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高跟鞋教堂接近完工 被批像「空心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1 08:26 聯合報 記者黃煌權/布袋報導
高跟鞋教堂即將完工開放。 記者黃煌權/攝影
分享布袋高跟鞋教堂主體工程接近完工,這幾天吸引很多遊客拍照並PO在臉書與網友分享,有人認為非常美,將成為嘉義沿海最具吸引力的觀光景點,但也有遊客大潑冷水說,好像「 空心鞋」,沒什麼「內涵」及觀光價值。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工務課長邱昱彰表示,等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後,教堂內部還會增設許多浪漫飾品,絕不會讓高跟鞋教堂成為「空心鞋」,希望遊客先不要妄下定論。
至於何時可開放參觀,邱昱彰說,雖然主體工程已接近完工,但因植草工程還要進行,並且面積遼闊,所以還須評估,但雲管處會「儘量」趕在農曆春節前開放。
在布袋鄉親殷切的期盼下,座落在布袋海景公園的高跟鞋教堂,整體造型終於大功告成,而施工單位也已將四周圍板拆除,這幾天都吸引很多遊客前往觀賞並拍照上傳臉書,獲得多數網友的正面評價。
但有不少遊客,在實地參觀之後,大失所望表示,高跟鞋教堂只是個「空殼」裝置藝術,而且內部空間非常狹窄,就像1隻「空心鞋」擺在布袋海邊,完全看不出這座建築的「內涵」及所要表達的意境為何,觀光熱度恐怕持續不到半年。
彩繪迎新年 三義石虎3D萌出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1 08:26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胡蓬生、張弘昌/苗栗報導
銅鑼鄉 興隆國小樂齡學習中心的阿婆們,開心地彩繪社區圍牆。 記者胡蓬生/攝影
分享苗栗縣三義、銅鑼及獅潭鄉最近不約而同彩繪地景,「新年新氣象」吸睛,尤其三義鄉建中國小校門口99個階梯化身成3D畫布,石虎還萌樣探出頭,學童直呼「好可愛!」鄉長徐文達希望打造觀光新亮點。
三義鄉勝興火車站是觀光局統計苗栗縣遊客人次最多的景點,又被列入國際慢活觀光城市,鄉公所爭取客委會補助,昨天完成建中國小校門口階梯3D彩繪,徐文達說,上學爬階梯是很多校友共同回憶,化身畫布更具特色。
3D彩繪加入CK124蒸氣火車頭、勝興火車站、龍騰斷橋及達摩木雕、油桐花等元素,小石虎也露臉打招呼,讓學童了解地方景點、文化特色,深植生態保育觀念。
徐文達說,三義火車站到五穀宮一帶,包括建中國小、鄉公所等行政文教區屬廣盛老街,沿途兩公里多規畫「好客走廊」,藍鵲等彩繪讓人驚艷,再銜接五穀宮「桐花步道」兩公里多到大坑賞桐區,將成為吸引遊客新景點。
獅潭鄉 獅潭鄉公所日前動員中小學生及社區居民,到新店溪觀魚步道及新店老街一帶彩繪。 圖/獅潭鄉公所提供
分享
銅鑼鄉興隆國小、興隆社區及樂齡中心也總動員,一起動手彩繪學校附近一道50公尺的紅磚牆,已接近完成,89歲邱來妹前天守著分配到的「地盤」,開心在牆上畫出茶園主題,直介紹自己小時候採過茶。
興隆國小校長徐世芬、興隆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魏宏明說,社區與學校討論決定彩繪出農村古早味,採茶、擂茶、炭窯及水牛等,還有已消失的行業種漆樹,要讓後代記得興隆社區歷史,漆品還曾名揚一時。
獅潭鄉立圖書館對面一條15公尺「神秘小徑」,鄉公所「神來一筆」彩繪卡通人物,獲熱烈回響,鄉公所擴大彩繪版圖,樂齡中心及學生八十多人日前動手彩繪新店溪新店四橋到觀魚步道30公尺,草莓、柑橘及桂竹筍等特產都入畫,鄉公所秘書王千道說,彩繪吸引遊客拍照打卡,詢問度超高。
三義鄉 鄉公所連日在三義鄉建中國小著名的階梯,進行3D彩繪工程,描繪出鄉內景點特色,包括石虎、斷橋、桐花、蒸汽老火車等圖。 記者胡蓬生/攝影
部落遷移40年 馬賽克拼貼記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1 08:26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泰武報導
