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養小孩要花千萬 台灣八大病因讓年輕人不敢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13 00:22聯合報 王兆慶/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台北市)



衛福部昨天宣布將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力拚台灣總生育率從千分之一點一提升到千分之一點六。 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催生 先擴大公共托育
民眾對少子化聽到耳朵都長繭了,政府真的有拿出對策嗎?剛卸任的衛福部長林奏延主張「六歲以下幼兒國家養」。前政務委員薛承泰感嘆:「年輕人玩寶可夢的比生孩子的還多」,應改變年輕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為回應卸任官員的主張,衛福部新任部長陳時中表示,會先成立「少子化辦公室」研議。

然而,低生育率不是今天才開始。馬英九總統第一任期就公開主張「少子女化是國安問題!」結果六年過去了,台灣生育率還是在一左右徘徊。關鍵原因是,少子化乃典型「多重共病」的結果,並無單一解方。台灣至少八大病因:青年薪資太低、房價太高、工時太長、公共托育支持不足、婚育後職場不友善、家庭責任性別不平等、離婚或婚外育兒代價太大、對社會未來前景不安。

這怎麼可能只是衛福部的事情?勞動部要降低工時、內政部要推社會住宅、行政院要找出下一輪經濟發展的產業金蛋。甚至,公共政策必須穿透私領域,要創造老闆衷心支持育兒員工彈性上班的友善職場,要創造公婆姑嫂全家長輩真心包容,不會對青年的伴侶、婚姻、育兒生涯指指點點的友善家庭。「多重共病」若想對症下藥,執政者就必須有轉化社會觀念、調整社會結構的覺悟。

這都不是衛福部可獨力完成的任務。硬是由衛福部自己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面對問題,雖比過去內政部的「百萬元徵生育口號」不荒唐一點,但終究走回老路——部內各單位盤點既有補助、各自現金加碼,然後新瓶裝舊酒,應付了事。這好比從頭到腳一身都是慢性病,結果醫生只給你開止痛藥。

試問,當養一個小孩需要有一千萬元的覺悟,政府發發小錢,會引導大家真心跳坑嗎?行政院國發會二○一四年的生育率委託研究引用牛津大學人口學者David Coleman的話打臉過了:如果沒有「實質分擔育兒職責」,政府投入鼓勵生育的資金不會有效果。

此時此刻,衛福部不如先挑自己能處理的病因—「公共托育支持不足」來解決就好。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發現,因婦女就業擴大,托育需求人數近年迅速成長,安倍首相去年承諾政府要擴充十萬保育名額。德國梅克爾近年更擴充四十萬個○至三歲幼兒公共托育名額,使托育涵蓋率從十四%成長到卅五%。

衛福部敢學日本、德國,具體調查需求家長人數,喊出幾年內擴充幾萬公共保母、公共托嬰的名額嗎?那才是了不起,負責。

至於對青年世代的肚子或腦子(年輕人價值觀云云)指三道四,恐怕是脫離現實太遠,無法抓住下一代的心。聽聽就算了吧。

衛福部﹒托育﹒生育﹒少子化﹒托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