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2億 鴻海入股韓電信業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4.07.01 03:31 am

鴻海昨(30)日宣布,斥資3,809.75億韓元(約新台幣112億元),入股南韓第三大集團鮮京集團(SK Group)旗下資訊系統供應商SK C&C,取得4.9%股權,躍居SK C&C第二大股東。

這是鴻海首度大規模與南韓集團結盟。業界認為,鴻海先前與日商夏普洽談入股進度不如預期,此次轉進與南韓企業合作,主要著眼在東北亞站穩腳步,放眼全球。

鴻海這次與鮮京集團合作之後,加上原本在日本、印尼、巴西、大陸、美國、捷克等地的投資,鴻海集團將聯合「八國聯軍」打群架,以台灣為總部,版圖橫跨全球,放眼全世界未來五至10年的商機。

鴻海是以每股15.55萬韓元(約新台幣4,580元)、折價約6.6%的價格,取得SK C&C股權。至於是否進入SK C&C董事會,鴻海不願置評。鴻海集團版圖持續擴大,激勵昨天股價上漲1.4元,收盤衝上暌違已久的100元整數大關,創兩年多來新高。

鴻海這次共取得SK C&C公司245萬股,持股比約4.9%。鴻海強調,這次交易將穩固建立雙贏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集雙方之大成,促進彼此營運達最大綜效,並將致力於共同發展嶄新事業機會。

業界認為,南韓三星及LG等大型企業與鴻海在面板、消費性電子等業務互相競爭,鮮京集團業務雖廣,但與鴻海直接競爭性較低,還有互補效益,因此成為鴻海集團立足東北亞的合作夥伴。

台積電、群聯等電子大廠,都與鮮京集團旗下企業有合作關係。鮮京集團旗下SK海力士是台積電CoWoS測試晶片夥伴之一;SK海力士則認購群聯私募,成為群聯大股東,雙方在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領域密切合作。

鮮京集團是南韓第三大集團,業務涵蓋能源化工、石油、造船、建築、土木等,近期並經營電信業,擁有南韓最大的電信公司SK Telecom;旗下SK海力士是全球前三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

根據《財富》雜誌統計,鮮京集團去年在世界500強(Fortune Global 500)當中,排名第57位,集團在全球113個辦公室中有超過7萬名員工

8775098-3470074

召喚韓流 鴻海拚4G後發先至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4.07.01 03:31 am

業界盛傳,鴻海入股SK C&C之後,下一步將引進鮮京集團旗下南韓最大電信商SK Telecom資金入股亞太電信,結合鴻海、國碁、鮮京集團與亞太等四方優勢,進行4G全方位布局,達到「後發先至」的目標。

業界人士表示,鴻海除了邀請日本電信業者軟銀評估之外,也可能引進SK Telecom加入亞太私募案。鴻海昨(30)日並未證實相關傳聞,亞太則說:「不清楚鴻海決策與計畫。」

8775094-3470058
圖/經濟日報提供

8775094-3470060
圖/經濟日報提供

業界人士說,SK Telecom在南韓有「喊水會結凍」的能耐,各大品牌廠的手機能否打到通路上、賣得好不好,都要看SK Telecom的臉色;若SK Telecom入股亞太,不僅能讓國碁、亞太縮短4G經營的學習曲線,未來在其他軟資源合作上,也能為鴻海集團拓展4G業務增添利器。

入股韓企 要以夷制夷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鴻海透過入股SK C&C,與南韓第三大集團鮮京集團(SK Group)合作,市場認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夷制夷」意味濃厚。

郭台銘先前在股東會曾透露,他近期曾到首爾的醫院、學校參訪,「未來美國矽谷、日本、南韓、大陸、台灣等地,都是鴻海集團投資重點」。

當時是郭台銘首度談到對首爾的觀察,業界預期,鴻海入股SK C&C,只是與南韓企業合作的開端,後續還會有動作。

業內人士指出,郭台銘近年來都以三星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率領鴻海集團從面板、智慧手機、電視等領域全面迎戰。

