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城鄉均衡 推動都更 莫忘鄉更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02 00:49聯合報 黃大洲/台北市前市長、台大名譽教授(台北市)


市區老舊房舍大多為私有,因此都更困難重重。 記者張世杰/攝影
市區老舊房舍大多為私有,因此都更困難重重。 記者張世杰/攝影
大都市的形成與發展,大致有三個重要階段與過程,即所謂的三心論。第一階段是「向心」,即人口陸續或快速集中,直到無法再容納為止。於是不得不向外圍擴大,或做必要的合併。原台北縣六鄉鎮併入台北市,即為明顯例子,此一過程即「離心」整合階段,但離心畢竟有其空間極限。

很多大都市「離心」階段都以交通動線,把市中心和離心的市郊區連起來,但終有其拓展的空間極限,於是不得不回歸向市中心老舊房舍、交通擁擠阻塞的社區,加以重新規畫到重建更新,亦即「更心」(更新)階段。

此階段的工作則非拆舊重新改建不可。因房舍土地多為私有,因此阻力很大,多數政府都視之為畏途。早期向心時期的私有房舍建築多低矮擁擠,若能適度提高容積率以及低利建築貸款作為誘因,自較易取得民眾的配合。

以台北市為例,還有不少的老眷村以及公有地低矮木造宿舍,應該不難推動更新工作事宜,宜率先推動以便累積經驗發揮示範效果。我常經過的金華街就有一大排,隸屬法院早期興建現已破爛的高齡木造日式宿舍,記得我任職北市時,曾和當時的檢察總長劉景義研商並同意優先在該地段的更新工作,但時過廿五年左右,因人事異動,一片破舊的老房舍還在,不但影響市容,也糟蹋了好地段,具高度利用的經濟價值的空間,實在可惜!

談到大都市形成過程中的向心、離心、與更心(新),更希望執政當局也不宜忽略台灣南部地區集村型鄉村聚落的更新工作。最近常有機會到鄉下集村聚落走訪,發現閒置失修高屋齡的簡陋舊式農舍頗多。雖有早期的社區發展計畫,解決了不少公共設施問題,但距離今日應有的現代化鄉村應具備的條件相差甚遠。

至盼政府著力於都市老社區市區的更新之際,也莫忘農村聚落的更新工作,宜成立專責單位加以調查研究規畫,希能在不久的將來建構城鄉均衡發展的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