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服務業數位化 4趨勢淘金

2015-09-27 02:42:53

經濟日報 戴志言 運用資訊技術發展創新服務已成為各國服務業數位化政策的方向,若以服務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新舊程度與服務科技本身的成熟度區分,大致上可以將科技服務類型區分為四大類型,分別是:服務特色化、服務協同化、服務個人化、服務科學化。 其中服務特色化是以資訊技術服務既有服務產業,加速服務流程與效率。此種模式主要是原有服務業者導入技術成熟度高的科技項目,將服務模式由傳統的人員直接服務型態,轉型到以科技為輔助的服務模式,不但解決傳統服務業人力需求龐大的問題,同時也經由新科技的導入,結合原有品牌、行銷通路優勢,發展出更專業與精緻的服務模式,吸引原有客戶增加重複消費機會。 服務協同化是以創新科技整合原有分散的服務活動,解決消費原有的服務缺口。

此種模式運作在於利用科技平台串連原本屬於服務價值網路內分散的服務供應商,使消費者得以在服務平台上獲得更好的體驗應用。 以電動車技術而言,車輛技術與服務平台技術相對屬於新興科技項目,透過整合電動車輛資訊、使用者駕駛資訊、電能補充系統資訊等資訊來源,電動車服務可以發展出各類型的創新服務, 服務個人化是透過社群工具技術,以分享個人多餘的經濟資源、服務交換等新型態服務。
最常見的服務個人化科技,是網路拍賣平台與相關的支付、賣家評價技術,因為透過集合式平台的資訊交換與買賣雙方的信用評比機制,讓個人服務可以在網路技術平台之下達成更有效率的媒合,同時也發展新的商機。 服務科學化是整合巨量資料、雲端服務等新興技術,提供新市場用戶的服務模式,將消費者行為予以量化分析歸納之後,創造出新的服務應用,例如NetFlix公司切入線上影音播放市場,並由數據分析各種消費者線上收視行為與偏好,改變原有電視影集播送模式,並創造出新的服務模式,達到更個人化的服務。 這些類型本身都是屬於不同的科技應用服務生態系統,系統內的演化主導企業與技術,各有獨特的價值主張與服務應用。由新型態科技服務的類型而言,台灣廠商擅長運用科技發展出特色化服務,希望透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使消費者的服務過程、服務品質與體驗獲得更好評價。
對運用服務科技滿足新市場需求,或是在既有服務需求採行新興科技發展出創新平台的能力而言,台灣服務業需要更多的政策資源投入。
新型態科技服務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正面價值,但是新型態科技服務發展,對於既有服務廠商容易產生排擠與衝突,如何調和新型態科技服務產生產業結構重整與變遷,應是未來鼓勵民間發展新科技服務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唯有產業發展可身具備持續性的機會與結構,新型態科技服務才能逐漸走向常民使用服務。(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服務科技組副研究員) 商發院簡介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於民國96年12月成立,致力於服務業環境、行銷與消費、經營模式、人才發展、國際化與科技應用相關研究,擘劃服務產業政策,為國內唯一提供服務業全面解決方案之資源整合平台。

