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苗61、62線泰安段 落石清除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張弘昌/泰安報導


連續多日降雨,苗栗泰安鄉山區道路,邊坡土石鬆動,苗61線2.1公里處,苗62線9.9公里處,因天雨落石阻斷交通,經鄉公所派員清除落石,昨天清晨恢復交通順暢,鄉公所呼籲用路人小心駕駛。

泰安鄉山區天雨道路落石,有路人行車記錄器,拍到一名阿伯冒雨,在路旁徒手幫路人清理落石,PO網讚譽熱心阿伯,替路人排除危險路障的舉動,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苗61、62線道路泰安路段,天雨落石阻斷交通,雙向無法通行,進出車輛改由舊苗62線或埔卦道路行駛。

泰安鄉所調派機具搶修,清除坍方巨大落石,道路兩邊路口派員管制車輛疏導,泰安鄉長劉美蘭表示,因降雨山區落石頻仍,開車經易落石路段,要小心駕駛。

國全捐母校百萬助學 獲教部銀質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image
國全精密工業董事長余增國捐款100萬元給母校西湖國小,縣長徐耀昌(左二)昨天轉頒教育部銀質獎,余增國的長子余俊賢(右二)代表接受。 記者范榮達/攝影
分享
銅鑼鄉國全精密工業公司董事長余增國白手起家,資本額18萬元發展到營業額破億元的國際代工大廠,余增國飲水思源,去年捐贈100萬元給母校西湖國小,縣府昨天轉頒教育部捐資興學銀質獎,感謝他嘉惠學弟妹與學校。

縣府工商發展處指出,國全精密工業是中堅企業,也開創奇蹟,很多高級車子都是使用國全生產的車窗升降機等零組件。

余增國也熱心地方事務,感念母親余吳滿妹生前的教誨及養育之恩,去年以母親名義捐贈100萬元給西湖國小,校方將用在充實教學設備、設置獎助學金,及支援補助學校辦理各項教育活動等項目。

余增國獲教育部捐資興學銀質獎,縣長徐耀昌昨天轉頒獎牌表揚,余增國人在國外,由長子國全副總經理余俊賢代為領獎,徐耀昌感謝余增國對教育支持,期盼捐款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也希望捐資興學蔚然成風,嘉惠更多偏鄉學子。

徐耀昌另接見表揚去年全國性運動賽會績優選手,他們在11項競技項目中勇奪36金27銀21銅,徐耀昌發出十多萬元禮券,徐耀昌說,縣內十大企業家允諾每年捐資200萬元,獎勵縣府栽培優秀體育、音樂及藝文人才,希望選手再接再厲在各領域出類拔萃,為縣、為國爭光。

工研院傳愛 推農夫頭像「柑橘履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image

工研院「一心二用 公益採橘」活動集結科技人愛心傳遞給社福團體,也嘉惠辛勤耕作的在地果農。這次首度加上柑橘履歷QR Code,讓消費者看見小農的生產過程。 記者郭政芬/攝影
分享
image
工研院「一心二用 公益採橘」活動集結科技人愛心傳遞給社福團體,也嘉惠辛勤耕作的在地果農。這次首度加上柑橘履歷QR Code,讓消費者看見小農的生產過程。 記者郭政芬/攝影
分享年前初春是桶柑豐收的時節,也是寒冬送暖的時刻,工研院「一心二用 公益採橘」活動,結合工研院衍生社會企業「究心公益科技」的公益資通訊平台,首度加上柑橘履歷QR Code,讓消費者認識產地概況,看見小農的生產過程。
「一心二用 公益採橘」源自院內同仁的家族,將自有2100坪土地無償提供給新竹縣芎林鄉在地農夫耕作,並在每年農曆春節前,由工研院志工陪同社福團體院童在寒假到果園採橘,義賣所得扣除果農及處理成本,盈餘將捐贈給社福團體,達到「一份愛心,果農、社福團體受用」的目的,今年邁向第5年。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任委員羅達賢表示,工研院結合科技技術衍生的社會企業「究心公益科技」,以企業導向的招募平台,能招募企業志工、認購義賣品項等。從原本一年採收4千斤到今年3萬斤,十多家企業愛心認購,透過採橘傳愛、義賣送暖,嘉惠辛勤耕作的在地果農。

