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行請給社會企業有感優貸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9-27 03:49聯合報 張詠晴/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企業社會責任近來已經成為熱門議題,各行各業的公司在財務許可的範圍內,莫不致力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活動,依過去學術研究,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可以累積聲譽資本,有助於財務績效的提升;當企業發生負面事件的新聞報導時,也可因此免於股價的大幅跌落。

從企業社會責任的三個重要面向ESG(E:環境保護;S:社會公益;G:公司治理)來看,我國銀行業做的事情,主要有省水、省電與省紙張(E),捐款救助弱勢團體與照顧員工(S),做好公司治理(G)。

近來銀行也開始重視供應商的企業會責任績效,並呼應金管會政策,以較優惠的條件,貸款給再生能源企業,也就是所謂的「綠色金融」。

除了上述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以外,銀行還可以做更多!

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相較於歐美國家,發展比較緩慢。較為人熟知的社會企業,例如「大誌雜誌」,讓社會弱勢族群藉由販售雜誌獲取報酬,維持生活所需;「多扶接送」協助載送行動不便人士,解決其就醫與旅遊的交通難題。

然而,對於知名度不高的社會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係貸款不易。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很難成立公司甚至持續營運。銀行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本業來協助社會企業,例如:以優惠的條件,貸款給社會企業。

兩個月前,國內已有銀行與台北市政府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共同宣布推出「社會企業優惠融資」專案。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成功申貸的社會企業,都是成立數年且頗具規模的企業,新創的社會企業要得到資金的挹注,仍然不易。

如果沒有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銀行業是不是也能用相對且有感的優惠,貸款給新創的社會企業呢?銀行業不是慈善事業,要對其股東負責,不能也不應該做虧本生意;不過,銀行可以利用其專業知識,找出可以有效解決社會議題且有潛力獲利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貸款給這些公司,幫助他們解決資金需求,社會問題就會因為社會企業的蓬勃發展而減少,而銀行就會是幕後的大功臣!

社會企業﹒再生能源﹒捐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