陸電商巨人 跨實體通路拚創新

2015-09-27 02:42:52 經濟日報 林原慶 近一個月以來,中國大陸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電商龍頭紛紛以巨資入股大型實體通路集團,零售產業虛實整合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在全球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下,近年實體通路陷入「集體衰退」式的悲觀情境中,但隨著線上線下由競爭走向融合,零售產業的未來將更具多元創新商機。 今年8月,大陸電商巨頭京東商城斥資人民幣43億元,入股大陸連鎖超市「永輝超市」,持股10%。另一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也在同月與大陸最大實體零售業者蘇寧雲商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將投資約人民幣283億元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占發行後總股本19.99%,成為蘇寧雲商第二大股東;而蘇寧雲商將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 在此之前,美商Walmart在大陸經營電子商務平台「1號店」,並於今年7月進行全資收購,成為大陸最成功的線上超市。而大陸大潤發在2013年底以「飛牛網」跨入電子商務經營,今年3月正式開放為第三方平台商城,成為日用品綜合電商的一匹黑馬。 過去電子商務以輕資產經營做為顛覆傳統零售產業的利器,省去土地店面、外包物流配送,資源高度集中於行銷與品牌經營。但隨著高品質與快速度的最後一哩路(Last Mile)服務成為稀缺資源,掌握消費者體驗的實體網絡布建,亦成為電商業者的關鍵決勝點。 例如全球電商龍頭Amazon將每年龐大盈利持續投入於物流設施建置,更開發商用載貨無人機、倉儲機器人、共享物流平台等,成為全球快遞創新模式的發動機。 136 大陸電商與實體通路戰略合作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大陸電子商務與實體通路的整合趨勢澎湃洶湧,象徵虛實通路業者已經過相互競爭打擊的階段,邁向優勢互補、資源融合的時代。實體通路業者寄望於電子商務平台的龐大流量,以及與消費者貼近的即時反應能力;而電子商務業者看重實體通路的供應鏈掌控經驗、綿密物流網絡配送能力,以及廣大店點長期積累的商圈經營能量。 在全球零售通路虛實合作、強強結盟的趨勢下,運用智慧聯網,整合商流、物流、金流與資訊流,提供第三方營運服務多元業務,正成為全球零售、物流、電商產業高值化發展的未來方向。 台灣地狹人稠特性,都會化程度與零售通路密集度皆遠高於全球平均,多年以來形成通路飽和競賽,影響既有實體通路業者布局電子商務之意願。 我國規模前20大電子商務業者中,僅GoHappy、7net、燦坤快3及大買家網路量販店等四家業者可稱為實體通路業者轉進線上經營,而我國電商業者跨足實體通路布建的案例更如鳳毛麟角。當線下體驗線上消費、便捷行動支付、個人化精準行銷等多元消費服務成為各國零售通路標準配備時,業態間緊密合作將成為我國零售產業再次躍升的關鍵所在。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創模所流通產業組長)



物流革命 決戰最後1哩
2015-09-27 02:42:51 經濟日報 丁凡
在密集的城市化進程推進下,小型雙薪家庭比例快速攀升,緊湊忙碌的生活型態,大幅壓縮都會區民眾的採購時間,因此無論是強調快速送達的宅配到家服務,或是主打安全彈性的自助取貨服務,都受到愈來愈多城市消費者青睞。

根據美國Deloitte調查結果顯示,平價、便利、多元的零售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已超越價格因素,一躍成為消費者決定購物途徑最重要的關鍵所在。

在此情境下,不僅電商、零售與物流企業積極強化旗下末端配送網絡的覆蓋能量,市場甚至出現特別針對這項需求而成立的新創公司,例如美國的Instacart、Deliv、UberR SH,英國的Doddle 與CollectPlus等。

透過全球各地指標性企業的積極投入,可以清楚看出在創新商業模式、新銳技術與設備投入的帶動下,多元化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已陸續問世,並獲得廣泛實踐,可望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利與愉悅的購物體驗。

為強化客戶黏著度,日本大型購物網站樂天積極推出多元化的配達解決方案,除一般的宅配服務外,還包括以儲物櫃型態為主的「樂天BOX」,以及與日本郵政合作推出的「Hako Post」,並結合當地第三大超商業者Lawson,推出到店取貨服務。

除此之外,更特別的是,為達到快速送達以即時滿足客戶需求的目標,樂天首創以手機app搭配行動倉儲車的作法,在東京指定地區推出24小時經營、最快20分鐘送達的「! (Rakubin)」快速配達服務。消費者透過Rakubin app下單後,訊息將傳遞至距離消費者指定交貨點最近的行動貨品倉儲車,藉此實現都會地區快速送達的目標。

向來投入物流服務不遺餘力的美國電商巨擘Amazon,除提供消費者同日送達與自助取貨服務外,更進一步於2014年底在紐約推出「Amazon Prime Now」一小時快速送達服務,並於2015年將這項創新服務陸續拓展至邁阿密、達拉斯、巴爾的摩、西雅圖、波特蘭以及英國的倫敦與伯明罕等地。

