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正確透視中國GDP的三個關鍵
2015-10-16 01:53: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世界正在激辯中國大陸的經濟。「中國偉大的增長神話破滅了」「中國經濟免不了硬著陸」「中國經濟感冒了,世界經濟有藥醫嗎」…,不僅國際社會,大陸執政當局也高度關注經濟的下行,擔心增長能不能穩得住,也在猶豫「十三五」規劃要怎麼設計,能繼續保七嗎?還是應調低到6.5%,所有這一切操心,容我們坦率地說,其實都是一個「偽命題」。

之所以說「偽命題」,是因為各方關注與討論的主角GDP,或它的增長率,無論是過去35年的年均增長9.8%,或今年可能的7%,或未來五年可能的6.5%,其實都不是一個正確的概念或估計,而是一個經常被高估了,也可能低估了,甚至忘估了之後的扭曲概念。

先論高估。從過去35年的年均9.8%到目前的約7%,中國的經濟增長其實都包括了兩種被高估的成分:一是因透支而帶來的增長。因為長期大量地透支了資源、環境、廣大弱勢者的權益,中國大陸較之於競爭對手,享受了極大的低成本紅利。由此而反映在GDP上的增長,嚴格地說,是不健康的。另一種,是過度或不當投資,形成了巨大的、毫無效益的過剩產能,這也會反映在GDP上,當然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增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穩增長」,就很容易成為一個誤導的概念,一味強調穩增長,結果很可能是「穩」住了許多不該穩的那些不健康的增長。這就好比是膽固醇,有好(高密度)、壞(低密度)之分,必須有所區別,否則,無論健康與否,只關心GDP的高低,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次論低估。無論過去35年的年均9.8%或今年的7%,中國的經濟增長其實都存在著兩種嚴重的低估──意思是有產出,卻未準確地被估計在統計數字之中。低估之一是「地下經濟」。一個國家,地下經濟規模的大小往往跟政府體制現代化的程度有關,現代化程度愈高,所有經濟活動及其產值被納入政府統計的比重即愈高,換言之,有經濟活動也有產出卻未被納入政府統計中的部分,即所謂「地下經濟」的比重就愈低。中國大陸向市場經濟轉軌,引入現代經濟統計並有效掌握迄今不到35年,再加上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現代行政管理的水平參差不一,可以想見「地下經濟」的規模相當可觀,換言之,中國的GDP明顯地是被低估的。

再一個低估的來源是「新經濟」。新經濟活動通常還來不及被納入政府統計,這在各國都一樣。新經濟在今天的中國明顯地較之於所有其他國家更大,如網路經濟或「互聯網+」經濟。今天大陸實體經濟增長緩慢甚至萎縮,已反映在GDP之中,但相對應的,網路經濟的爆發式發展恐怕很大部分還未計算到GDP之中。

考慮了兩個高估,9.8%與7%就「不應該」是9.8%或7%;考慮了兩個低估,9.8%與7%就「不只是」9.8%或7%。除了這兩個,一般看中國未來長期的GDP增長,往往容易忽略另外兩個巨大的潛力,不妨稱之為「忘估」。

忘估之一與需求有關,忘估之二與供給有關。

國家經濟增長,一靠需求,二靠供給。過去35年中國經濟的需求面主要靠的是全球化大形勢下的外需拉動。2008年世紀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很可能已進入「長期停滯」階段,所有國家都面臨外需疲弱的困擾,必須依賴內需拉動。中國理論上有13億人規模的巨大內需市場,遠遠還未充分開發,所以「改革是中國下一階段的最大紅利」,而且只有中國才有。

另一方面是供給面,過去中國靠的是人口紅利,即低廉的勞力,這個優勢相信今後將與時俱減,但中國還有另類的人口紅利,即高素質的腦力,也遠遠還未充分開發,只要認真改革,優勢巨大。

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已高速增長30多年,依國際經驗,今後步入中高速甚至中速增長,勢所必然。是耶,非耶?根據以上分析,也許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明朗的判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