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中國將引領全球經濟改革新風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2 01: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備受矚目的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近期內召開,專家預期,供給側改革、房地產、金融風險、產能過剩、降企業成本等將是主要議題,並且,很可能下調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及擴大赤字規模。

相關報導中,「供給側改革」作為一個新詞,相當引人關注。有人統計,從11月10日到18日,中央在短短九天內就四次提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明「供給側改革」極可能成為中國執政當局在今後經濟改革中的主旋律,也勢將成為海內外熱議的新焦點。然而,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這就要從「後金融海嘯時代」的全球經濟困局談起了。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危機瞬即自震央向外擴散至全球,並且到目前為止,尚未擺脫。在長達七年之久的「後金融海嘯時代」中,從美國開始,日、歐繼之,先後啟動「量化寬鬆」(QE)政策,發達國家之外,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也紛紛採取宏觀調控政策,在貨幣政策上力求寬鬆,在財政政策上盡力擴張。七年下來,此一可以概括稱之為「QE或類QE」的巨大實驗,其成敗得失,是到了一個可以進行初步評估的時候了:

一、首先,最大的貢獻,應該是避免了一次類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式的危機;二、一再QE所導致的長期低利率、零利率及負利率,並未如大家期待地刺激經濟活力,全球經濟反而似乎進入了一個所謂的「長期停滯期」,不僅如此,長期的低利率還導致了不良後果:流動性資金不流入實體經濟,而流往各類市場炒作,特別是房市;影響所及,又導致貧富差距惡化;前兩者加起來,使得有效需求萎縮,進一步拖慢經濟復甦的步伐。

三、在中國方面,除了前述效應之外,還出現產能普遍過剩,地方債台高築,以及大範圍的空屋或「鬼城」現象,所有這些又加劇了金融風險。

很明顯,「QE或類QE實驗」隨著時間愈久,產生的問題愈多,更關鍵的是,它基本上起不了讓經濟振衰起敝、恢復活力的作用,此之謂「困局」,所以,是到了該有所反思,該改弦易轍的時候了。

中國也許是最早有所反思、並進行轉變的國家。2013年,習李執政伊始,意識到形勢的複雜,一方面增長的勢頭開始減緩,另方面,擴張政策造成的後遺症也益發顯現,於是,已有所謂「克強經濟學」(不刺激及去槓桿)思路的萌芽,儘管如此,執政當局在宏觀策略上,如何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尋求平衡,看來仍顯得為難與吃力。2013年底的18屆三中全會終於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首次強調「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一步是相當關鍵的,因為在「摸石頭過河」摸了35年之後,這才真正認識到必須義無反顧地確定「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換言之,政府與市場的角色是市場為主、政府為輔。

政府的職能是為「市場」能起到最佳作用提供最完善的配套。反映在政策操作上,宏觀調控政策並非「萬能藥」,只能謹慎地使用,國家經濟的長期增長,必須「培元固本」,從提高生產力,鼓勵創新及技術進步著手。

2015年18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三五規劃」,正式揭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與共享。應該看到,中國正在對長期以來過於側重需求面,過於強調宏觀調控政策的所謂「需求側經濟學」(demand-side economics)進行根本性的調整;這也意謂著,「供給側」的概念已呼之欲出。

1980年代源自於美國雷根總統時代的「供給側經濟學」也是對之前搞了30多年「凱因斯需求側經濟學」的一種矯正,限縮政策對市場的過多干預,盡量讓市場發揮活力,結果帶來了從雷根到柯林頓時代長達20多年的繁榮。

當前的全球經濟顯然又到了一個必須大調整的關鍵時刻,中國是否準備引領風潮,且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