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失落的高三學習 會讓高中教育坍塌
2015-09-28 01:40:1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多個教育團體發起連署,要求學測延後至五、六月舉行,以顧及高中三年完整學習,並要求入學制度朝「考試分發為主,甄選入學為輔」調整;由於台大校長楊泮池等上百名大學教授參與連署,備受矚目。這項呼籲不僅再度掀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爭辯,也掀開高三學習名存實亡的窘境。
目前大學入學制度的設計期程,讓三年制的高中快要變成「二年制」了。學測在高三寒假前後舉行,範圍只包括高一、高二課程;高三生上學期拚學測,下學期忙甄選,高三課往往有名無實。俟甄選放榜,上榜者根本無心於課堂,落榜或不滿意者則轉攻指考,形成「一個教室,兩個世界」的景象。越來越多學生只讀了兩年高中,就準備當大學新鮮人了。
教育部和大考中心、招聯會及各高中研議改善之道。短期方案,是讓大學各校系針對高三下成績太差的錄取生補救教學;中程方案,自民國一○七年起學測國、英加考高三上學期課程;長期改革,則包括學測是否延後到六月,是否和指考「兩試合一」等。最後的結論,應會在一○七年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完成升學制度調整公告,一一○年上路。
這波大考改革的戰火,明顯混雜著現實考量與觀念衝突的拉鋸。
首先,是少子化衝擊下的大學,利用制度優勢或招生策略爭搶學生。目前是「先甄選、後指考」,且甄選生名額逐年提高,有些大學擴大篩檢、甚至藉由面試時間等方式「卡住」學生,許多學生則不願忍受苦讀煎熬及指考風險而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比起固守指考名額的台大,以甄選為主的清大在招生市場上顯得更具優勢,部分科系篩選門檻甚至超越台大。當頂尖大學招生已然如此,其他大學的生存競爭更是激烈。
其次,是社會對聯考制度的眷戀。多元入學制度一直無法排除多錢入學、期程繁複、階級固化、城鄉差距等質疑,因此,恢復聯考之聲也從未止息。這次大考改革連署,雖不否定繁星推薦照顧偏鄉弱勢的初衷,也同意個人申請能提供學生多元能力的表現機會,卻認為升學亂象頻傳就是「類聯考」的分發名額劇減所致,因此回頭主張「考試分發為主,甄選入學為輔」。
大學爭搶學生,具有爭排名、生存壓力的現實考量;家長對聯考的鄉愁,則反映社會對於多元公平與適性選才的觀念衝突。這些現實與觀念矛盾交錯的結果,也犧牲了孩子的多元適性和完整的高中教育。
例如,「甄選派」強調甄選生大學成績較好、休學比率較少,這固是事實;但該問的是,有些甄選生率爾休學,那麼備審資料對該系的認識、面試表現的熱情,難道都是假裝的?此外,學測與甄選程序掏空了高三的學習,又豈是多元適性之本意?又如,「指考派」批評「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阻斷偏鄉翻轉與弱勢翻身的機會,這是事實;但不論指考或甄選,皆是高社經地位學生佔盡優勢,這也是事實。而指考生海填志願,按落點分發,談不上多元適性;如果再唯成績是論,扭曲的就不只是高三的課程,而是整個高中的學習生涯了。
對許多甄選生來說,高三的課堂學習甚至連雞肋都談不上;對許多指考生而言,高三生涯則只剩下補習、複習、模擬考壓縮的片段講義。事實上,高三課程本來就是為了進大學的預備而設計,部分進階內容更提供提前修習大學課程之用。因此,學生棄高三課程如敝屣,卻在上大學後繼續進補習班,或到大學再作補救,根本是本末倒置。
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與探索,當然很理想,但這不應該是放牛吃草,而應納入課程規劃。例如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彈性學習與校訂課程規劃,的確存在這樣的空間。在此之前,站在教育立場,總不能告訴孩子,所謂課綱與課程只是雲端文書罷了。
失落的高三學習,會讓高中教育坍塌。不只高三課程,整個高中三年的完整學習,都不應被掏空。延後學測時間,不使三年制高中壓縮成二年制;甄選與指考比例平衡,以免窄化高中三年完整的多元學習。教育是本質面的樹人工程,甄試分發則是技術面的分流工作,如何避免技術壓倒本質,是改革的核心思維。
公告版位
- Sep 28 Mon 2015 16:32
聯合/失落的高三學習 會讓高中教育坍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