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朝鮮舞劍,引發中美猜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5 01: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朝鮮半島最近情勢日趨緊張,在北韓核試爆及發射長程導彈的威嚇下,南韓則宣布關閉與北韓共同開發的「開城工業區」以為反制。對於朝鮮的窮兵黷武,國際社會顯然尚無計可施;而北韓的邊緣外交則成功引發中美之間的猜忌,造成分化效果。

朝鮮金氏王朝祖孫三代外交政策目標一致,首重發展核武與火箭,確保政權的生存;其次是屢屢提高威脅,以邊緣外交來迫使美國簽訂和約;前者不斷進展,後者時而成功時而失敗。歐巴馬政府採取「戰略忍耐」,不願意受脅迫,轉向周邊國家團結施壓;而中國大陸願意對朝鮮施加多大壓力,則是這個策略成敗關鍵。

其中的矛盾是,北韓自認已是擁核國,核武是不能交涉的;而美國則認為,北韓與伊朗並無不同,只要有足夠壓力,可迫使平壤棄核。中國大陸力主半島無核化,但也認知到北韓不可能棄核,朝鮮半島已經進入負面循環,施加更多的壓力,只會使朝鮮更形激進。

美國官員告訴紐約時報說,二○一三年秋,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爆後,習近平警告歐巴馬「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意即:像朝鮮這樣一無所有的國家,對抗中國和美國時可以不計後果。

這次試爆,北韓就沒有事先通知北京,而「六方會談」的中國代表武大偉隨後特地訪問平壤溝通,朝鮮卻在他抵達的當天,宣布要發射衛星(外界認定為彈道飛彈試射)。短短一個月內,中國被朝鮮兩次打臉。

中國更擔心一旦制裁不成,讓朝鮮成為敵對國家,美國可以躲得遠遠的,但北京就在北韓飛彈射程之內,後患無窮。而如果制裁有效,會令其政權解體,效果適得其反。

但美國力促北京領導人對朝鮮進行更嚴厲的制裁。副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前夕在首爾提出警告:如果北京再不遏制朝鮮核野心,美國及其盟友將可能以北京不喜歡的方式加強對朝鮮的制裁和防禦措施。此話的雙重含義是:其一,如果你不施壓,我們就要自己來了。南韓就率先宣布開城工業園區停工,這可減少北韓每年一億美元外匯收入。

其二,聯合國安理會也正在討論,是否授權對朝鮮採取「強硬而全面」的制裁。美國警告,如果中國大陸投下否決票,使安理會無法通過決議,美國將聯合日韓,繞過聯合國,實施對朝鮮新的「二級制裁」,即制裁與朝鮮有貿易往來的協力廠商國家。一旦真正實施,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中國大陸。從最近制裁伊朗的成功,美國自信對北韓制裁策略一樣會成功。

北京方面,既惱於平壤的核冒進,又不願坐視朝鮮崩解,更擔心美國手段損及自身利益。因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明,安理會可通過新決議,讓北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必要代價。但有別於美韓的用心,王毅強調,制裁並非目的,真正目標是將半島核問題最終拉回到談判解決的軌道。

除了制裁之外,美日韓也將採取「新的防禦措施」,即三國共同的飛彈防禦系統。韓國總統朴槿惠上月發表對國民談話時,正式表示韓國將研究引進美式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即薩德系統)。韓國部署薩德,與美軍的亞太導彈防禦體系整合,將大大增加對北韓、以及對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長程導彈的防禦力。換句話說,將對中俄的戰略核威懾構成嚴重威脅。

更值得注意的是,朴槿惠還分別與歐巴馬、安倍晉三通話,三國就新制裁與部署薩德達成協議,韓國結束這三年來的同盟漂流,與美日之間的安保合作重新確立。對中國大陸來說,過去拉攏韓國的努力,一夕被抵銷掉了。

純就外交手段來說,平壤不僅成功地挑撥中美兩個超級大國關係,同時也將中韓越來越趨近的關係重新拉開。但窮兵黷武,人民付出代價,國家益形孤立,區域和平更受衝擊,實非理性國家的正確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