2名藝術家正忙著趕工「平和部落」的記憶牆。 記者林良齊/攝影
分享在屏東沿山公路上,可以發現在泰武鄉的最南端有個「平和部落」。最近部落邀請藝術家以馬賽克拼貼,將12幅部落遷移作品拼貼在閒置牆上,為部落保存記憶。
原本位居山上的部落,上學、交通、就醫都很不方便;學生就學時往往因上學較晚,讓同樣年級的原民學生往往比其他的學生高了一顆頭,這讓部落耆老擔憂,因而在約40多年前時搬遷至現址。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唐愛美回憶,小時候曾經歷過部落搬遷,至今記憶猶新,協助搬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每隻牛身上都會載滿大小物品,連房子的橫樑都會用拖行的方式來運送。但現在的小孩子卻不曾經歷過,害怕他們會遺忘關於舊部落的回憶,因而邀請藝術家以「部落遷移」為主題來設計牆面。
藝術家曾嫨寧說,為讓馬賽克拼貼更符合現實,除找來當時照片,還和部落耆老討論,就是避免錯誤。在拼製過程,吸引許多村民駐足欣賞,甚至講起故事。
藝術家陳珮琦說,這是她全職擔任藝術創作後的第一件作品,未來希望能到更多社區去為他們留下更多的記憶。尤其許多村民看到她們所設計的牆面後就開始回憶起從前的時光,甚至還會現場指導他們修改的方向,讓她們感動。
北港文化中心開館 首展傳統工藝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1 08:26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
外觀流線美麗的北港文化中心今天起試營運,元旦假期推出系列工藝展和音樂會,迎接新年。 記者蔡維斌/攝影
分享北港文化中心今天開館試營運,雲林縣文化處特以北港在地傳統工藝師匠的作品,即日起以「五湖四海宴」作為開館首展,元旦假期推出北港音樂世家陳家湖兒孫的系列演奏會,迎接文化新年的到來;「這是2016最好的禮物!」縣長李進勇歡迎大家到北港聆賞珍貴文化饗宴。
李進勇說,外觀建築極具流線藝術感的北港文化中心,預定明年5月正式啟用,目前所有工程和設備已大抵完工,提前試營運一方面迎接新年,一方面透過運作再修正一些缺失,希望正式開幕後,提供最優質完美的展演場所。
李進勇表示,北港因有朝天宮一直是雲林宗教文化重鎮,但長期來缺乏完善展演場所,在前縣長蘇治芬大力推動下,103年以1億元在北辰國小西北角興建北港文化中心,成為北港美麗門面,有了這座雲林第二文化中心,沿海民眾觀賞國際級演出或展覽,不必再大老遠跑到斗六了。
設備完善又寬敞的音樂廳,提供民眾舒適賞樂空間。 記者蔡維斌/攝影
分享
文化處長林源泉說,文化中心有兩館,除可容納60人表演舞台及360席音樂廳,還有兩層樓文史資料展示館,為紀念北港音樂世家陳家湖,音樂廳特別命名「家湖廳」,文化中心讓在地文藝匠師有了揮灑的舞台,成為海線文化基地。
雲林傳統工藝協會理事長許哲彥及藝師吳登興認為,有了文化中心,北港古鎮的文化有了家,藝文必將更興盛,許多珍貴卻無處陳列的文物也有了落腳處。
文化中心今天將推出盛大的「五湖四海宴」展示稀珍的北港傳統工藝,也有北港百年藝陣大會串踩街,晚間由90歷史的北港樂團登場;元月2日起到月底,具國際級的蔦松國中藝術舞團及北港愛樂協會等多個知名音樂團體將陸續表演,詳情可上文化處網站查詢。
皇帝、番王、特攻隊 沒落龍港要用條碼拚重生
龍港昔稱公司寮,曾是兩岸商港,也是神風特攻隊基地。
繁華時酒家林立,如今蕭條,居民要找回龍港昔日風華。
苗栗縣後龍鎮龍港漁港位處後龍溪出海口南側,清雍正8年建港,舊名「公司寮」,在前清及台灣光復初期,曾是兩岸重要通商漁港,風光一時。
當地居民說,當時短暫繁華時光讓人懷念,街上酒家、商號林立,但隨著港口淤積、兩岸斷絕往來,龍港變成小漁村,猶如過了午夜的灰姑娘。
公司寮港附近還有「同興老街」,短短數百公尺的街道,也曾經商號、酒家林立,但如今繁華街景不再。記者張裕珍/攝影
繁華落盡數十載後,龍港當地居民力拚採蚵觀光,港口邊同光國小小學生也正著手訪談耆老,要為龍港記錄過往輝煌,力拚重生。
