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修好再回來」失言,林全應道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24 03: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林全到立法院備詢。記者楊萬雲/攝影
閣揆林全不滿災後復原進度太慢,要求台電、台水派副總以上高層南下坐鎮,並撂下「什麼時候修好,什麼時候再回來」的重話。此話,不僅引起台電家屬強烈抗議,社會也一片譁然。林全要求救災者對災民要有「同理心」,但他說出「修好再回來」的話,對基層維修人員也一樣很缺乏同理心。
災民沒水沒電,生活處境當然艱難;相對的,基層工作人員在道路不通的情況下要搶通水電,則是挑戰性更大的任務。身為閣揆,林全關懷受災民眾,希望民眾的生活環境盡快恢復原貌,當然可以理解;但他將怒氣轉向水電修復人員,下達高壓式的官僚指令,則顯得頤指氣使。畢竟,若非環境條件所限,誰想故意拖延復建工作?
恆春半島雖仍有零星斷電狀況,但大致已回復到災前的九成九。倒是林全在立法院強力辯解,言談中不掩自己覺得受到委屈、遭到誤會,則暴露出其溝通方式和答覆外界質疑的應對都大有問題。林全強調,他之所以說「什麼時候修好,什麼時候回來」,是希望高層南下災區發揮協調功能,加速復原進度,如此而已。這對照他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冷峻指令,已經變換了口氣;然而,他可能仍不了解民眾在第一時間對其「打官腔」的態度有多麼反感。
在防救災體系中,閣揆雖位居總指揮,但他的責任不是親上火線救災,而是指揮調度和統合資源,並鼓舞救災人員士氣。林全說出「修好再回來」,除有指責基層救災不力之意,更將他們的安全置之度外,已嚴重打擊了救災士氣。事實上,救災總指揮必須尊重救災人員的一線判斷,並無保留地給予支持;若以家父長姿態責怪救災人員,只會讓這些人感到挫折。
尊重救災人員在急迫中的決定,是全球防救災工作近年最大的跨步,其關鍵轉捩點是二○○八年美國卡翠納颶風中紐奧良紀念醫院「安樂死事件」的判決。當時在洪水圍困、電力斷絕、救援久候不至的情況下,該院醫師卜安娜決對廿多名安寧病患注射藥物,等於以「安樂死」的手法協助他們無痛死亡,而遭到起訴。歷經兩年爭辯,州檢察官對卜醫師提出九項二級謀殺罪的控訴,大陪審團最後全予否決。
陪審團的決定,闡明施救者與被救者間具有一種信賴關係,施救者是出於奉獻、利他的動機;若有人質疑其真誠,則將破壞施救者與被救者之間的信賴關係,打擊施救者的奉獻動機。陪審團認為,醫師為拯救病患無保留地付出,若其精神竟遭質疑,醫師要面對凶險的民刑事追訴,如何可能不退縮以求自保,而不願再積極付出?
由於這項判例,從卡翠納迄今,相關的救災事件及指揮機制,都給予救災第一線人員高度尊重。美國的防救災水準是全球龍頭,台灣各級政府官員考察絡繹於途,林全不應對此毫無所悉。
林全在立院多次抱怨媒體扭曲其談話,但是,該項談話經完整錄影紀錄,且幾乎所有媒體均有披露,以致民眾才有「林全氣急敗壞,修理第一線救災人員」的印象。林揆更該檢討的,是自己的表達方式和待人的態度,而不是一味責怪媒體;更適當的作法,則是認錯道歉。
林全近來因民調下降而備受內外壓力,因此在救災工作中力求表現,這並非壞事。然而,也正因為他是最高行政首長,他必須注意自己的高度,與行政指揮的倫理和多元面向,而不是只想表現自己的權威感,或只想討好特定的群眾。沒水沒電的災民要照顧,接水接電的工程人員也一樣需要照顧和尊重!
甫獲教廷封聖的德蕾莎修女曾說:「要時時刻刻以聽眾為念,檢視、思考你釋出的訊息。它需要同理心,需要敏感地從聽眾感受來察覺。」大儒孟子所言更直白「反躬自省、反求諸己」,值得林全咀嚼再三。
林全﹒醫師﹒台電
公告版位
- Sep 24 Sat 2016 04:37
聯合/「修好再回來」失言,林全應道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