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雙駕駛防疲勞 強化遊覽車管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2-15 00:40聯合報 張邱驊/台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台北市)


周一晚間國道遊覽車意外事件,創下史上最多的傷亡紀錄。去年七月記憶猶新國道二號傷亡廿六人,此次車禍竟高達卅三人,同樣都是遊覽車,先後發生於國道,又不約而同與旅行業者連結,國內路政管理學到教訓了嗎?
首先,以安全風險觀念而言,起士理論是指經由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災難的發生,而形成錯誤的原因者眾,管理部分難辭其咎。原因林林種種,初步研判遊覽車管理螺絲鬆了,不論是車輛管理或是疲勞駕駛,均為本次案件之主因;然其他,如高速公路路型設計、旅行社管理,甚至是公路警察的違規取締,其實都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但往往都在事發後,疏於持續的檢視與執行,再次釀成大禍。

其次為問題所在的疲勞問題,以筆者近期出國旅遊,搭乘日本夜間長程巴士之案例,似可給予我國借鏡。該航程屬長程航班,由大阪前往福岡旅遊巴士,每二至三個小時即會於休息站休憩廿分鐘。考量疲勞駕駛,車上備有兩個司機,每次休息即會交換駕駛,同時一起下車以手電筒輔助,交叉檢查所有的輪胎,並於輪胎後方加放輪檔,確保旅客以及行車安全無虞,其安全意識之高,值得我國遊覽車業仿效。

國內已不容再發生任何意外事件,光就國道二號火燒車事件,撇除兩岸政治性因素之影響,去年五六月陸客來台原僅衰退約百分之十至十五,事件發生後,八月起即衰退三成以上,十月後更高達四成。台商朋友耳聞,所有來台旅遊之宣傳,均蒙上來台旅遊不安全之形象,兩岸觀光推動大幅受阻,相信其他國家亦有類似隱性之問題,我們不得不審慎因應,重新檢視觀光安全品質。

至於「疲勞駕駛」議題,不妨仿效一向標榜事故率最低的運具—航空公司的作法,設定疲勞管理之措施,規定行車上限時數,仿效航空或其他先進國家之作法,增加輔助駕駛員,採交替駕駛之模式,降低危安之可能性。

道路交通安全宣導與管理,除以往強調開車不喝酒、騎車戴安全帽、重車(砂石車)管理外,似有必要針對國內僅萬餘輛的遊覽車強化(包含車齡、車況以及駕駛行為),改以輔助設備智慧化管理。另國道已有完善且設備良好的服務區,宜同時強化高速公路路型以及路面之管理,國道經常性事故路段更須採列管方式,找出問題進行改善。

觀光發展不容有任何安全疑慮,現在非檢討人事或是推諉責任的時候,反該痛定思痛,找到源頭,徹底改善的契機。

國道﹒高速公路﹒警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