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月」看見侯孝賢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1 00:57聯合報 王祥/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內蒙導演張大磊拍的電影「八月」,靈感來自自己的年少回憶。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蒙導演張大磊拍的電影「八月」,靈感來自自己的年少回憶。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facebook大陸電影「八月」獲最佳劇情片,導演張大磊(左起)與獲得新演員獎的孔維一及剪輯師上...
大陸電影「八月」獲最佳劇情片,導演張大磊(左起)與獲得新演員獎的孔維一及剪輯師上台領獎。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林伯東/攝影
第五十三屆金馬獎將最佳影片頒給了大陸導演張大磊的處女作「八月」,跌破大家眼鏡,十二歲小演員孔維一獲得最佳新人獎。
當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已成為美國之外全球第二大市場,相信票房及創意應該是目前華語片的新方向。張大磊反市場炒作,將一部缺乏劇情高低潮,以非職業演員演出,將內蒙古小鎮上一對父子的夏天平凡生活搬上大銀幕,在國際上贏得重視,也兼顧電影語言及寫實風貌。

張大磊非常仰慕侯孝賢導演的風格,幾次受訪中都提到,他是看侯導電影長大的,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侯式電影語言,隨時隨地出現的畫外聲音,來自擴音機、收音機、電視、鄰居對談、唱歌、吟詩。全片採自然光拍攝,相當生活化,而鏡頭環繞在居家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做飯、吃飯、騎車逛街,父子倆無目的地穿梭在街道、田野、巷弄、大樹下,還有時時出現的空鏡頭,表現時間空間的停滯及無奈,這些都在侯孝賢片中經常出現,特別是「童年往事」及「戀戀風塵」,可見張大磊受台灣新電影影響至深。

童星孔維一展現沒有演技的演技,他在演自己從一個小孩眼中看成人世界的點點滴滴,不解及迷惘。這讓筆者想到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名片「單車失竊記」,導演狄西嘉在街上找到一位失業的爸爸及輟學的小孩,邀請他們參加演出,想不到竟成為經典名片。

其實,張大磊藉「八月」呈現一個變化時代來臨,給小鎮民眾、家庭、父子帶來生活上的茫然無目的,因為國營體系變化,工廠休業、爸爸失業,放暑假的小孩不知道下學期分發哪所學校,一個暑假的空白遊蕩,正反映出:政策的影響超過小人物的想像。

片中幾首歌曲的吶喊,表現民眾心裡苦悶,掛在牆上搖滾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海報,正是政策變革中一般小市民的現況。電影最後,暑假結束,黑白變彩色,父親到遠處打工拍片,久臥病榻的奶奶去世了,小孩放下日常喜好的雙節棍開始上學,卻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八月」就是一部自然寫實安靜的電影,也許能為大陸華語片開啟不一樣的方向。

完稿之時,驚聞「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墜機身亡,甚感悲痛,特此致哀悼之意,以慰在天之靈。

電影﹒失業﹒華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