Amazon Prime Now採取在城市中建立小型發貨中心,再透過與當地配送公司合作或外包物流服務的方式進行配送。為在交通密集的城市地區做到一小時送達,Amazon突破傳統以貨卡做為單一配送載具的作法,率先導入多元交通工具的概念,Prime Now配送人員會因時因地制宜,運用步行、腳踏車、計程車甚至是地鐵等各項交通工具進行配送。

此外,市場也傳出Amazon正考慮建置車道自助取貨點,讓消費者可以在通勤路上取得在Amazon網站上購買的商品。

英國是歐洲電商市場規模最大且滲透率最高的國家,2015年英國網購滲透率可望達到13%,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偏好透過實體門市、郵局、車站或儲物櫃取貨自提方案。

成立於2014年的英國Doddle,就是看上這項龐大的市場需求,該公司在英國37個主要火車站與交通樞紐設立據點,為電商、零售及快遞公司提供快速寄件、取件與退貨服務,消費者可選擇將網上購買的商品配送至Doddle門市後再前往取貨。Doddle也進一步於2015年初宣布將服務網絡擴大至國際快遞服務。

整體而言,多元化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即在於,由零售商或第三方物流企業代替消費者,將後者花費在往返於商場、住家與公司間零碎且隨機的時間與資源重新整合排列後,配合技術與設備導入,予以效率化的實踐,藉由快速、多元且高品質的物流服務,打造出封閉的消費迴圈,盡量將消費者留在企業自建的平台。

將高品質物流宅配服務做為工具,為核心的商品銷售服務創造附加價值,並進一步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優勢,已成為全球電商與實體零售企業共同的策略理念。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一股不分企業規模、不分商品型態、甚至不分地理界線的「受取革命」風潮,正在全球展開。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

陸手機崛起 台廠感測器出貨衝
2015-09-27 02:42:51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謝佳雯/台北報導
智慧手機感測器(Sensor)隨大陸智慧手機興起,市占率快速提升,將帶動台系相關IC設計廠聯發科、聯詠及矽創等出貨,蘋果與三星陣營的感測器出貨則會逐年衰退。

市調機構IHS表示,智慧手機用感測器兩大買家是蘋果與三星,2014年蘋果占有全球近半(47%)市占率,最著名的是其指紋辨識感測器,預期蘋果市占率2019年時將降至34%。第二大採購商三星,也將由2014年的23%降至2019年的15%。

至於大陸智慧手機感測器市占率,將由2014年的20%提升到2019年的38%,主要是小米及華為等品牌智慧手機逐步崛起,市占率上升,帶動感應器產品出貨上揚。由於大陸智慧機品牌多採購台系IC廠感測器,有助台系感測器出貨量上升。

IHS說,蘋果在智慧手機感應器市占率的衰退,主要是蘋果智慧機出貨雖增長,但非蘋增長速度比較快。三星的衰退,不僅因為整體智慧機成長,且三星本身智慧手機出貨量也在衰退。

經部號召 電子大廠攻感測器
2015-09-27 02:42:49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可偵測溫度、壓力、高度等數值的感測器(Sensor),是國內電子業較少布局的一環,不過在經濟部政策引導下,包括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瑞昱、聯詠等半導體大廠均有意投入,計劃在明年底前開發出國內首顆工業等級的感測器。

在智慧型手機帶動下,微機電系統(MEMS)與感測器占智慧型手機物料清單(BOM)成本比重愈來愈高,但過去一直以意法(ST)、博世(Bosch)等歐、美、日大廠為主要供應商,台廠僅原相、矽創等小廠在影像感測、光感測等特定領域有所布局。

138
政府與產業界投入研發感測器(Sensor)概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不過,感測器除了可以應用在台廠擅長的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外,未來在工業4.0時代亦有需求,因此經濟部號召台廠加入供應鏈布局行列,初步包括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瑞昱、聯詠等均已表達投入研發的意願,代工廠台積電、聯電則提供製程協助。