今年為讓認購者「食得放心」,結合清大教授朱宏國的半色調QR Code,將農夫頭像轉為農產履歷,介紹農夫及產地的生產過程,讓食用者看見農夫的用心。

新竹家扶中心主任沈俊賢表示,家扶學童已連續5年參加「公益採橘」活動,學習柑橘種類、柑橘栽種及採收等知識,擴大生活視野,感謝工研院志工每周定期課業輔導、陪伴等服務,長期關注在地弱勢學童。

光明商圈餐廳也賣蔬菜 創造最短碳足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竹北報導


image
為了尋找新鮮好食材,許光亮、楊麗觀夫妻親自上山看採收蔬菜過程。 圖/許光亮提供
分享
「到餐廳不點餐,只買菜也行!」在新竹縣光明商圈經營餐廳的許光亮、楊麗觀夫妻,為了找到新鮮蔬菜,兩年來多次到尖石鄉,尋求合適合作夥伴,去年與羅慶郎自然農場合作,不僅餐點用自然農法蔬菜,甚至在餐廳內販售蔬菜,希望能將「好的食材」,推薦給消費者。

許光亮是竹北市光明商圈協會理事長,並經營蕎爾時尚風味館,以義式餐點為主,由於菜單內有生菜沙拉,需要新鮮蔬菜,2年前與妻子一同赴尖石鄉,希望能直接了解作物生產過程,並尋覓固定合作夥伴。

原先,許光亮的計畫受到尖石鄉農友與光明商圈多間餐廳歡迎,不過因7間餐廳蔬菜需求量,比農友一次採收的蔬菜量少,加上餐廳需長期供應一項菜色,但農友卻無法每周採收,導致計畫作罷。

不過,許光亮夫妻並未放棄,在故事盒製作人黃瑞仁、石磊部落出身的羅恩加協助下,找上羅恩加父親羅慶郎的自然農場,夫妻倆親自見到羅慶郎種植多樣、少量蔬菜,並且自製營養液、肥料等,還親自品嘗剛採收蔬菜的原味,「原來這麼鮮甜、芳香!」一口氣付了一年份的蔬菜訂購金,從此採用羅慶郎自然農場蔬菜。

楊麗觀說,羅恩加曾告訴她,農業生產過程包含製作化肥時,需要大量石油,加上運送過程,累積碳排量高,而採用自然農法,又地產地銷,不僅也友善土地,讓作物自然成長,食材「好吃又健康!」同時也達到節能減碳,創造雙贏。

「創造從產地到餐桌,最短碳足跡!」許光亮認同自然農法概念,也響應新竹縣政府九降風計畫,去年開始在餐廳內擺設蔬菜作物,供給消費者購買,冬季推出尖石原鄉火鍋,「山上給什麼蔬菜,就配什麼」,未來還計畫推出食材深度旅遊,帶領消費者了解生產過程,希望能為尖石採用自然農法農民,建立出一條穩定的銷售管道。

偏鄉小校轉型 新埔清水國小打造有機慢活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


image
清水社區與清水國小進行社區改造計畫,由中華大學學生與在地產業共同合作。 圖╱清水國小提供
分享
新竹縣新埔鎮清水國小,全校僅有40多名師生,因地理位置偏遠,導致清水社區人口逐年流失,清水國小前幾年也面臨裁併校危機,但透過校方的努力、社區的協助,以打造有機慢活農村生活為目標,讓學校與社區人口逐漸回流。

「交通是最大問題」清水國小校長周德知說,民國92與93年學生人數不到30人,相當擔心會被廢校,但經過家長與社區的努力,致力發展環境生態教育,94年開始學生陸續回流。

為了發展地區與偏鄉小學,教育部委託國立中山大學執行「發展中小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計畫」,日前在清水社區舉行第二次成果展,由中華大學生物資訊系與景觀系師生協助新埔鎮的清水國小與清水社區共同推動本計畫,未來將打造成宜居、休閒、慢活與有機的農村型社區。

中華大學建築景觀學系學生,製作系列不同主題的社區模型,社區產業代表也規劃出5個不同產業規劃,從開心農場、養生雞場、乳牛牧場、觀光茶園、客家古厝等,期望讓社區能有不同樣貌。

