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促進投資還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9 01: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仍為負0.68%,導致主計總處調降了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原先的1.47%降為1.06%,雖然減少了0.41個百分點,但卻勉強「保1」。一般認為,出口貿易對台灣經濟成長有極重要的影響,只要國際需求旺盛,帶動出口,就會讓台灣經濟表現提升;相反地,一旦國際景氣欠佳,減少對我國出口需求,立刻導致台灣經濟成長受創。去年和今年的狀況就是如此。

然而,相對於上述的短期現象,對經濟中長期表現更重要的,應該是資本設備投資(或稱固定投資),因為資本設備一旦投入,可以影響好些年的經濟表現,深入影響到經濟各種層面,如就業量、薪資、上下游產業連鎖投資和就業效果。也因此,各國無不卯足勁大力促進資本設備投資。

我國過去訂有「獎勵投資條例」,後來又有接續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都是吸引投資的專法,但和相互競爭的國家比較之下,資本設備投資表現一直不算理想。以資本設備投資占GDP的比例而言,1990年代之前約略在25~30%間;90年代後就只能維持在20~25%,在國際間並不算出色。以近五年(2010~2014)資本設備平均占比而言,台灣為23%,別說和中國大陸超高的47%完全無法比較,和「亞洲四小龍」的其他三小龍相比,也明顯低於韓國31%、新加坡28%,也稍低於香港24%。但香港經濟中,較不需設備投資的服務業占了93%,相形之下台灣落後香港更多。除非我國資本設備的生產力特別高,否則帶動經濟成長的效果當然相對有限。

事實上,創新能力不強的亞洲鄰國,都靠較高的資本設備投資率來帶動成長,如印度同期為34%、印尼為35%、越南為29%,泰國和馬來西亞也都超越台灣,只有菲律賓遜於台灣。已高度發展的瑞士和瑞典,其資本設備投資也都不亞於我國,難怪能維持製造創新的領先地位。而這應該是近年來我國經濟成長乏力,愈來愈依賴國際景氣的主要因素,值得主政者和相關部會重視。

投資不振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工商界常提到的五缺-缺工、缺地、缺水、缺電、缺人才,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以「缺人才」為例,中央研究院提出研究報告後,馬前總統也說「人才外流」是「國安問題」,但迄今問題仍未解決,顯示台灣官僚體系已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更重大危機。若新政府無法承受問題、對症下藥,台灣經濟將持續惡化。

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當然不少:首先,政府效能在減弱之中。由於社會愈複雜,公務員負責之事愈多,但員額卻又凍結、加班嚴重,薪水卻凍結;加上國會議員監督嚴苛,「有志青年」不願投入政府,官僚整體素質已經下降。

其次,無論新舊政府,都強調「戰鬥內閣」,要有「百日維新」的績效讓外界刮目相看,因此無時無刻不在「炒短線、爭短效」,少人真正關心、處理核心問題。其實,阻礙投資的最重大關鍵在於舊法規無法調整來適應新社會,但調整法規費時耗力,雖有長遠效果,但卻無即時宣傳效果,因此修法能拖就拖,造成許多新投資無法可依,甚至成為「違法」狀態,影響投資至巨-「第三方支付」就是顯例,但此種現象普遍存在。

此外,主計總處應仿效新加坡改變預算體制,讓相關部會可以「借預算」來執行其新認定之重大方案,以帶動投資,也可以「保留」相當預算滾動到下個年度,不會以年底「消化預算」來造成浪費。

經濟成長的正本清源之計,還是要促進投資,政府及民間,國內和國外的投資都需要。除解決「五缺」之外,提升官員待遇及素質、大力調整法規、改變預算體制,都在嚴厲考驗著新政府的執政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