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全球風險瀰漫 台灣須有避險準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5 01: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農曆年假期間,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場劇烈震盪,美、歐、亞股市跌幅都不輕,日股更連番重挫,累計跌幅逾13%,災情慘重;日圓兌美元匯率則飆升至16個月高點,直逼110日圓兌1美元;國際油價跌破每桶27美元價位,創近13年來新低。國際市場再現動盪,凸顯出全球金融及經濟風險持續升高,對台灣的可能衝擊不容低估,如何強化各項因應準備,是刻不容緩的政策課題。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人形容全球金融市場是黑天鵝滿天飛,各種出乎預料的變數層出不窮,也導致市場動盪不安。今年以來,各種問題似變本加厲,對投資人信心衝擊愈來愈大,危機倒數計時的市場氛圍正逐漸瀰漫各地;從很多方面可以嗅出爆發金融及經濟危機的風險正逐漸上升。
首先,支撐全球經濟復甦的力道正迅速減弱,今年1月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相繼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從去年預估的3.4%及3.8%下修至3%及3.5%,下修達0.4及0.3個百分點;世銀及IMF釋出的重要訊息是全球經濟出現反轉現象。事實上,近兩年經濟頗見起色的美、歐、日本三大先進經濟體,均出現成長減緩甚至停滯問題。原本估計去(2015)年美國經濟將強勁成長3.6%,但聯準會(Fed)主席葉倫上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指出,去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初估值僅1.75%,遠低於預期。而歐洲及日本經濟原受惠於油價下跌、超寬鬆貨幣政策及匯率貶值等有利因素,但近來也都出現反轉,尤其日圓受避險因素等影響對美元大幅升值,進而導致日股重挫,已嚴重威脅行之數年的「安倍經濟學」成效。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則面臨歷來罕見的危機。在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中,新興市場原本被寄予厚望,但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退場及升息,導致資金從新興市場國家大幅撤出,也暴露出其經濟的脆弱性。據世界銀行年初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20個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半數以上國家去年股市跌幅超過20%;商品出口國包括巴西、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南非等更遭受貨幣大幅貶值的衝擊。
再者,國際油價不斷滑落對石油進口國固然是利多因素,但對依賴油元收入的中東及若干新興市場國家無疑是經濟災難,很多建立在油元收入的主權基金在全球拋售資產,亦增添金融市場動盪。而油價暴跌對美國經濟及美股的衝擊也日漸升高,成為引爆危機的另一個不確定因子。
更須注意的是,當前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是中國大陸經濟走緩及人民幣貶值。從去年8月迄今,人民幣遽貶及大陸股災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多次動盪,雖然美國及世銀、IMF等國際組織認為大陸經濟出現「硬著陸」的機率不高,但大陸面臨成長持續下滑,出口停滯,產能過剩,資金不斷外流等嚴重困難,人民幣貶值壓力愈來愈大,不排除可能醞釀一場巨大的金融及經濟風暴。
台灣經濟迄今已在危險邊緣,去年出口連11黑,出口額年減10.6%,經濟成長率僅0.85%,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股市全年跌幅15%。今年出口及經濟成長仍不樂觀,開年來股市更是跌幅深重,迄今仍賴國安基金撐盤。在這樣的嚴峻情勢下,台灣很難禁受得起新一波全球金融及經濟震盪的衝擊。
是以,面對全球經濟風險不斷升高,台灣必須做好避險的因應準備,坦白講,國安基金為股市護盤是治標不治本,難以持久;現在需要的是穩定整體金融及經濟的有效對策。我們再次呼籲,張內閣應盡速成立跨越黨派的因應內外危機的決策機制,馬總統和總統當選人蔡主席亦應拋開政治爭議,攜手合作,共商大計,以安定民心,穩定大局,讓台灣經濟在風雨中能屹立不搖,安渡難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5 01: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農曆年假期間,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場劇烈震盪,美、歐、亞股市跌幅都不輕,日股更連番重挫,累計跌幅逾13%,災情慘重;日圓兌美元匯率則飆升至16個月高點,直逼110日圓兌1美元;國際油價跌破每桶27美元價位,創近13年來新低。國際市場再現動盪,凸顯出全球金融及經濟風險持續升高,對台灣的可能衝擊不容低估,如何強化各項因應準備,是刻不容緩的政策課題。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人形容全球金融市場是黑天鵝滿天飛,各種出乎預料的變數層出不窮,也導致市場動盪不安。今年以來,各種問題似變本加厲,對投資人信心衝擊愈來愈大,危機倒數計時的市場氛圍正逐漸瀰漫各地;從很多方面可以嗅出爆發金融及經濟危機的風險正逐漸上升。
首先,支撐全球經濟復甦的力道正迅速減弱,今年1月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相繼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從去年預估的3.4%及3.8%下修至3%及3.5%,下修達0.4及0.3個百分點;世銀及IMF釋出的重要訊息是全球經濟出現反轉現象。事實上,近兩年經濟頗見起色的美、歐、日本三大先進經濟體,均出現成長減緩甚至停滯問題。原本估計去(2015)年美國經濟將強勁成長3.6%,但聯準會(Fed)主席葉倫上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指出,去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初估值僅1.75%,遠低於預期。而歐洲及日本經濟原受惠於油價下跌、超寬鬆貨幣政策及匯率貶值等有利因素,但近來也都出現反轉,尤其日圓受避險因素等影響對美元大幅升值,進而導致日股重挫,已嚴重威脅行之數年的「安倍經濟學」成效。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則面臨歷來罕見的危機。在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中,新興市場原本被寄予厚望,但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退場及升息,導致資金從新興市場國家大幅撤出,也暴露出其經濟的脆弱性。據世界銀行年初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20個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半數以上國家去年股市跌幅超過20%;商品出口國包括巴西、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南非等更遭受貨幣大幅貶值的衝擊。
再者,國際油價不斷滑落對石油進口國固然是利多因素,但對依賴油元收入的中東及若干新興市場國家無疑是經濟災難,很多建立在油元收入的主權基金在全球拋售資產,亦增添金融市場動盪。而油價暴跌對美國經濟及美股的衝擊也日漸升高,成為引爆危機的另一個不確定因子。
更須注意的是,當前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是中國大陸經濟走緩及人民幣貶值。從去年8月迄今,人民幣遽貶及大陸股災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多次動盪,雖然美國及世銀、IMF等國際組織認為大陸經濟出現「硬著陸」的機率不高,但大陸面臨成長持續下滑,出口停滯,產能過剩,資金不斷外流等嚴重困難,人民幣貶值壓力愈來愈大,不排除可能醞釀一場巨大的金融及經濟風暴。
台灣經濟迄今已在危險邊緣,去年出口連11黑,出口額年減10.6%,經濟成長率僅0.85%,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股市全年跌幅15%。今年出口及經濟成長仍不樂觀,開年來股市更是跌幅深重,迄今仍賴國安基金撐盤。在這樣的嚴峻情勢下,台灣很難禁受得起新一波全球金融及經濟震盪的衝擊。
是以,面對全球經濟風險不斷升高,台灣必須做好避險的因應準備,坦白講,國安基金為股市護盤是治標不治本,難以持久;現在需要的是穩定整體金融及經濟的有效對策。我們再次呼籲,張內閣應盡速成立跨越黨派的因應內外危機的決策機制,馬總統和總統當選人蔡主席亦應拋開政治爭議,攜手合作,共商大計,以安定民心,穩定大局,讓台灣經濟在風雨中能屹立不搖,安渡難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