曾是兩岸大港 街上酒家林立
「以前走到哪都人擠人,現在只剩80多戶了」,88歲的老居民林金城是退休老師,住在漁港數十載,看過漁港興衰。
龍港火車站前身為公司寮驛,曾經風光一時。記者張裕珍/攝影
他說,龍港漁港舊名公司寮,是前清時代及台灣光復初期的兩岸重要通商要港,與廈門、泉州、汕頭直航,還和台灣的安平、淡水、基隆等港口貿易,港口泊船不計其數。
公司寮地名由來有兩個傳說
為何稱為「公司寮」,地方上有兩種傳說。林金城說,老一輩在此開墾,天氣不好時,得將耕農捕魚工具收放在草寮裡,供「公家」使用,便命名「公司寮」。
另有一說是日據時代,港邊街上船運公司林立,於是命名「公司寮」,一直沿用到光復初期。
83歲的退休老師姚建成見證老街興衰,直說三○年代實在熱鬧,至少上百艘漁船停靠。記者張裕珍/攝影
林金城形容,當時商船擠滿小小的港區,一間間的旅館、茶店、酒店、商店也排滿了長長的街道,純樸的小村莊變成熱鬧商埠,熱鬧景象不輸於安平港。
貿易熱絡 街旁堆滿砂糖
地方耆老說,龍港附近的同興老街因龍港繁盛,那時有十多家酒家和妓女戶,濃妝艷抹招徠男人,「幾十家酒家,酒家女上百個」,也有人把這條街叫「玩寶溝」。
83歲耆老姚建成說,通商帶動同興老街繁榮,像他家當時就租人經營「委託行」,專賣海產、雜貨、砂糖,他還記得「當時街旁全堆滿砂糖」,戲院、醫院、旅社也隨著人潮興起,街上人聲鼎沸。
公司寮港現稱為龍港漁港,人口大量流失,街景荒涼。記者張裕珍/攝影
後來被日本佔據後做為軍事要塞,這兒的繁華很快譜上休止符。台灣光復後,台灣又與大陸的廈門、泉州船隻往來,公司寮港又恢復生機。
正當公司寮居民沉醉在「第二春」的歡樂,兩岸卻因政治因素被迫中斷,商店也一家一家的接著倒閉,人口迅速搬離。
曾為日軍神風特攻隊基地
龍港不僅充滿商旅故事,讓人津津樂道的傳說也不少。黃金城說,日據時期,他親眼看到日人在港口山區建立神風特攻隊訓練基地、備戰隧道及空襲警報瞭望台。
黃金城說,前清時期商旅挑夫,必然路經「港灣區溝仔道」及平埔族原住民居住山區,地方流傳清朝皇帝微服遊台灣時,在灣區溝道遇盜匪襲擊,番王持大杉木救駕。
一眉番王傳說燴炙人口
相傳番王的濃眉粗黑相連,當地漢人稱他為「一眉王」,救駕建功後,因語言無法溝通,他猛拍皇帝胸前要皇帝安心,皇帝看到番王袒胸露背,誤以為番王很喜歡漢人衣服,還賜給龍袍致謝。
龍港火車站上下車旅客少,降級為招呼站。記者張裕珍/攝影
後來番王每遇有朝廷官員經過就抬出大椅子,把龍袍披掛在椅子上炫耀,結果文武官員都跪地爬行,番王越玩越上癮,還在路上撒糞便,讓官員忍臭跪地爬行,官員不滿上奏朝廷,清廷用另一件新衣換回龍袍。
黃金城說,雖然只是流傳軼事,但當地確有「烏眉坑」地名,他特地依傳說繪製一眉番王圖像、座椅,傳述這個有趣的故事。
商港老街沒落 野生蚵成小白金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兩岸關係惡化,港口淤積未再清理,加上經濟蕭條,港口業務也逐漸轉移到台中,龍港與同興老街也隨之沒落。
同興街當時住戶以鄭姓居多,四家老字號的商家店號當時都取名「同發」,現已不復存在,不過,如今牆壁上仍清晰可見「鄭」、「同發」等字。
同興老街還可見商號留在門上,但早已人去樓空。記者張裕珍/攝影
龍港所在地龍津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進文說,漁港出海口汙染少,石頭依附野生新鮮石蚵,迄今仍每年端午節至中秋節盛產,早年大都是當地居民採蚵,現在每到假日就吸引外地民眾採蚵,無異是「小白金」,協會順勢舉辦石蚵節,希望能重新振興龍港商業。
訪談加二維條碼 要找回往日風華
同光國小校長林信全說,公司寮歷史意義別具,加上近年社區努力保存石蚵特色,校方也帶領學生訪談耆老,未來將以QR-CODE連結,希望遊客來訪,只要手機掃瞄,就能看見龍港當年繁華,重溫龍港風光歷史。
聯合報/張裕珍、張弘昌 報導
聯合報/肇瑩如、林文義、林巧璉、蘇士堯 製作
主圖/張裕珍 攝影
公告版位
- Jan 01 Fri 2016 17:48
台灣百寶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