雖然工業用感測器市場需求量不若手機等消費性產品,但價值相對高,且在開發工業用感測器時,亦可同時延伸至消費性電子,成為吸引台廠投入的主因之一。

由於感測器應用範圍相當廣,包括溫度、壓力、光線、動作等,應用各有不同,因此有意投入的聯發科、瑞昱、聯詠等國內IC設計前三大廠商,目標是計劃在明年底前開發出首顆感測器產品。

因政府方面擬在四年內投入超過50億元與中研院、資策會、精機中心等財團法人單位,合力突破感測器所需相關技術研發,包括開發晶片、資訊系統和應用系統等,若再加計企業力量,未來國內投資感測器領域應可超過百億元。

以聯發科來說,除了本身已擁有中央處理器(CPU)、連網晶片等產品外,近期又併購驅動晶片廠和電源管理晶片廠,就未來手機、電腦、家電等串連而成的物聯網(Iot)與智慧家庭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確實僅缺感測器,成為無法缺席的一塊市場。

閱讀祕書/感測器

感測器(Sensor)是專門感應事物變化、並將變化轉為數值的接收器,如同電子產品的眼睛、鼻子、皮膚、甚至四肢等,可以感應到光線、動作、溫度等。

最典型的例子,是任天堂遊戲機Wii的搖桿內加了加速度感測器,讓Wii可以透過搖桿的傾斜情況做回應;許多智慧型手機內同樣配置各有不同感測器,光是偵測到手機舉起、放至耳朵的動作,即可自動切換到通話模式。

2012年時,因為智慧型手機市場急速成長,由德國博世等歐廠為主要供應商的重力加速度感測器(G-sensor)即傳出大缺貨,進而影響整體手機供應鏈供貨情況,讓政府與國內廠商開始正視感測器的重要性。

(謝佳雯)

長青App 堅持三點不漏
2015-09-27 14:40:47 聯合晚報 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140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劉佳苹表示,App平均壽命僅二、三季,要成為長青App,需強化行動裝置特性、實用及重視用戶回饋。 劉佳苹/提供
分享開發App門檻低,產品一上架即可接觸到全球用戶,許多團隊或個人工作室都希望藉著App開啟全世界的市場。對此,資策會電子商務組產業分析師劉佳苹分析,App平均壽命僅二、三季,要成為長青App,需掌握三大要點:強化行動裝置特性、實用及重視用戶回饋。
劉佳苹指出,現在網路上有許多資源,讓App的開發門檻變低,但一個成功的App必須注意設計及簡化界面,若只想直「複製」,可能會遭到挫敗。劉佳苹說,,開發App不難,但要永續經營卻很難;一般App壽命僅6~9個月,不管上架時多受歡迎,App都可能不到一年就乏人問津。

根據App Annie統計,若以國家別來看,2015年第2季iOS App Store下載量前四大個國家分別為:中國大陸、美國、日本與英國。以營收排行來看,也是這四國家的使用者花最多錢在App上。在Google Play的部分,下載量以美國、巴西、印度與俄羅斯最多;營收部分,台灣擠上第四名,僅次於日本、美國、南韓。

以App類別來看,不管在iOS或Google Play商店的下載量、營收排行,目前都由遊戲類App稱霸市場,其中娛樂類App營收排名都較第1季上升一名。

以拼貼趣(PicCollage)為案來看,劉佳苹說,台灣的用戶喜歡嘗鮮,拼貼趣由國外紅回台灣,App本身的功能性與流暢度都高,與其他類似的App相比,用戶不需採用固定模板,設計編輯的彈性高,都是能留住用戶的重要因素。

劉佳苹分析,觀察目前市面上最長壽與受歡迎的App,像Line、臉書、Instagram等,都有社群的特性在其中,拼貼趣也抓住了這項特點,用戶的作品不但能發布到臉書、Instagram,拼貼趣自己也有帳戶與社群,可加強使用者粘著度。

劉佳苹進一步分析,App的點子很容易被競爭者模仿,因此團隊要維持領先,一定要有技術核心,像在通訊軟體,通話品質的穩定度就是最重要的技術核心;而地圖APP,則以圖資完整度、精確度一分高下。

