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南仁湖 學者估壽命只剩25年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9-22 16:57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即時報導
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的南仁湖,因有豐富多樣的水生及濕生植物,被列為國家重要濕地,卻也面臨自然陸化問題,學者調查,若只以沉積物累積速率估算,不到25年就會填滿;因以「人為介入干擾」或「任其自然演替」,學界各擁支持者,墾管處已請台灣濕地學會調查,年底提出最佳建議。
南仁湖由中央水域、南仁主湖及宜蘭潭(或稱南仁古湖)共4個大小不一的湖泊形成, 其中以22公頃的南仁主湖最出名,匯聚雨水和山泉水,是南仁水域中最大的靜水生態系統,四周的低矮丘陵地經植物學者研究,是典型的季風熱帶雨林,水域有大量的水生及濕生植物並提供雁鴨、鷺科的食物來源。
台灣濕地學會表示,若不考慮其它作用,單純從底土沉積物累積速率來推估, 今年3月及5月測得主湖周圍平均水深為90公分,以測得每個月沉積物累積約0.45公分做初步估算,主湖周圍大約經過16.67年會填滿,主湖中央約25.1年會填滿,在維持此沉積物累積的深度下,南仁湖的壽命剩約25年。
學者劉彥彬6年前研究就發現,南仁湖在近10年內的陸化速度似乎加快,湖濱優勢植物中,原優勢的歸化植物李氏禾被原生種水生黍大量取代,也有原生植物瀕臨消失,這些植物相的變化是陸化造成;另外鳥類多樣性也不如過去,特別是雁鴨科及鷺鷥科鳥類減少許多,推測是農作干擾及湖泊陸化使棲地多樣性減低所致。
墾管處南仁山工作站主任陳玄武說,湖泊易被流進的沈積物填塞,若以地質學角度,湖泊在形成後就註定滅亡的宿命,只是生命長短而已;南仁湖面臨的自然陸化問題,經營管理單位必須面對,「任其自然演替消失」、「以人為干擾維持水域」,學界各有支持者,已請台灣濕地學會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調查,年底提出優劣分析,供管理單位決策參考。
國家重要濕地的墾丁國家公園南仁湖也面臨陸化問題,學者估算壽命剩約25年。記者潘欣中/翻攝
公告版位
- Sep 22 Fri 2017 00:20
國家重要濕地墾丁南仁湖 學者估壽命只剩25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