中華大學專業團隊主持人陳湘媛副教授表示,藉由學生團隊的創意與進駐,整合在地教育及文化資源,讓中小學校成偏鄉文化中心與社區創新創業重要基地,不僅能活絡在地經濟,吸引青年返鄉,也能藉此翻轉偏鄉教育。

周德知說,目前由學校和業界初步規劃的方案,希望能以環境規劃設計的專業,協助展現學校特色及社區的產業發展,除建構能夠經濟自足的家園經濟模式外,也希望未來建立的社區企業能回饋在地小學,讓偏鄉小學能夠獲得更多協助,結合社區產業發展特色課程,朝向永續經營目標邁進。

拿廚餘做液肥 「魚菜共生」大豐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竹北報導


image
六家國小推動魚菜共生、食物森林系統,小學生為自己加菜。 記者莊旻靜/攝影
分享
營養午餐加菜靠自己!新竹縣六家國小去年底開始採用魚菜共生系統,以及食物森林概念,學生化身小農夫,親自餵魚、照料作物,經過一個半月耕耘,昨天學童收成,也同步學習食農教育、資源循環利用的觀念。

芥菜、萵苣、菊苣、紅鳳菜、蔥、甘藷、空心菜、西洋芹、羅勒等作物,不是出現在農場,卻是在校園內,竹北市六家國小,去年底在環保局、梧桐基金會、新竹縣環保愛地球推廣協會等單位協助下,利用廚餘回收作為液肥,種植作物。

六家國小校長何明星表示,魚菜共生系統可透過蔬菜循環過濾水的雜質、而魚的排泄物又可作為肥料。

另外縣內近日大力推動垃圾減量,環保局長黃士漢也說,營養午餐回收的廚餘又可作為液肥,為作物增加養分,也達到降低垃圾量的目的。

梧桐基金會在世興空氣品質淨化區推動食物森林的概念,也將食物森林帶到學校中,每逢下課時間,學生都會至班級植物區討論作物生長狀況,還有魚的活動情形,也實際培育、澆水等,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何明星說,六家國小重視學生均衡發展,這些蔬菜作物也預計為校內拔河隊加菜,補充營養。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陳明超指出,魚菜共生及食物森林推廣,也是食農教育的一環,可以讓學生同步認知食物不是自己出現在餐桌,甚至運送如何減碳等,希望能將低碳蔬食、生態綠化、資源循環等觀念,深植學生心中,未來也預計將六家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學校。

大溪老街景觀電梯 今年將興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image
大溪橋畔通往大溪中正公園及大溪老街的樓梯相當陡峭,讓身障遊客及老弱婦孺不便。 記者游文寶/攝影
分享
大溪老街可望建景觀電梯,市議員李柏坊建議在大溪觀光橋畔通往老街的山壁建電梯,提供老弱身障者搭乘,市府觀旅局已編列預算,今年將興建。

李柏坊表示,有巴洛克風格典雅外觀的大溪橋已成為著名觀光景點,成為大溪新地標,每逢假日,大溪橋遊客人潮眾多,但從橋畔必須走陡峭的樓梯,才能到達上方的中正公園及大溪老街,對身障人士及老弱婦孺很不便,年輕夫婦推著嬰兒車上樓梯也是困難重重。

李柏坊3年前就提議在大溪橋畔附近,選擇適當地點闢建「景觀電梯」,讓身障人士及老弱婦孺,搭電機直上中正公園及大溪老街。

目前到大溪老街的遊客,大部分都把轎車停在橋畔停車場,再步行到大溪橋前往老街,李柏坊建議在橋上設立降溫噴霧廊道,創造橋面另類景觀,讓民眾不再受炎熱所苦。

市府觀旅局表示,建議非常有建設性,今年已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交通特色加值計畫」經費1600萬元,除了興建景觀升降梯外,還有大溪橋降溫噴霧廊道系統,也會爭取沿著大溪中正公園的「崖線」設立環狀景觀步道,無論是視野及風景都將是新的亮點。


十全美協會木石雕 「猴」靈活現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image
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成員的木雕、石雕猴子作品。 記者顏彙燕/攝影
ㄆ分享
「猴」塞雷!桃園市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集合成員木、石雕猴子作品,10多隻「美猴王」,神韻、動作都不一樣,活靈活現模樣,看來相當逗趣。