劉佳苹歸類長青App通常具有三大特點:一、一定要能強化行動裝置的特性,讓可攜性與便利性發揚光大;二、要非常重視用戶的實用性,像來電過濾、地圖、拍照等App就是常勝軍;三、絕不能忽略用戶回饋,唯有不斷優化,根據用戶的反饋改版與調整,才能吸引更多活躍用戶。

劉佳苹引述eMarketer統計數據指出,2014年手機與平板電腦在全球出貨量為26.7億台,預估到了2018年光是手機出貨量就有27.3億台,平板出貨量則有14.3億台,顯示App產業未來成長空間仍可期。
139
2015年第2季全球兩大行動應用商店下載暨營收Top 5(以國家區分)。資料來源:App Annie,MIC整理

「拼貼趣」不斷優化 激盪火花
2015-09-27 14:40:47 聯合晚報 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拼貼趣所以能呈現多樣風貌,快速抓住全球用戶的心,四位創辦人同中存異的背景功不可沒,從執行長樊立勳(John)、技術長詹浩明(Jaime)、事業開發及產品總監陳慶梅(Ching-Mei)到藝術總監張同亨(Joanne),各自帶著絕學組成團隊,在因緣際會下決定回到台灣生根,催生台灣第一個全球用戶下載量上億的App。

這支創辦團隊都有一身好功夫,樊立勳與詹浩明在史丹佛大學念書時期就是同學,兩人取得電機博士學位後皆曾任職於現屬高通的Flarion,工作一段時間後,兩人興起自行創業的念頭,乃於2009年在矽谷創立公司;不久後,兩人遇見曾任職於五角大廈、並自康乃爾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陳慶梅,以及曾服務於保德信及飛利浦、擁有英國赫福郡大學平面設計碩士學位的張同亨,四個人有志一同,不但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更將團隊拉回台灣生根。

走進拼貼趣台北的辦公室,馬上就能感染活潑、繽紛的氣息──大片透明玻璃隔間,讓辦公室看起來寬廣、明亮,玻璃上還有各式塗鴉。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下,難怪能做出如拼貼趣一樣充滿活力的App。

回想拼貼趣的誕生,樊立勳表示,App的原型其實是技術長詹浩明,在一趟從台灣飛舊金山的航程中設計出來的。詹且在短時間內將兩人的構想寫成App,沒想到點子受到投資人的青睞,獲得資源,才得以進一步發展。

而在成品放上App商店後,由於在各地大受歡迎,團隊順勢集中火力,不斷優化產品,終讓拼貼趣的版圖持續擴張,其間又多吸納了兩位女性創辦人。

「只要是團隊,就難免有意見不合。」樊立勳說,四位受西方教育的台灣人,在背景上有許多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公司從兩個人到現在的15個人,成員在每個階段都不斷調整角色與業務。樊立勳打趣地說:「吵架就是交換資訊。」他透露,有時候雖然無法認同別人的觀點,但在爭論中接受另一個面向的資訊,對未來的判斷與決策,其實是有益的。

由於拼貼文化以美國最盛,因此拼貼趣有超過四成用戶來自美國;其次則為英國和日本。當初團隊本來大可選擇持續待在美國做大,但因青睞台灣的環境與對鄉土的感情,才選擇回台設立辦公室。

樊立勳說,台灣在亞洲是個特別的地方:一來台灣最大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因此有很多相關人才,且人才較有團隊精神;二來,台灣的安全性、生活品質與交通都有一定水準;此外,台灣有成熟的咖啡文化,有利創新。

樊立勳表示,台灣有文化,又有技術,是很適合醞釀新創團隊的地方;台灣團隊跟矽谷團隊一樣,是想要做很酷的東西給大家用,這是台灣跟其他亞洲地區不同之處,也是驅使拼貼趣回到台灣的理由。

