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營業嘸人知 自強夜市好冷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王思慧/花蓮報導

image
人潮沒了 稀疏的民眾、不再營業的攤商,昨晚的自強夜市顯得冷冷清清。
分享
花蓮縣自強夜市海內外知名,但因16年來一直在不合法的用地營業,吉安鄉公所進行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地主決定作為住宅區,自強夜市即將熄燈;縣府將安置攤商進駐東大門夜市園區,預計年底前全數搬入;許多民眾擔心再也吃不到美食,紛紛到自強夜市「朝聖」,昨晚的夜市也瀰漫一股離情。

集結特色美食的自強夜市,經過10多年經營,逐漸擴大至107攤,人氣小吃有第一家烤肉串、花蓮棺材板、林記烤玉米及東山鴨頭、螃蟹王、妙不可言果汁等,每逢假日湧進大量的觀光客,帶來人潮與商機。

自強夜市大部分的攤商昨天都照常營業,由於許多民眾誤以為自強夜市已熄燈,以致昨晚逛夜市的人潮相當稀少,攤商前僅剩三兩客人排隊、拍照,與先前人擠人的盛況相去甚遠,攤商各個深鎖眉頭。

遊客邱先生說,一到花蓮才知道要熄燈,原本覺得可惜,不過好在還有營業,所以決定把所有美食全部都吃一遍。「好可惜!」翁小姐細數到自強夜市絕對不會錯過的攤商。

image
人潮沒了 自強夜市大部分的攤商昨天都照常營業,許多民眾知道自強夜市要搬遷,紛紛到最喜愛的攤位前拍照留念。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
最知名的「第一家烤肉串」從東洋廣場、舊火車站到自強夜市,26年來成為自強夜市的招牌名攤,攤前大排長龍,平均要等上1個鐘頭,但昨晚僅有稀疏客人。老闆陳賜郎說,因為民眾不知道還有營業,生意大受影響。由於縣府未給明確搬遷日期,許多攤商都說要繼續營業。

「螃蟹王」謝順泉表示,原希望過完農曆年再搬,員工、店家都好過年,但現在要求攤商搬遷,店家都會擔心生意可能下滑。

自強夜市地目原是公園預定地,10多年前地主租給攤商經營夜市,長期違規使用,花蓮縣政府建設處發文請地主儘速與攤商協議搬遷事宜,107攤從10月起就收到不再續租的通知。1個多月來,經各方奔走,縣府決定安置攤商進駐東大門夜市園區,前天完成抽籤,78個符合資格的攤商即日起可進駐。

接收自強名攤 東大門要成東台最大

即將迎接自強夜市攤商的東大門夜市園區,是花蓮縣政府傾力要打造的東台灣最大規模夜市,7月4日啟用至今有4百多個攤位,包含原住民一條街、大陸各省一條街和福町夜市,現在再加上自強夜市的名攤名店,更是如虎添翼。

東大門夜市園區位於花市六期重劃區,環境寬廣,結合原、閩、各省美食與風格是最大特色。其中,「原住民一條街」主打新鮮現採野菜與炒山豬肉、石板烤肉等原住民風味餐,不只讓遊客品嘗部落美食,也讓原住民鄉親感受家鄉的親切感,每天不定期會有原住民表演團體演唱表演。

「福町夜市」有台灣美食小吃與童玩,不管是臭豆腐、烤香腸、果汁或彈珠檯、射飛鏢等,應有盡有;「各省一條街」則以古色古香的紅磚搭建,搭配大紅燈籠,有著濃厚懷舊氛圍,未來會持續入駐廣東、河南、湖南及江西等大陸各省美食攤商。

東大門夜市與多年來由花蓮縣政府舉辦的夏戀嘉年華場地毗鄰,今年底與自強夜市「集市」後,可望在明年寒假及暑假期間創造營業高峰;觀眾一面享用美食點心,也能同時欣賞巨星偶像的演唱與表演。

