閣族的胡友熙曾在雙北消防局任職10多年,在花蓮消防局任職約6年。一般人可能以為在偏鄉捕蛇的機會較多,其實不然。他說,都會區棄養的寵物蛇多,公園、老屋常有蛇蹤,捕蛇任務不斷。他在台北圓山等消防分隊約5年,就抓過逾50條蛇。
「最特別的是抓黃金蟒。」胡友熙說,當時民眾報案稱台北市林森北路一處廢建物有蛇,到場看到蛇尾巴,一抓才知是條5公尺長的黃金蟒,所幸很溫馴。
因考慮主人可能要認領,黃金蟒在圓山分隊「住」了兩星期,胡友熙特別到萬華買小鴨當黃金蟒的食物。他去年調到萬榮分隊後,捕蛇任務遽減。他指出,萬榮一帶居民主要是太魯閣族等原住民,都很會抓蛇;甚至像南蛇常在冬眠前到雞舍偷吃雞蛋,常被原住民手到擒來,「南蛇看到原住民都會怕」,消防隊捕蛇勤務當然很少。
6層樓高寶特瓶 做出環保耶誕樹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
志工正忙著為耶誕樹「穿衣服」,逐一裝上寶特瓶。 記者紀文禮/攝影
分享
小鄉村也能打造超大耶誕樹!南投縣名間鄉六層樓高的環保節能耶誕樹昨天試燈成功,參與的學生、婆婆媽媽志工加緊趕工為耶誕樹「穿上」寶特瓶衣服,但仍缺上千個1500CC寶特瓶,需要大家幫忙蒐集。
總共50層寶特瓶燈的耶誕樹,分上下兩階段製作,骨架及LED燈都已裝妥,待裝上超過5000個寶特瓶,再將上下兩段耶誕樹體接合,就大功告成。
退休後由台北到名間鄉落腳創辦吉甲學生中心的焦恩禮、沈麗美夫婦,熱心投入弱勢學生輔導志工服務,暑假才帶領一群孩子騎著自己改造的鐵馬挑戰半島壯遊,這回選擇難度更高的超大耶誕樹打造計畫,不僅帶著學生做,還將街坊鄰居婆婆媽媽都拉進來,「一起動手做屬於名間人自己的耶誕樹」。
曾承做台北大型耶誕樹的焦恩禮說,沒有大型機具、專業師傅和充裕的資金,他帶著孩子們從設計開始動腦筋,想出了以「裙箍」輕量結構來做出耶誕樹,以八卦型的基座加上中央支柱,再以九條鋼索,懸掛撐起50層寶特瓶LED燈的樹身,每層鐵骨架都由孩子和他自己焊燒,最多的一層就有288個瓶燈。
名間鄉親打造的環保節能耶誕樹試燈成功,再接上下方樹體,高度將倍增為16公尺、6層樓高。 圖/焦恩禮提供
分享
「每個寶特瓶蓋都要鑿洞、切割,每天到中心吃完晚飯,不停穿鑿裁切,一下子時鐘指針就已經「飛」到8點半,專心做一件事,就知道怎樣會做更好,更重要是不再無聊了!」已經把吉甲中心當第二個家的國二小男生「小義」這麼說。
「現在最困擾的就是還缺1500個1.5公升礦泉水寶特瓶。」焦恩禮說,16公尺高的耶誕樹要就定位,雖得出動大吊車將耶誕樹吊到2倍高,再固定掛在基座及支撐桿上的大工程,但這都能克服,最大瓶頸反而是現在因為回收意識普及,不容易找到完整沒壓扁的回收寶特瓶。他說,中心已張貼公告,以每個5角收購,希望名間鄉親踴躍共襄盛舉。
傳承家鄉文化 三灣社區新丁粄DIY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三灣報導
三灣社區去年加入水保局農村再生研習課程,運用窳陋空間改善計畫打造石母圳水車、泡腳池等景觀設施。 記者翁浩然/攝影
分享
苗栗縣三灣鄉三灣社區去年加入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研習課程,運用窳陋空間改善計畫重新打造石母圳水車、泡腳池景點,並與學校、廟宇合作,將逐漸沒落的傳統節慶如神農大帝祝壽、新丁粄等文化活動傳承給下一代。
三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順民指出,三灣的水圳早在清朝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就存在,具歷史意義值得維護保存,今年將石母祠附近肚兜角的石母圳綠美化,打造水車與泡腳池成為新的景點,而且過去農業社會的生活與五穀廟息息相關,但慶典卻逐漸沒落,因此規畫活動希望永續傳承。
廖順民表示,協會去年開始與五穀廟、三灣國小及國中合作,結合農曆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生日、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兩個比較隆重熱鬧的節慶,舉辦壽桃、新丁粄DIY活動,並請廟方講述五穀廟與地方產業的關連、新丁粄習俗與傳統農業文化。