拼貼趣App 拼出億級台灣奇蹟
2015-09-27 14:40:41 聯合晚報 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141
「拼貼趣」研發團隊讓全球用戶打破文化隔閡,分享彼此的精采生活,躋身臉書Messenger合作夥伴。 拼貼趣/提供
分享
142

拼貼趣以西方流行的拼貼本為創意來源,讓用戶以最直覺、流暢的方式拼貼照片。 拼貼趣/提供
分享4人創業、15人團隊,靠著精耕內容與用戶互動,「拼貼趣」App每月活躍用戶數達1800萬,本月在iOS及Android兩大平台,更創下全球下載破億次的佳績,成為台灣首例……
由台灣Cardinal Blue團隊研發的照片拼貼App「拼貼趣」(PicCollage),本月在iOS及Android兩個平台,創下累計下載破1億次的好成績!

一直名列前10大拼貼軟體

拼貼趣靠著豐富的App內容與了解用戶需求,每月活躍用戶數(MAU)達1800萬。由於堅信圖片就是最好的溝通語言,拼貼趣讓全球用戶打破文化隔閡,分享彼此的精采生活,在美國尤受歡迎,推出以來沒有花任何一毛錢行銷,就靠著用戶口耳相傳,推出後一直名列前10大社群拼貼軟體。

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分享照片成為現代人習以為常的舉動,拼貼趣創辦團隊抓住這股潮流,以西方流行的拼貼本(scrapbook)為創意來源,讓用戶能以最直覺、流暢的方式拼貼照片,並加上能呈現個人風格的模板與貼紙,設計完後分享在臉書或Instagram等社群網站上。

143
拼貼趣以西方流行的拼貼本為創意來源,讓用戶以最直覺、流暢的方式拼貼照片。 拼貼趣/提供
分享列名臉書Messenger合作夥伴
拼貼趣在2011年暑假推出第一個版本,App下載量在2013年2月與9月則分別達1700萬次與4000萬次,拼貼趣的魅力連臉書都注意到,在2015年3月的開發者大會上宣布,Messenger服務將成為開放平台(Messenger Platform),同時揭露40個Messenger合作夥伴,而拼貼趣也是其中一員。

除了有臉書的加持,拼貼趣上也是星光熠熠,包括麥莉(Miley Cyrus)、因「與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成名的Cheryl Burke都有拼貼趣帳號;此外,就連近期來台開唱、大受台灣歌迷歡迎的魔力紅(Maroon 5),也曾在拼貼趣上辦貼圖比賽,創下約4萬則投稿的紀錄,最後的優勝者由魔力紅樂團親自選出,獲得演唱會門票。

專注優化內容與使用者互勳

App產業相當競爭,與拼貼趣相似的App不在少數,甚至有些團隊因看到拼貼趣的成功經驗,明顯抄襲;對此,拼貼趣選擇以專注優化App內容應戰,執行長樊立勳表示:「有些團隊投資很多在影像處理上,但我們投資在人(使用者互動)比較多;我們很在乎使用者及與使用間的互動,希望這是一場很大的party,party for your photo(照片的派對)。」

要辦一場派對,人氣當然要夠旺,為了抓住使用者的心,拼貼趣每周都會找用戶到辦公室訪談,再依據使用者的反應,繼續開發更好的版本。目前在拼貼趣上,不只能編輯照片,更可加上動態貼圖與Youtube影片。此外,拼貼趣也與印製卡片、手機殼的公司合作,用戶在設計完自己的拼貼作品後,只要一個按鈕,就能連到後端印製公司的介面,訂購獨一無二的節慶卡片或手機殼。

多重獲利達到收支平衡

拼貼趣是台灣第一個達成全球下載次數達1億次的App,成績相當亮麗,但樊立勳並不以此為滿足:「我希望以後每個人每天都會打開拼貼趣,不管想要拍照或做什麼,沒事就會打開來看一看。」靠著原生廣告、用戶買貼圖及與印製卡片公司拆帳等營利來源,目前拼貼趣已經達到收支平衡。

144
「拼貼趣」研發團隊讓全球用戶打破文化隔閡,分享彼此的精采生活,躋身臉書Messenger合作夥伴。 拼貼趣/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