強強聯手 敵人變戰友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鴻海透過入股SK C&C,與南韓第三大集團鮮京集團(SK Group)取得合作關係之後,業界預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攜手鮮京集團董事長崔泰源,摒棄過去台灣電子業慣有「聯美、日抗韓」的局面,兩大集團「強強聯手」,將開啟業界新氣象。

業界人士說,鮮京集團在化工、重工業、建築、海運、金融等領域很強;鴻海集團則在軟硬體整合、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設備製造居領先地位,雙方在醫療、教育、雲端等產業都很有合作空間。

此外,鮮京集團董事長崔泰源之妻是前南韓總統盧泰愚之女,政商關係良好,鴻海入股鮮京集團之後,有望藉此打通南韓政商關係。




名家觀點/鴻海跨國聯姻 吞進化果實

【經濟日報╱陳泰明】
2014.07.01 03:31 am

鴻海入股南韓鮮京集團(SK Group)旗下資訊系統供應商SK C&C,取得4.9%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明顯反映鴻海要跨足電信、雲端產業的決心,並藉併購來讓整個集團轉型成以技術服務為主的企業。

鴻海過去是以技術密集的代工業務為主,專注做設備製造,這幾年在台灣買了亞太,就看得出想朝4G發展。這次鴻海找上南韓的SK集團,有三個併購策略上的意義,一是鴻海和SK這個南韓第三大集團建立合作關係,就等於敲開南韓市場大門,未來鴻海想進軍南韓或布局全世界,就會有更多合作機會。

第二項策略意義,是鴻海能藉機向SK集團學習電信通訊的知識,以便鴻海轉型。台灣的三大電信業者本身都是企業集團,都把鴻海卡死,鴻海也找不到類似的合作對象,只能向海外尋找。

此外,鴻海去南韓當二股東,可能有機會進一步建立策略聯盟,在採購方面創造更大的合作空間。這三個面向,都讓這筆交易有多重意義,但最重要的是,讓鴻海在新領域又跨出一大步,藉由入股的對象來學習怎麼經營一個新的產業。

至於鴻海未來在董事會裡是否有席次、有沒有其他詳細的策略聯盟約定,尚未明朗;究竟這項併購能不能達成前面所提的策略併購目標,還有待觀察。但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出資併購絕對不是只為了當股東,背後有其他的策略,無論是因此買賣產品,或是藉由股東身分了解集團運作、擁有比其他對手更強的競爭優勢等,都有可能性。當鴻海能藉併購把競爭優勢由點連結成線、面,就是把這樁併購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也是一般跨國型策略性投資持股常見的合作模式。

不過,因為鴻海跟SK集團終究是跨國結合,雙方在文化和認知上都有一定差異,接下來到底能達成多少併購目標,還需要密切注意。雙方併購時都有一定的默契,但未來能否達成併購預期的效果,像是學習對方電信的技術等,還要看師父願不願意教、徒弟願不願意學,甚至是師父會不會留一手等。

即使在入股協議上定好的內容,要執行、落實也有一定的難度,執行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過去很多併購計畫看起來都很完美,最後卻因為無法落實或執行者沒有做到位而失敗。不過,如果沒有跨出併購這一步,就一定沒有下一步。

另外,晶元光電併購璨圓光電的案子,比較不令人意外,因為國內LED產業趨勢,企業都要壯大規模、才能跟別人競爭,業者本來就會愈來愈集中、家數愈來愈少。之前有一段時間面板業、DREAM也都不斷在做整併,最後世界上只剩幾間大公司。

晶電不是第一次進行併購,他們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也不斷在發展,所以大家都要做整合,因此晶電找上璨圓並不讓人意外。不過,因晶電在大陸最大的對手三安光電也持有璨圓19.77%的股分,將來換股之後,三安變成晶電的股東,這部分值得玩味。

(本文由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口述,記者尹俞歡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