三灣社區與學校、廟宇合作,將逐漸沒落的新丁粄等文化活動傳承給下一代。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社區理事長陳乾芳以前經營糕餅麵包店,對新丁粄及壽桃製作有豐富經驗,運用所長與社區媽媽一起準備DIY課程的食材,他說,不少學生在DIY的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也從中了解早期農家添丁的重要性及喜悅,還有謝天感恩的虔誠信仰。
13歲的楊靜、胡碧芬體驗新丁粄的製作,她們說,要趁熱包紅豆餡,放上模具前也需撒上熟粉避免黏住,上色、上油就大功告成,非常新鮮有趣;10歲的沈宓瑾在學校參加客家八音社團,熱愛客家文化,對壽桃及新丁粄DIY一點也不陌生,她認為家鄉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6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蘇澳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入口處的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彩繪,栩栩如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下有趣照片。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昨天試營運,全國唯一的360度3D海底隧道吸引許多遊客爭相拍照,栩栩如生的魚群造景也十分吸睛,歡迎民眾到此欣賞漁業文化與品嘗當地海鮮特產。
宜蘭縣南方澳「祝大漁物產文創館」入口處的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彩繪,栩栩如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下有趣照片。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蘇澳區漁會為推廣在地漁業文化,今年將第三魚貨拍賣場的空間整理後,改為祝大漁物產文創館,「祝大漁」在日語代表了健康、快樂和豐收等多重含意,整個館最吸睛的就是藝術家圖龍利用特殊技巧及螢光油漆塗料,繪製「360度擬真3D立體魚龍捲隧道」,黃鰭鮪、鬼頭刀、旗魚及鯖魚彷彿躍於水面,模樣栩栩如生,吸引許多民眾慕名來拍照留念。
「救命啊!」小女孩一靠近牆上的沙魚,擔心下一秒就要被吃掉,逼真的場景,讓她嚇得差點哭出來。
文創館一樓販售各類魚罐頭及宜蘭特產,每天還有新鮮直送的漁獲急速冷凍,提供宅配服務;二樓規劃貝殼相框等工藝品體驗區及珊瑚館藝品展覽;三樓為漁業文化介紹區及戶外陽台,可遠眺南方澳跨海大橋及豆腐岬等景點。
試營運僅開放一樓及二樓體驗區,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早上9點至傍晚5點。28日正式開幕,有精采表演。
達人駐萬榮 逢對手 抓嘸蛇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萬榮報導
萬榮消防分隊小隊長胡友熙捕蛇經歷豐富,但在萬榮捕蛇勤務少,「隊狗」黑皮也沒有機會表現。 記者謝龍田/攝影
分享
花蓮縣消防局萬榮消防分隊小隊長胡友熙,在都會區及鄉下任職十多年,捕蛇經驗豐富,交手過的百步蛇等毒蛇逾百條,也曾抓過約5公尺長的黃金蟒,「蛇經」很精采。
太魯閣族的胡友熙曾在雙北消防局任職10多年,在花蓮消防局任職約6年。一般人可能以為在偏鄉捕蛇的機會較多,其實不然。他說,都會區棄養的寵物蛇多,公園、老屋常有蛇蹤,捕蛇任務不斷。他在台北圓山等消防分隊約5年,就抓過逾50條蛇。
「最特別的是抓黃金蟒。」胡友熙說,當時民眾報案稱台北市林森北路一處廢建物有蛇,到場看到蛇尾巴,一抓才知是條5公尺長的黃金蟒,所幸很溫馴。
因考慮主人可能要認領,黃金蟒在圓山分隊「住」了兩星期,胡友熙特別到萬華買小鴨當黃金蟒的食物。他去年調到萬榮分隊後,捕蛇任務遽減。他指出,萬榮一帶居民主要是太魯閣族等原住民,都很會抓蛇;甚至像南蛇常在冬眠前到雞舍偷吃雞蛋,常被原住民手到擒來,「南蛇看到原住民都會怕」,消防隊捕蛇勤務當然很少。
6層樓高寶特瓶 做出環保耶誕樹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
志工正忙著為耶誕樹「穿衣服」,逐一裝上寶特瓶。 記者紀文禮/攝影
