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錯字/凸顯台文之美 弄巧成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01 04:30聯合報 王妙音/教(高雄市)


總統春聯「自自冉冉、歡喜新春」,被學者指出引用有誤。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春聯「自自冉冉、歡喜新春」,被學者指出引用有誤。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府印製正副總統聯名賀歲春聯,引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詩句「自自冉冉、歡喜新春」作為賀詞;強調,「冉冉」二字有逐漸上升、生機漸復、大地回春的意涵不過,大有商榷之處。
稍有中文程度的國人皆知,「冉冉」兩字絕無逐漸上升的意思,其意義有二,一是指毛或枝條等「柔軟」低垂。二是意謂「緩慢地」,例如冉冉而行或明月冉冉上升。也許,僅知有「冉冉上升」,故誤以為「冉冉」即是逐漸上升之意。

惟在古詩詞中,「冉冉」一詞並不少見,例如古詩十九首,有「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之句,是新婚妻子因夫有遠行,心有不捨,句中的「冉冉」自是指「柔軟」之意。唐代杜甫的五言詩〈寒食〉,有「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詩中之「冉冉」是指「緩慢」。宋朝東坡先生〈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亦有:「萬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此冉冉亦指「緩慢」。詞人李清照〈行香子〉亦有「天奧秋光,冉冉忖付,採金英知近重仿。舛衣初找,株戎新常」,亦為「緩慢地」之意。

做為賀年春聯,個人認為何妨引用通俗且普遍的語詞,如此易為國人了解。過去馬英九執政時,馬年用「萬馬奔騰百業振興」,羊年用「喜氣羊羊 民富國強」,猴年用「祥猴獻瑞 大地春回」為新春對聯,都是國人所熟知的詞句;蔡政府第一個新年,或想凸顯台灣文學之美,結果卻弄巧成拙。

馬英九﹒台灣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