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共享教育 打造「教育國家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24 04:26 聯合報 李威儀/交大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竹縣竹東)


不論是在那個世界大學排行榜,台灣入榜大學往往都是經費最拮据的一群。台灣大學平均每生每年投資不到五十五萬台幣,交大及清大則都低於四十五萬台幣,而中國大陸前卅名大學的每生每年平均投資可達七十萬台幣以上。

其實,台灣多數大學已將投資效益儘量發揮,教育投資報酬率已屬上乘。若想繼續提升台灣高等教育投資報酬率,尤其是在改善教學績效方面,「共享教育」應是一條必須走的路。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一詞,在過去五年中引起注意,其主要概念是將沒有充分利用或閒置資源共享給別人。近年來網路建設及數位教學成熟,這樣的概念在高教領域也可具體實現。

舉例說,台灣每年需要選修通識教育的大學生,至少有一百五十萬人次,開授班級數達三萬班次以上,不論學校大小,都有各式問題存在。如果有學校可將其最精采的通識課程,設計成數位形式,再經由網路教學與其他無法提供類似課程學校共享,將可改善大學通識教育面臨的一些問題。

共享網路課程的全球趨勢明顯,譬如大陸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大陸東西部課程共享聯盟,二○一三年就開始由各校相互提供網路課程及承認學分,到一五年已有一百萬學生經這樣的管道取得學分;一六年預計至少會有二百萬跨校選課學生。大陸目前有十個以上類似課程共享聯盟,參與跨校選修網路課程的學校總數估計達一千所。除了共享課程外,台灣還應該鼓勵大學共享數位教學平台。

由於經費不足難以支付高額的費用,全球最主要的商用數位教學平台廠商已淡出台灣。在數位教學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各大學應該自行依據需求設計及建構可共享的數位教學平台,這樣的合作既可降低各校投資,提供長久的數位教學發展,又可促進彼此的交流。

可預見的是,如果台灣能從共享課程與共享平台出發,打造「台灣共享教育」環境,除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打破各校單打獨鬥局面,促成台灣「教育國家隊」的形成。

北京大學﹒高教﹒台灣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