分享
小鄉村也能打造超大耶誕樹!南投縣名間鄉六層樓高的環保節能耶誕樹昨天試燈成功,參與的學生、婆婆媽媽志工加緊趕工為耶誕樹「穿上」寶特瓶衣服,但仍缺上千個1500CC寶特瓶,需要大家幫忙蒐集。
總共50層寶特瓶燈的耶誕樹,分上下兩階段製作,骨架及LED燈都已裝妥,待裝上超過5000個寶特瓶,再將上下兩段耶誕樹體接合,就大功告成。
退休後由台北到名間鄉落腳創辦吉甲學生中心的焦恩禮、沈麗美夫婦,熱心投入弱勢學生輔導志工服務,暑假才帶領一群孩子騎著自己改造的鐵馬挑戰半島壯遊,這回選擇難度更高的超大耶誕樹打造計畫,不僅帶著學生做,還將街坊鄰居婆婆媽媽都拉進來,「一起動手做屬於名間人自己的耶誕樹」。
曾承做台北大型耶誕樹的焦恩禮說,沒有大型機具、專業師傅和充裕的資金,他帶著孩子們從設計開始動腦筋,想出了以「裙箍」輕量結構來做出耶誕樹,以八卦型的基座加上中央支柱,再以九條鋼索,懸掛撐起50層寶特瓶LED燈的樹身,每層鐵骨架都由孩子和他自己焊燒,最多的一層就有288個瓶燈。
名間鄉親打造的環保節能耶誕樹試燈成功,再接上下方樹體,高度將倍增為16公尺、6層樓高。 圖/焦恩禮提供
分享
「每個寶特瓶蓋都要鑿洞、切割,每天到中心吃完晚飯,不停穿鑿裁切,一下子時鐘指針就已經「飛」到8點半,專心做一件事,就知道怎樣會做更好,更重要是不再無聊了!」已經把吉甲中心當第二個家的國二小男生「小義」這麼說。
「現在最困擾的就是還缺1500個1.5公升礦泉水寶特瓶。」焦恩禮說,16公尺高的耶誕樹要就定位,雖得出動大吊車將耶誕樹吊到2倍高,再固定掛在基座及支撐桿上的大工程,但這都能克服,最大瓶頸反而是現在因為回收意識普及,不容易找到完整沒壓扁的回收寶特瓶。他說,中心已張貼公告,以每個5角收購,希望名間鄉親踴躍共襄盛舉。
傳承家鄉文化 三灣社區新丁粄DIY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07:47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三灣報導
三灣社區去年加入水保局農村再生研習課程,運用窳陋空間改善計畫打造石母圳水車、泡腳池等景觀設施。 記者翁浩然/攝影
分享
苗栗縣三灣鄉三灣社區去年加入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研習課程,運用窳陋空間改善計畫重新打造石母圳水車、泡腳池景點,並與學校、廟宇合作,將逐漸沒落的傳統節慶如神農大帝祝壽、新丁粄等文化活動傳承給下一代。
三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順民指出,三灣的水圳早在清朝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就存在,具歷史意義值得維護保存,今年將石母祠附近肚兜角的石母圳綠美化,打造水車與泡腳池成為新的景點,而且過去農業社會的生活與五穀廟息息相關,但慶典卻逐漸沒落,因此規畫活動希望永續傳承。
廖順民表示,協會去年開始與五穀廟、三灣國小及國中合作,結合農曆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生日、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兩個比較隆重熱鬧的節慶,舉辦壽桃、新丁粄DIY活動,並請廟方講述五穀廟與地方產業的關連、新丁粄習俗與傳統農業文化。
三灣社區與學校、廟宇合作,將逐漸沒落的新丁粄等文化活動傳承給下一代。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社區理事長陳乾芳以前經營糕餅麵包店,對新丁粄及壽桃製作有豐富經驗,運用所長與社區媽媽一起準備DIY課程的食材,他說,不少學生在DIY的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也從中了解早期農家添丁的重要性及喜悅,還有謝天感恩的虔誠信仰。
13歲的楊靜、胡碧芬體驗新丁粄的製作,她們說,要趁熱包紅豆餡,放上模具前也需撒上熟粉避免黏住,上色、上油就大功告成,非常新鮮有趣;10歲的沈宓瑾在學校參加客家八音社團,熱愛客家文化,對壽桃及新丁粄DIY一點也不陌生,她認為家鄉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