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成全球第二流行病
2015-09-28 02:55:59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雲林報導
營養師黃素華建議攝取適量的鈣質能強健骨質。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分析,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在全球是第二大重要流行病,嚴重骨折可能導致死亡。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醫生黃全敬提醒,骨質疏鬆患者好發於女性、老人與停經婦女,雲林地區老年人口多,應提高警覺,預防勝於治療。
一名80多歲的老婦人,長期吃素又缺乏戶外運動,某天在浴室摔跤倒地不起,送醫診斷,發現手部多處複雜粉碎性骨折,經骨質密度檢查,確診婦人是嚴重骨質疏鬆患者。
黃全敬指出,骨鬆是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骨密度T值等於或小於-2.5時,即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黃全敬說,根據衛福部2009年調查,全台50歲以上婦女已超過4分之1都罹患骨鬆;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是女性。據統計去年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人口比例有32%,預估在2025年提升到42%,2050年則高達57%。
根據黃全敬診療經驗,有7、8成民眾不自覺有骨鬆問題,直到骨折到醫院診療才發現。他說,民眾可透過簡單檢測判斷是否骨鬆,例如現在身高比年輕身高矮上3公分、後腦杓與牆間距3公分以上、肋骨下緣與骨盆間距小於2公分以上、年齡減去體重數值大於20,有以上情況就可能罹患骨鬆。
黃全敬指出,骨質疏鬆症患者身體各部位容易出現骨折,一旦發生骨折,第二次骨折發生率高達50%,其中以髖部骨折危險性最高。病患除會活動力喪失,1年內致死率10至20%,死因多為長期臥床引發感染。
他表示,骨質疏鬆病患若骨折,除基本手術處理,術後也需長期照護,有額外醫療支出,也造成家庭生活負擔,建議65歲以上婦女、70歲以上男性,或65歲以下具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適量補充鈣質、多運動 預防骨鬆
2015-09-28 02:55:5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雲林報導
骨質疏鬆症是隱形殺手,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能強健骨質降低症狀的發生。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營養師黃素華指出,非藥物防治骨質疏鬆症的方式,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戒菸、酒,做肌力增強運動與平衡訓練,並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使用防護設施預防發生骨折。
黃素華說,與骨骼相關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磷、鎂、鈉、維生素D、維生素C、錳、鋅與銅等,其中鈣質是預防骨鬆症的重要元素。依據衛服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喝1.5至2杯低脂牛奶,可增加優質蛋白質與鈣質攝取量。
她表示,奶類及奶製品、小魚干、乾蝦仁、豆製品、紫菜、芝麻、莧菜、木耳、金針與綠色蔬菜等,是天然食物中含鈣質較高的食物。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天需攝取1000毫克鈣質,據統計民眾每天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5至600毫克,可視情況詢問醫師補充鈣片。
「攝取過量蛋白質反而使鈣質流失。」黃素華說,例如60公斤體重成人,一天攝取1杯牛奶、3碗飯、4份豆魚肉蛋類,蛋白質攝取量已足夠;每天日曬20分鐘,可活化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魚肝油、肝臟、蛋黃、牛奶、乳酪或深海魚類等,富含高維生素D。
另外應避免重鹹飲食型態、攝取過量的蔬菜,造成鈣質隨著尿液排出或降低鈣質在腸道的吸收率。
黃素華指出,適度運動能減少骨質流失,也能加強體能、維持關節靈活度及平衡感,進而避免發生跌倒造成骨折。
公告版位
- Sep 28 Mon 2015 01:35
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成全球第二流行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