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朵火龍果花 一夜開又謝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9 10:36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二水報導


image
火龍果花像曇花一樣,一夜盛開就凋謝。 圖/黃楷芸提供
分享
很多人愛吃火龍果,卻沒看過像曇花一樣一夜盛開就凋謝的火龍果花。彰化縣二水農民的火龍果園萬朵火龍果花夜間齊開,親友分享在臉書,火龍果園成為農民親友的私房景點。

「快快快,吃完晚餐就要去看火龍果花了!」二水鄉民黃楷芸前幾天帶著孩子摸黑到四季農園看火龍果開花。她說,火龍果白色的花開滿園時,濃郁花香飄在園中,十分迷人。

火龍果花大約夜間8點多慢慢開花,半夜時盛開,一開花就會看到滿園的飛蛾穿梭在花中,前幾天四季農園一夜大約有萬朵火龍果花齊開,很壯觀,清晨5點還可看到大批蜜蜂忙著採花蜜,天亮後花朵慢慢合上就凋謝了。

四季農園負責人鄭宏正原希望能全園都有機栽培,但目前還無法克服火蟻等蟲害,只能循序漸進,先種植一分地有機栽培,其他則是減少用藥的安全用藥栽培法。

鄭宏正說,火龍果開花期大概是每年5到10月,開花後約一個月就有火龍果可採,有半年的時間都是採果期。

黃楷芸說,火龍果花和曇花一樣可食用,可加上肉絲做湯,也可川燙後做涼拌沙拉,因為四季農園有不噴農藥的有機火龍果,才可以食用。

石門肉粽節 還能玩「牽罟」捕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9 10:36 聯合報 記者曾健祐/石門報導


image

罟繩緩緩拉上岸,連美人魚也湊熱鬧,一同體驗牽罟。 記者曾健祐/攝影
分享
image
「牽罟」是石門區一帶,早期漁民傳統的捕魚方式,透過漁船撒網及岸上漁民互相協力拖拉漁網上岸。 記者曾健祐/攝影
分享新北市政府與石門區公所昨在石門區白沙灣舉辦「石門牽罟音樂會暨肉粽節」活動,今年首度融入「牽罟」元素,讓民眾體驗百年傳統捕魚技巧,現場免費發送1千顆小肉粽,晚間還有樂團在沙灘開唱。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到場和石門區長吳嘉榮合力打開百斤大肉粽,再到沙灘上體驗牽罟,由84歲老漁民郭阿森指揮,大家同心協力,握緊繩索,喊口號、向後拉,一步步將罟繩緩緩拉上岸。

「就好像拔河一樣」,朱立倫說,首次體驗牽罟,覺得拉罟繩非常重,沒想到一張漁網這麼長,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完成。他歡迎大家端午佳節來石門品嘗肉粽。

民政局表示,「牽罟」是石門區一帶,早期漁民傳統的捕魚方式,透過1艘漁船撒網及岸上漁民互相協力拖拉漁網上岸,讓漁民傳承了互相合作,資源分享的精神。

昨天漁網一上岸,民眾爭相上前圍觀,看到活跳跳的漁獲,響起一片掌聲。

石門國小輔導主任游嘉萍說,帶5位小學生一起來體驗牽罟,希望讓在地小朋友能夠體驗石門的獨特傳統。

天然手作 百年老屋豆腐飄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9 10:36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黃瑞典/公館報導

image
陳淑慧說,今年是聯合國農糧組織訂的國際豆類年,豆腐坊使用百分百的本土黃豆,做豆乾、豆腐的凝固劑也用天然無毒,台灣製造的鹽滷,安排豆腐、豆花製作教學課程(圖),期盼大家更了解本土美食,贏得消費者認同才能鼓勵更多農民種黃豆,有消費者支持雜糧復耕才有機會。 記者胡蓬生攝
分享
苗栗縣公館鄉年輕有機農民陳淑慧等人經營的「穿龍豆腐坊」,幾年來堅持使用本土有機黃豆,並以手工製造豆腐、豆花等天然食品,濃郁實在的豆香喚起老輩鄉民的記憶,還定期辦教學、導覽,盼更多人認識、喜愛本土的有機黃豆產品。

陳淑慧說,今年是聯合國農糧組織訂的國際豆類年,豆腐坊使用百分百的本土黃豆,做豆乾、豆腐的凝固劑也用天然無毒,台灣製造的鹽滷,安排豆腐、豆花製作教學課程,期盼大家更了解本土美食,贏得消費者認同才能鼓勵更多農民種黃豆,有消費者支持雜糧復耕才有機會。

穿龍豆腐坊位在台六線公館鄉福基村的穿龍圳上,店面是近百年的老屋,古色古香,豆腐坊的教學導覽結合水資源和農村生活介紹,吸引各地遊客參加。

遊客何玉文說,母親對做豆腐很有興趣,她第一次來參觀,本土黃豆味道較重,回去會買材料嘗試做,多試幾次一定會成功。

主婦聯盟講師徐美秀指出,天然有機的豆漿喝起來很有豆香的味道,現代人應多花點代價支持友善環境的農業,尤其食安問題氾濫,更應支持好的食品。

陳淑慧說,當初想選用本土黃豆,但台灣黃豆失傳多年,沒有農民種,也沒有機器收割選豆,第一年經營很辛苦,全家總動員,也要靠國際志工挑黃豆,後來收成的豆子多,才有辦法篩選;店裡選用嘉南平原有機農民種的黃豆,面積夠大、產量足,農民種豆不用農藥、化肥,靠甘蔗渣天生生養,台灣黃豆真的很好吃。

吉安小旅行 踏尋客庄風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9 10:36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image
吉安鄉稻香村的萱草田,是客庄新亮點;吉興村還保留日據時代設立的地神碑。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
吉安鄉所串連文化景點,打造客庄旅遊路線,昨推出「吉安客庄小旅行」,上百人透過漫遊吉安特色景點,結合DIY體驗、聆聽老故事,深深感受透過活動形塑的在地農業觀光及歷史文化意象。

花蓮13鄉鎮市中,吉安鄉的客家人最多,又以永興村、稻香村的比例最高,永興也是花東縱谷北段最大的客家聚落。鄉所希望重塑吉安客庄風情,吸引觀光客,了解吉安客庄豐富人文歷史。

而稻香村的大片萱草田,已成為客庄新亮點。萱草達人曾永坤表示,5年前獲花蓮農改場技術授權,繁殖萱草,開放民眾免費欣賞。鄉長黃馨表示,將結合美景、美食,讓民眾觀賞金針,也品嘗曾永坤的美味金針創意佳餚,進而提高農民收入。

遊客隨後徒步探訪草分地神碑及永興伯公廟;鄉公所農業暨觀光課員賴玉珊表示,永興村在日據時期稱為「草分」,稻香村為草分與荳蘭社的交界。日據時期的「地神碑」與伯公、土地公都是在護佑村民。

走進稻香村的馥華菜館,葉耀聰教民眾製作擂茶,讓民眾體驗。第一次接觸擂茶的小朋友覺得新鮮又好玩!

image
吉安鄉稻香村的萱草田,是客庄新亮點;吉興村還保留日據時代設立的地神碑。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
吉安﹒花東縱谷﹒農改場﹒美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