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狄倫遊吟詩歌 蘊含多少人生哲思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0-16 03:52聯合報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


當許多人都驚訝巴布狄倫(Bob Dylan)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說是「爆冷門」;我卻至今仍難忘十年前重回美國西岸達拉斯圖書館上英文課,來自哈佛宗教系的老師Corley,他雖然是一位教美國生活文學老師,本身卻非常熱愛音樂,又懂得如何選擇音樂來輔助教美國文學;他選了狄倫的「Things have changed」這首鄉村藍調歌曲,歌詞充滿南方英文腔調的壓韻,而且學生可以透過詞曲來背slang(俚語),Corley用好多節課分析,探討探索音樂與文字的聲響的契合及黑人藍調的根源,南方黑人生活。

詩與文字中擁有的音樂聲響及旋律性;相對音樂的線條又何嘗不是充滿詩韻…因老師強調要深層的認識思考,因此學了文學也開始懂欣賞音樂,本身是學音樂的我,也因此開始喜歡文學。

其實台灣坊間也有不少教英語的老師,教學生唱巴布狄倫年輕的成名曲,大家耳熟能詳的「Blowing in the wind」(隨風而逝),然而都是像教唱歌一樣唱過而已,未曾思考這首遊吟唱法的歌曲,充滿多少人生的哲思;如果可以不要走馬看花,聯結文學靈活教學,啟發性將更大。

三十年前,在東岸波士頓爵士百克里音樂學院求學過程。猶記得第一年幾乎想放棄,念美國文學史對我這位來學音樂的人實在太困惑,但幸運遇到這位爵士小喇叭樂手的文學老師,透過爵士音樂來引領我進入美國文學,既生活又真實;他告訴我,你來學習爵士音樂,爵士就是美國的生活文化,如果要突破更上一層樓,不能只專注在音樂。

音樂與文學、文學與音樂,是國內無論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於大學都很難落實;中學音樂課還常面臨被借去考學科,而不必上音樂;大學音樂學程強調音樂知識技能,卻漠視文學、詩詞的重要,美學教育在科技快速發展中日漸凋零。再進步的多媒體、炫麗的作品、似懂非懂的現代詩…取代了古老有根、有歷史、有人性、有故事、有生活的文學;遊吟歌手巴布狄倫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意義非凡,遠超過個人的榮耀,留下很大的迴響;也提醒大家,文學、音樂、美學最高境界追求的,不過是反璞歸真的「真、善、美」。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如有「聲響、音樂、文學的階梯」;一步步踏實的往上攀升,音樂是充滿詩與文學。

諾貝爾﹒巴布狄倫﹒哈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