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拒當凱子 需爭實質利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9 01:27聯合報 羅智強/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台北市)
國際民航組織大門關上、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斷交、我駐非邦交國奈及利亞首都的辦事處被摘牌,新政府上台不到一年,外交紅燈頻亮,雖不讓人意外,仍令人擔心。
一連串外交事件中,新政府似乎有一種諸葛亮坐於空城城樓,望著司馬懿千軍萬馬撫琴的寧定,並不為此憂煩,反倒是對於總統過境有六十輛哈雷機車開道,感到「振奮不已」;坊間甚至也有一種聲音,當個外交孤兒又如何,對台灣也沒有「實質」傷害。
但,這是真的嗎?
先從邦交國說起,台灣的邦交國大多是地小人稀的小國,在國際社會聲量不大,但聲量不大,卻也是聲量,在若干國際場合還是有「麥克風」作用,不能說全無實質意義。
但確實,若要台灣花大把鈔票,以支票簿外交去撐邦交國數,不但對台灣本已窘困的財政是一大壓力,而且依過去陳水扁八年經驗,金援外交也會招來敗壞他國政風的惡評,魚與熊掌真要相權,我認為台灣還是應拒當外交凱子。
可是國際組織大門被關,對台灣就會有更實質的不利影響。以國際民航組織(ICAO)為例,台灣從一九七一年起被排除於外,直到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後爭取,二○一三年終於重回ICAO,間隔整整四十二年,不能進入ICAO不只是面子問題。
前民航局長沈啟即指出,有一年ICAO新增馬尼拉到上海新航路,航路直從中央山脈貫過,台灣因不是成員未被通知,經他方航管人士通知,才修正航路化解危機。二○一一年ICAO將一條起自台北飛航情報區航路改名,台灣也未收到資訊,變成「消失的航路」。一架外籍飛機飛行計畫輸入的新名字,台北系統並無此航路,將之剔除,險釀事故。
這就是無法加入ICAO,台灣多出來的風險。
世界衛生大會也是,台灣被排擠在外時,有一年SARS造成全球恐慌,台灣即相當憂心,我們的防疫資訊掌握會因此受到影響。
這些憂心直到馬英九上台後,重新參加了世衛和ICAO,才因此解除。
而奈及利亞的摘牌,則是另一個新危機,意謂著兩岸外交戰從正式邦交國打到了無邦交國,這將連帶的影響國人在海外的便利甚至安全。
外交爭的不是排場,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實質利益,這是馬英九拚外交的中心思維,也因此拚出台星、台紐經濟協議、台日漁業協議、終止兩岸金錢外交戰保了台灣「荷包」、一六四個國家和地區免簽等。這些裡子外交,遠比有幾輛哈雷前導當排場,重要的多得多。
馬英九﹒奈及利亞﹒六四
公告版位
- Jan 19 Thu 2017 07:05
外交拒當凱子 需爭實質利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