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表示,為方便遊客到東大門「迺」夜市,縣府開辦免費接駁專車,每晚6時至11時,整點發車,巡迴兩條路線,南至函園旅店、北至福容大飯店,路過多家旅館,接送遊客至東大門夜市。而為讓攤販美食更吸引人,還邀請著名的花蓮銘師父餐廳負責人莊忠銘指導,教攤商把食材裝飾成可口的料理,讓美味和賣相都提升。

冬山寺廟彙編 3年記錄194寺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冬山報導

冬山鄉寺廟數量多而密集,鄉公所邀請文史工作者郭耀清、徐惠隆進行田野調查,花費3年時間,集結出版《冬山鄉寺廟彙編》一書,未來將作為學校的鄉土教材範本。

冬山鄉公所繼2009年出版《冬山鄉耆老座談會實錄》後,101年9月著手將鄉內寺廟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彙集成冊,共出版50本,昨天舉辦《冬山鄉寺廟彙編》新書發表會。

鄉公所表示,許多信徒為表虔誠,常添油錢翻修,但歷史沿革卻在粉刷間漸被遺忘,令人惋惜,有感於對舊廟與掌故熟悉的耆老逐漸凋零,因此編纂經費,邀郭耀清及徐惠隆以人類學、歷史、考古、文學等面向進行記錄。

書中記載全鄉194座寺廟,包含寺、廟、祠、石敢當及石像皆列入,共800多頁,圖文並茂,全由廟方文獻及地方人士口述歷史彙集而成。其中,土地公廟共95間,逾半坐落於山區,密度居全縣之冠;大眾爺廟20間、三山國王廟12間,全台少有的大伯爺廟主祇大伯爺介之推,全台唯三,冬山鄉就有一座。

宜市導覽車上路 300童踏巡舊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宜蘭市公所推動在地化教學,安排市立幼兒園逾300名幼童,連3天由導覽志工陪同走訪舊城歷史景點,文化導覽列車昨天在宜蘭美術館展開首站,市長江聰淵與小朋友用手印完成蓋印畫,體驗傳統技藝的樂趣。

image
宜蘭市所啟動文化導覽列車,安排市立幼兒園幼童走訪宜蘭美術館體驗傳統蓋印畫。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
宜蘭市公所強化城市文化意涵,今年成立文化發展所並招募文化志工,計畫假日於觀光景點提供導覽服務,讓遊客認識在地文化,首批有30名志工拿到結訓證書,昨天首度對外亮相,帶領幼童導覽宜蘭美術館。

江聰淵表示,宜蘭市早期由護城河圍繞,是文化發展與經濟產業的重心,城市風貌與人文薈萃保存完整,除歷史空間維護與發展,更要強化教育文化推廣與扎根,藉由導覽志工協助,結合教育課程向下扎根,從認識自己的家鄉做起。

為期3天的導覽列車昨從宜蘭美術館出發,把文化志工與遊程結合,正逢館內正舉辦亞太版畫特展增加國際視野,也能認識美術館的沿革及改變,今天起將走訪孔廟、碧霞宮,穿梭在舊城大街小巷,了解歷史景點從過去至現今的變化。

衝浪客善待環境 形象別搞髒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0 聯合報 本報記者李蕙君

台東縣東河鄉至長濱鄉沿岸,是衝浪的好去處,一年到頭吸引衝浪客前來,但部分衝浪客不自愛地在成功里溪口社區內任意便溺,汙染環境衛生,實在不應該。

或許這種汙染環境衛生的行為,僅是少部分衝浪客,但影響卻是全面性的,如今面對住民的反制,衝浪客應當反省地是在享受環境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要善待環境、尊重該社區住戶,未來需要以高規格標準來自律、回饋環境。