協會理事長林新來擅長木藝雕刻,信手拈來就能雕出猴子作品。其中一件七里香木為基底,11隻以樟木做成的猴子各據山頭,是他替屬猴的兒子創作,每隻猴子動作各有不同,表現出牠們敏捷、活潑性格。

林新來也用石頭,作出多角度觀賞的猴子石雕。他說,靈感來自西遊記,起初見這顆石頭形狀、紋理,神似「美猴王」樣貌,讓他興起創作「雙面猴王」念頭。

林新來說,協會成員徐早描將海邊撿來碎石等材料,作成石頭黏貼畫;還有協會成員李清雲提供海邊石頭刻成的猴子收藏品。猴年即將來臨,木、石雕猴子作品,近期獲邀至國小參展。

南桃園第四台 分區關類比訊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上路,南桃園有線電視,以分期、分區方式,陸續關閉大溪、平鎮、楊梅、龍潭等區域類比訊號,其他地區3月以後才會關閉。

由於類比訊號關閉以後,收視戶沒有裝設數位機上盒,就無法收看有線電視節目,市政府新聞處呼籲用戶請盡速向南桃園申裝。

南桃園有線電視將於農曆年前以分期、分區方式陸續關閉類比訊號,昨天大溪區已先行關閉,明天平鎮區,1月25日楊梅區、1月27日龍潭區,至於其他地區的收視戶,要等到3月以後才會陸續關閉。

目前南桃園有線電視25萬餘收視戶當中,完成裝設數位機上盒的用戶,已達到九成以上。

南桃園有線電視在大溪區、平鎮區、楊梅區及龍潭區的光節點共有91個,數位普及率已達60%,南桃園去年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類比關訊申請,NCC已同意辦理。

為提供完整資訊管道,南桃園已擴增客服人力到313人,客服電話線數增至300線,專人線上全天候處理關訊作業。

新聞處長張惇涵表示,用戶如已裝設數位機上盒,不會因關閉類比訊號而影響收視,尚未安裝數位機上盒的收視戶,目前桃園市內3家有線電視業者提供2台免費、免押金的優惠。

南桃園關閉類比訊號詳細範圍,可到南桃園官網:http://goo.gl/sf36Wc查詢,或可撥打南桃園客服專線:03-2710099,南桃園數位機上盒申裝專線:03-2710088。

員警千金多 所長笑:想生女兒來八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9 07:58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桃園報導


image
桃園八德派出所警員徐光郎,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 圖/徐光郎提供
分享
「不管男生還是女生,只要健康就好」,桃園八德派出所近年傳出許多喜事,所長黃絢祥發現,這4年來,八德所寶寶一共出生了7千金,其中還有一對雙胞胎,黃所長打趣說「想生女生,就調來八德所」。

警員林信利的女兒小璇目前9個月大,他和妻女分別在桃園與台南兩地,「女兒都不太認得我、一給我抱就哭」,也道出許多家庭因工作關係,分離兩地的辛酸。

與家人住在桃園的警員潘鳴森、徐光郎、陳政鴻、鄭宇舜就幸福多了,潘鳴森育有一男一女,女兒6個月大;徐光郎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可以左擁右抱;陳政鴻也育有一女;鄭宇舜的女兒目前4個月大。

女警游宛晶4年前得一女,在去年底時又得一子,是近年出生的少數男嬰;甫新婚的女警葉佳樺目前懷孕6個月,據了解也是女孩,員警連續生女,讓人嘖嘖稱奇。

過去八德所因動線亂,加上又連生多個女兒,有人傳說與風水有關,高層透過熟知風水的高人指點,去年底將倉庫打掉,也順便將辦公桌、休息區移位,現在不僅視覺乾淨明亮、動線也更便利,志工媽媽們期待乾坤大挪移後,等著迎接八德男寶寶,這樣八德所寶寶「男女比例就不會失衡了!」

對於懷男胎還是女胎,衛福部桃園醫院不孕症科主任唐雲龍表示,生男生女的機率都是一樣,各一半,坊間傳說酸鹼體質差異與生男生女也沒有關係,除了過去的精蟲分離較有科學根據外,其餘都是巧合。

鄭姓命理師透過科學統計發現,男性如果工作壓力太大,或女性生活壓力大,往往生女孩較多;甚至還有一說是,在力量型職業如男性擔任警察、士兵和飛行員等,較容易生女孩,女性則相反的說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