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晚/企業家留下的禮物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3 14:52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54年前,一名74歲的老人家腹痛,被家屬送進醫院,因為沒能及時獲得妥善醫療,當天不幸往生。這名老人家叫王長庚,送王長庚去醫院的人,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

王長庚過世12年後,王永慶以父親之名成立長庚紀念醫院,除了紀念父親,王永慶也希望藉由成立一個平民化的大型醫院,讓民眾可以不送紅包,就可以享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

除了成立長庚醫院,王永慶生前捐贈電子耳給眾多經濟弱勢者,讓他們能重新聽見聲音;2008年王永慶過世時,前來弔祭的人除了達官顯貴,更有許多是電子耳受贈者,主動前來致意。

台灣第一代創業家近年逐漸凋零,他們除了留給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外,像是王永慶等人捐出財產,遺留給台灣的善心,反而比他們在經濟上的成就更為世人懷念。

臉書公司創辦人祖克柏近日宣布,在有生之年要將99%的臉書持股捐助公益,以臉書目前市值估算,祖克柏持股價值高達新台幣1.5兆元,這些資金若全數投入公益,將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近年歐美企業家流行「裸捐」,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股神巴菲特都已經承諾要捐出大半財產,投入疾病防制、糧食生產與水資源開發,用祖克柏的話來說:「這是為下一代改善世界」。

中國俗諺「富不過三代」其實隱含著類似意義,一是警惕富人,與其將財富傳給後代,不如教後代如何靠自己創富;二是富人所賺的錢取之於社會,若未能妥善使用,最終仍可能回到原點。

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後,貧富不均、財富過度集中的問題,近年在各國都曾引起社會的對立,台灣近年也出現仇富的氛圍,讓不少企業家警惕,在生前將財產捐做公益的意願也愈來愈高。

20、30年後,或許下一代早已不識臉書,但祖克柏捐贈財產帶來的改變,極可能繼續在社會上產生正向改變;企業家留給社會不僅僅是創業的精神與經濟的果實,企業家的善心才是真正流傳於世的禮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