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方案 兩難題卡關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4.09.22 05:05 am

經濟部醞釀多時的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近期面臨「兩好、兩壞」考驗。據了解,經濟部在跨部會協調中,已爭取到擴大研發投資抵減、技術緩課稅,不過,五大員工獎酬工具緩課稅面臨苦戰,國發會尚不同意成立200億元產業再造基金。

行政院會本周四(25日)將通過產創條例第10條修正案,未來企業申報研發投抵支出減稅時,可在兩種抵稅方式下自由選擇:一是依現行規定,即當年度研發支出抵稅率為15%,可抵稅上限為當年度應納所得稅的30%,抵稅年限為一年。

二是抵稅率降至10%,抵稅權延長為三年,抵稅上限仍為當年度應納所得稅的30%。新規定實施後,預料科技大廠受惠最大。經濟部將爭取立院在本會期通過,明年起實施,國內企業最快可在後年報稅適用。

經濟部研議多時的產業升級轉型方案,主要內容包括,產創條例三大翻修,及爭取國發基金匡列千億元貸款額度、成立100億元投資策略性製造業基金,與設立200億元產業再造基金,協助企業併購。

知情官員表示,在產創修法方面,研發投抵二擇一可在本周四先馳得點;財政部日前也原則同意技術入股可實施五年緩課稅,算是有好的開始。現在比較棘手的是,五大員工獎酬工具緩課稅,還要繼續談額度跟實施對象。

至於在爭取國發基金奧援方面,政院近期已收到國發會審議結果,國發基金同意匡列一定的貸款額度與投資一定金額到策略性製造業,具體金額還要再討論。國發基金表態「不同意」之處,是經濟部盼國發基金成立200億元、用來推動併購的產業再造基金。

相關官員表示,以併購案來說,200億元杯水車薪,能發揮多少效益不得而知,「這幾年,台灣產業併購市場未見活絡,不一定是錢的問題,有可能是法規環境,還不夠友善,這些都是經濟部要先去釐清的地方」。

8950806-3554118
分紅緩課額度 經部、財部歧見大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4.09.22 05:05 am

員工分紅配股緩課稅,財經兩部達成「限制層級」、「總量管制」兩大共識。不過,經濟部主張分紅對象擴及從屬子公司,並將總量額度訂為800萬元,財政部均表反對,雙方仍存有極大歧見。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今(22)日將再度邀集財、經二部會討論五大員工獎酬工具緩課稅。包括分紅緩課對象與分紅股票享有的緩課額度,將是攻防重點。

經濟部最新修正提案已主動將員工可享股票緩課稅總額度,由原先主張的1,000萬元下調至800萬元,希望藉此換取擴大緩課對象至一定條件的子公司。不過財政部認為,總量管制額度不應超過600萬元,最好以500萬元為限;母公司分紅配股對象如屬子公司員工,亦准其享有緩課,財政部認為「太超過」。

財政部指出,分紅配股緩課稅目的在留才,獎勵額度不能淪為「菜市場喊價」,希望經濟部再做審慎評估。鑑於母公司與子公司皆為獨立法人,財政部也主張「自己的人才自己留」,反對配股緩課對象擴及子公司員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