台東有好山好水,吸引遊客前來旅遊,但同時破壞大自然行為也處處可見,如日前台東林管處要求嘉明湖靜山就是明顯例子,期盼遊客善待環境,才能永續發展。

浪人亂便溺不讚 居民訂衝浪規矩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0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image
成功鎮信義里第一鄰溪口14戶居民昨天聯合訂定在地自主條例,要抵制衝浪客假期開車行經該社區,僅能徒步入內,以免居住環境持續遭到破壞。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台東成功鎮信義里第一鄰溪口地區鄰近海岸,當地14戶居民再也無法忍受衝浪客隨地大小便行為,昨天聯合訂定自治條例,每逢假期將在台11線路口擺放三角錐,衝浪客只能走路進入社區,不能開車,盼能改善環境髒亂。
該區鄰長高秀英表示,衝浪客長期以來,在社區內隨地大小便,最近台東舉辦衝浪賽,湧入國內外大批衝浪客,情況很慘,「清不勝清!無人居住的住宅大門前也被大了好幾坨,實在很過份了」

她表示,衝浪客都是大清早來衝浪,想便溺只能到鄰近土地公廟公廁,但該公廁也常被衝浪客「搞得髒兮兮」,他們乾脆就在社區尋地解決,排泄物旁還留著擦拭過的衛生紙,令人作嘔。

她說,雖路旁設有垃圾桶,但衝浪客就是隨地丟棄垃圾,隱形眼鏡盒、吸管、塑膠袋等都有等。

昨天居民群起激憤,在土地公廟制定社區管理規範,即日起該社區每逢假日或人潮較多的節慶假期都會於台11線社區出入口就放置三角錐,衝浪客必須把車停在省道上,徒步到海岸;土地公廟公廁採收費制,以維持清潔,減少衝浪客隨地大小便行為。

居民表示,有的衝浪客開露營車,「衛生紙一拿就找地解決」,車上垃圾也會拿下來丟,盼抵制衝浪客開車進入,能讓環境變得好一點。

成功鎮長黃博昌表示,早聞居民心聲,曾計畫在溪口設公共衛浴區,但土地取得困難,暫無法執行,會持續想辦法爭取設置。

台東縣環保局環境衛生管理科長鄭光宏表示,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不能在指定清除地區隨地便溺,一般而言,住家前都屬於各鄉鎮公所公共的指定清除地區,一旦違反將處以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建物拆遷補償 未來要看使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image
基隆市重大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常有爭議發生,市府修正自治條例,希望提高補償,避免工程延宕。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以往重大工程拆遷補償常有爭議發生,基隆市府昨天市務會議通過「公共工程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修正草案,明確定義合法建築物要有使照,也調整補償單價基數,讓補償較符合實際狀況,減少民怨,有利公共工程推動。

林右昌表示,市府辦理公共工程拆遷補償救濟時,常有些癥結需要突破及改進,要求都市發展處針對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重新研議,修正案再送議會審議。

修正後對於合法建築物有明確定義,包括一、依建築法領有使用執照之建築物;二、都市計畫發佈前之建築物;三、有建築改良物所有權狀之建築物;四、實施都市計畫以外地區建築物管理辦法發布 (民國62年12月24日)以前之建築物,或民國72年2月15日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物管理辦法前之建築物。

林右昌表示,過去補償單價是以95年物價年指數作為基數,修正為以104年6月營建工程物價總指數年指數作為基數,並以年指數變動10%作為調整基準,增加對市場現況的敏感度,價格也盡量貼近現況,照顧市民應有的權益,避免工程延滯。

工務處長李銅城解釋,合法建築物不再有模糊空間,必須拿到使用執照,依建築法領有建照或建築許可,卻未報驗竣工者,因沒使照都不列入合法建築物。

他說,修正後可避免以前不良建商「偷雞摸狗」的惡習,他舉例,比如核准可以蓋到60%,但建商偷蓋到80%,建商自恃有建照,無視於沒有使照,或放任不管,以後這類都不算合法建物,不是拆遷補償對象。

宜市慶和橋 洩水孔塞滿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宜蘭市慶和橋面洩水孔泥沙淤積,長滿雜草,有些洩水孔整個被泥沙塞住,影響排水,每逢豪大雨,路面積水,濺溼行人、機車騎士,縣議員黃定和質疑管理單位有疏失,要求盡速清淤恢復排水順暢。

