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壤液化難了 需要集體保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7 01:48 聯合報 林俊全/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看到政府要公告土壤液化潛勢區,真的又要捏一把冷汗了,又要擔心政府公信力受到損傷或被挑戰。
依照地質法,政府就有責任公告地質敏感區。但過去公告的地質敏感區,其實是七折八扣的地質敏感區。政府只能非常保守的把曾發生過災害的地方公告為地質敏感區。範圍多畫了,徒然引起民怨,甚至地方政府也不埋單。其實是因為不容易研判與確認敏感區的區位、規模與影響範圍,何況還有人謀不臧的問題。這次台南地震當頭,政府願意公告敏感區,鼓掌肯定之餘,卻不免擔心會引起許多爭議。
一個房舍、建物、社區要安全,需要具備四種條件:基礎要好、邊坡要處理好、設計要符合法規、施工不能偷工減料。因此也不是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就表示房舍不安全。許多房舍經過九二一大地震,仍然完好,就是一例。這次的台南地震,就同時震出了基礎、設計、施工的問題。
各個建物的地質基礎究竟如何,是否具有土壤液化潛勢,固然可以從鑽探資料瞭解一部分特性。但施工時,是否能因應這樣的地質資料施工,尊重工程地質技師的建議,才是重點,這也應該是地質法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們擔心台北盆地有許多具有土壤液化潛勢的地方,卻因為忽視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土地價格又如此昂貴,業者總希望利用工程手法,把潛在的災害消去,以增加土地的價值。
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大規模的開發,便是一例。以附近的濱江國中為例,位處基隆河的沖積河道旁上,基礎的淤泥便超過十五公尺厚,如果基礎、設計、施工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未來受到一定震度的地震搖晃後,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非常高。那又該如何處理呢?旁邊的豪宅呢?基隆河舊河道的淤泥分布範圍、厚度與深度究竟如何,是否應該先瞭解?應如何公告呢?
其次土壤液化的潛勢區,並不是一小區而已,必須知道過去地形演變的過程。因此如果沒有非常精細的調查,不同的土壤顆粒組成與堆疊方式、厚度與含水量都可能造成不同的液化程度,加重於其上的建物大小、重量與分布,更容易產生不同的結果。但精細的調查,又代表著經費與人力及時間的需求。因此公告後,如果在被認定的安全區開發,又引發土壤液化的問題時,便非常容易引起國家賠償的問題。
過去的建築法規、技術並沒有非常嚴格執行,加上老舊的建物,當日後遇到大地震,便會凸顯這樣的困擾。
筆者認為未來在所有建物無法一一拆除檢查的狀況下,一種社會集體保險制度的設計,便非常重要。畢竟政府財務有限,面對天災威脅,如何調適需要大家更有智慧的面對。未來如何透過都市更新,減少因為基礎、設計、施工問題的影響,是更需要亡羊補牢的地方。
地質界常提到台北盆地內含較多泥質的松山層,其分布、深度、厚度與可能的影響範圍,其實是要先釐清的,也才能有所因應。否則類似社子島的開發計畫,都可能因為土壤液化的問題,讓數百億的開發案,毀於一旦。這是令人擔心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7 01:48 聯合報 林俊全/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看到政府要公告土壤液化潛勢區,真的又要捏一把冷汗了,又要擔心政府公信力受到損傷或被挑戰。
依照地質法,政府就有責任公告地質敏感區。但過去公告的地質敏感區,其實是七折八扣的地質敏感區。政府只能非常保守的把曾發生過災害的地方公告為地質敏感區。範圍多畫了,徒然引起民怨,甚至地方政府也不埋單。其實是因為不容易研判與確認敏感區的區位、規模與影響範圍,何況還有人謀不臧的問題。這次台南地震當頭,政府願意公告敏感區,鼓掌肯定之餘,卻不免擔心會引起許多爭議。
一個房舍、建物、社區要安全,需要具備四種條件:基礎要好、邊坡要處理好、設計要符合法規、施工不能偷工減料。因此也不是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就表示房舍不安全。許多房舍經過九二一大地震,仍然完好,就是一例。這次的台南地震,就同時震出了基礎、設計、施工的問題。
各個建物的地質基礎究竟如何,是否具有土壤液化潛勢,固然可以從鑽探資料瞭解一部分特性。但施工時,是否能因應這樣的地質資料施工,尊重工程地質技師的建議,才是重點,這也應該是地質法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們擔心台北盆地有許多具有土壤液化潛勢的地方,卻因為忽視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土地價格又如此昂貴,業者總希望利用工程手法,把潛在的災害消去,以增加土地的價值。
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大規模的開發,便是一例。以附近的濱江國中為例,位處基隆河的沖積河道旁上,基礎的淤泥便超過十五公尺厚,如果基礎、設計、施工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未來受到一定震度的地震搖晃後,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非常高。那又該如何處理呢?旁邊的豪宅呢?基隆河舊河道的淤泥分布範圍、厚度與深度究竟如何,是否應該先瞭解?應如何公告呢?
其次土壤液化的潛勢區,並不是一小區而已,必須知道過去地形演變的過程。因此如果沒有非常精細的調查,不同的土壤顆粒組成與堆疊方式、厚度與含水量都可能造成不同的液化程度,加重於其上的建物大小、重量與分布,更容易產生不同的結果。但精細的調查,又代表著經費與人力及時間的需求。因此公告後,如果在被認定的安全區開發,又引發土壤液化的問題時,便非常容易引起國家賠償的問題。
過去的建築法規、技術並沒有非常嚴格執行,加上老舊的建物,當日後遇到大地震,便會凸顯這樣的困擾。
筆者認為未來在所有建物無法一一拆除檢查的狀況下,一種社會集體保險制度的設計,便非常重要。畢竟政府財務有限,面對天災威脅,如何調適需要大家更有智慧的面對。未來如何透過都市更新,減少因為基礎、設計、施工問題的影響,是更需要亡羊補牢的地方。
地質界常提到台北盆地內含較多泥質的松山層,其分布、深度、厚度與可能的影響範圍,其實是要先釐清的,也才能有所因應。否則類似社子島的開發計畫,都可能因為土壤液化的問題,讓數百億的開發案,毀於一旦。這是令人擔心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