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茶葉染毒 存貨價值降到零
2015-05-29 04:18:52 經濟日報 江美艷、朱應舞
繼英國藍、50嵐爆發殘留芬普尼超標,農藥茶事件已迅速擴及供應休閒小站的天仁紅茶、舞茶道、全聯超市、初鹿牧場洛神花、3點1刻等知名品牌。這是繼黑心海帶及米血膏摻石膏後,新添的「茶」安風暴。
國人喝茶的歷史,早在茶經就有記載,傳說神農氏嘗百草而中毒,差點死於樹下,碰巧樹上的葉子滴下露水,滴入神農的口中,使他能起死回生,於是神農便發現了茶葉的藥用價值。
雖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無法驗證茶在中國的確實起源,但學者普遍認為,早在公元前三世紀之前,茶在中國就已經非常盛行,茶葉曾被當作貢品獻給皇帝,或當作商品與中國鄰近國家以物易物。
數千年後的今天,茶葉更發展到依不同的採集部位、醱酵程度而分為不同等級茶種和價格,喝茶已成為健康生活飲食。
國內近期爆發市售茶品殘留致癌農藥,茶葉來源多為越南、印度進口的廉價茶葉,據統計一年進口台灣達2萬3,000噸,價格比台灣本地茶葉足足便宜近四成。這些毒茶葉經混摻香料或不同來源國茶葉後,飄流到國人肚裏。
到底茶葉為何物,會使茶商利之所趨?
茶樹栽種屬於農業,因為它是具有生命的植物,會計上叫做「生物資產」。茶樹在成長過程,品質(長新葉)或數量(發新苗)發生改變,就是茶樹的「生物轉化」。
在現行的IFRSs之下,茶農必須於每一個財務報表期間結束日將整株茶樹以公允價值衡量,價格變動反應於損益表。
採茶工人在茶樹葉子長到不同的「收成點」時,摘下葉子即成「存貨」,存貨將以當日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後的金額認列在資產負債表。
不過,剛採收的茶葉只能算是存貨中的「原料」,在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程序後製成各款不同風味的茶葉或茶袋,就是「製成品存貨」。只要是存貨,市價變動都會透過跌價損失或回升利益反映於損益表。
食藥署彙整至今全台確認33件農藥茶,下架封存數量達3萬5,673公斤。對手搖飲茶業者來說,這些茶葉是存貨,應按「淨變現價值」評價,但因為化驗含毒不能食用,淨變現價值就算為零也不足惜,手搖茶業者應透過認列「跌價損失」將存貨價值打到0元。
再看越南、印度當地黑心茶農,還在茶樹上的葉子(生物資產)已受到農藥過度污染,在財務報表期間結束日,應將整株茶樹以公允價值評價並承認生物資產損失;已摘採的茶葉存貨因農藥超標,市場上也可能乏人問津,淨變現價值降低,茶農也必須在銷毀前立即認列相關損失,所以對黑心茶農來說,為求茶葉盛產過度噴灑農藥所造成的損失,不言而喻。
畢竟,種茶也是良心事業,錢要賺、消費者身體也要顧,茶品才能濃郁芬芳。
(作者是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協理,本專欄每周五刊登)
公告版位
- May 29 Fri 2015 16:59
會計師看時事/茶葉染毒 存貨價值降到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