慶和橋是梅洲地區往來市區要道,黃定和指出,慶和橋汽機車往來頻繁,車流量大,但管理單位沒有定期清理水溝孔,不僅塞住甚至都被淹沒,失去排水功能,下雨天車輛通過都會噴起水花,加上道路狹窄,行人、機車騎士被水潑得滿身濕,民眾抱怨連連,道路管理維護明顯有問題。

縣府工務處回應,慶和橋每年編列補助委託市公所維護管理,水溝及道路清潔屬於委管項目,已要求市公所處理。

市公所表示,橋面定期派人巡查與清掃,洩水孔阻塞部分今天會派人清理。

違規廣告物 3個月內全面拆除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大選將屆,宜蘭縣內違章建築、違規廣告物四處林立,縣長林聰賢昨天在縣務會議指示,縣府團隊執行公權力不彰,還有有心人士藉由違規廣告物潑婦罵街,要求建設處在3個月內針對違規廣告物「該拆就拆、該罰就罰」。

建設處指出,縣內最大宗違規廣告為農田上的建案廣告,長度超過3公尺、使用非不燃材料,違反土地使用和技術規則,且未經申請擅自搭設廣告者,可依《建築法》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林聰賢憤怒表示,縣府執行業務被民眾質疑「大小眼」、選擇性辦案,但縣府團隊都是依法行政,標準一致,不能等到有人檢舉才處理,且有心人士藉由違規廣告物潑婦罵街,他無法容許。

他要求建設處將拆除違規廣告物納入重大事項辦理,3個月內全面拆除,對業者告發並同步開罰。他說,公務員職責就是要依法行政,興利除弊,各單位要摒除鴕鳥心態,只要影響民眾生活場域的營造物都要檢討。

縣內違規經營的民宿、日租套房,他也說,合法業者遵守規則,要付出的成本較高,會產生不公平競爭,消費者安全也會產生疑慮,對於違規旅宿除現有法規,也要訂定標準補足中央法令的不足。

林聰賢要求相關部門3個月內進行盤點,尤其涉及違章建築,明年度優先拆除,相關自治條例草案也要在明年議會定期會前草擬完成。他表示,如果縣府沒有能力把這件事處理好,包括他個人在內都是「不及格的」。

東大遷知本 東市代要求還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台東大學台東校區位在台東精華地段,97%的土地為台東市公所撥用,該大學遷至知本校區後,將原校區轉型為產學創新園區,市民代表林忠志認為是「以教育之名,行收租之實」,要求市公所盡速要求校方還地於民,重新進行土地完整規畫,以促進發展。

台東大學主秘溫卓謀表示,市公所曾提出要將校地歸還,並改為商業用地的要求,校方也願意配合,只是學校用地變更需由教育部同意,初評整個流程需6年,校地將因此荒廢,因此暫轉型為產學創新園區,將校區活化,不過如何做,怎麼做,還需學校、縣政府及市公所共同討論。

林忠志說,台東大學台東校區地處台東的精華地段,97%屬台東市公所所有,當初是因台東師範學院準備升格大學,才撥用給台東大學,既然已遷到知本校區,原址轉型為產學創新園區,根本是「以教育之名,行收租之實」,應儘快將土地歸還市公所運用。

市公所主任秘書溫忠仁表示,該校區地目是大學用地,取得用地後仍需進行地目變更,現況不論都市發展及學校的管理,仍需全面性的檢討,公所希望能將土地收回,與台東縣政府合作,重新進行規畫。不過,目前還在和台東大學進行溝通,未來朝何種方式規執行,尚未有定案。

全國語文競賽 四維獲雙料冠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

image
四維高中楊世謙(左二)、林念萱(右二)都獲冠軍,校長廖偉辰(左)、指導老師廖于萱(右)非常高興。 圖/四維高中提供
分享
全國語文競賽,花蓮縣四維高中楊世謙、林念萱分別獲得阿美族語朗讀、葛瑪蘭語朗讀雙料冠軍;國立花蓮女中劉亦慈、呂亮瑄分別獲國語朗讀第3名、國語演說第6名。

教育部在11月29日至昨天,在新北市舉行全國國語文競賽。花蓮女中一年級新生劉亦慈首度出賽,就勇奪國語朗讀組第3名。

四維高中校長廖偉辰表示,四維高中在全國國語文競賽,參加15項比賽,囊括雙料冠軍、3項第2名、3項第3名,有兩項獲優勝第4名、3項優勝第5名,在13項比賽獲獎。

四維高中普二乙楊世謙、林念萱二人由老師廖于萱指導,代表花蓮縣參賽,分別在「阿美族語朗讀」、「葛瑪蘭語朗讀」雙雙抱回全國冠軍,獲頒以「生生不息」為設計理念的冠軍獎盃。

楊世謙來自光復鄉太巴塱,光復國中畢業,從小跟著族人說母語,母親黃梅玲是族語老師,說得一口道地流利的阿美語。他國小、國中就是國語文競賽縣賽代表,但全國賽都失利。就讀四維高中後,不僅在校內歌唱比賽展現過人歌喉,這次更以縣賽代表勇奪全國第一。

他表示,傳承族語是一種榮耀,取得縣賽資格後,就不斷投入母語學習、受訓,比賽前,覺得很有自信,拿下全國冠軍,所有辛苦都值得。

畢業於豐濱國中、來自立德部落的林念萱,從國中起接觸族語,她有一半葛瑪蘭血統,自覺有傳承族語的使命,比賽前一度很怕輸,指導老師教她克服恐懼,終於拿下全國第一。

image
國立花蓮女中劉亦慈(前左)、呂亮瑄(右)分別在全國國語文競賽獲第3名、第6名佳績,校長程膺(後)與有榮焉。 圖/花蓮女中提供
分享
兩人都很感謝指導老師廖于萱。廖于萱說,兩位選手都很積極與努力,配合度很高,肯承受長時間的訓練。

國立花蓮女中劉亦慈雖才一年級,初次代表花蓮縣和學校參賽就拿下國語朗讀組第3名,展現大將之風。她感謝指導老師鄒昀的督促與安排進度,雖因感冒影響練習進度,但反覆觀看前屆比賽影片吸取經驗,也全力衝刺。

獲國語演說組第6名的呂亮瑄感謝老師林明孝用不同主題讓她修正發音、語調、聲情及內容,讓她獲得極大的進步。

花蓮女中校長程膺表示,兩位學生的優秀表現、老師的用心指導,終於在全國賽拿下優秀成績,為學校爭取榮譽,對學生也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全國語文競賽 基隆閩南語雙冠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7:18 聯合報 記者曾健祐/基隆報導

image
谷于榛參加布農族語朗讀榮獲全國第3名,她回想起兒時在南投縣信義鄉的「天空」,深刻情感打動評審。 記者曾健祐/攝影
分享
基隆市參加104年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說、閩南語朗讀13年來首次奪冠,有13名選手獲前6名殊榮,基隆代表隊也拿下團體精進獎第5名。昨天上午市長林右昌表揚獲獎選手,肯定選手們的用心。

中正國中3年級楊喆希以「厝裡序大人上愛講的一句話」為題,拿下閩南語演說冠軍,她小時候對閩南語一竅不通,國小5年級那年鼓起勇氣報名閩南語演說比賽,由老師一句一句帶著唸,克服拗口的8個音節,她說,最感謝老師洪傳宗,除了指導技巧也帶給她心靈上的支持。

深美國小5年級的谷于榛,爸爸是布農族人、媽媽則是太魯閣族,首次參加布農族語朗讀項目,以「天空」為題,獲得全國第3名,她說,朗讀時回憶起小時候和阿嬤住在南投縣信義鄉的情景,那片天空有雲、有彩虹,越唸越陶醉,不知不覺把情感融入朗讀中。

基隆代表隊本次共派出66名選手,二信高中張耘榕、中正國中楊喆希分別以閩南語朗讀、閩南語演說奪冠,碇內國小陳明芳獲閩南語朗讀教師組第2名、第3名則有仁愛國小陳惠珠(閩南語朗讀社會組)、碇內國中方家柔(阿美族語朗讀)、深美國小谷于榛(布農族語朗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