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透視/裹著糖衣的改革毒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04 03:58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來自各行各業代表,迄今召開十一次會議,卻仍僅止於各部會輪流報告各管的年金制度。究竟政府想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改革全貌?願景、目標及原則是什麼,似乎仍在空中飄,全民期待看到政府誠心端出改革方案,但在十一次會議的等待後,仍舊是一場空。

試問,沒看到正確的改革方案,謠言又該如何止於智者?而誰是智者?為全民釋疑改革所帶來的衝突及焦慮,甚至面對社會及不實輿論,卻未見年金改革委員會以其高度為之澄清,坐視相互指責,所謂智者,不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嗎?

任何成功之改革,不能預設立場,且其資訊必須公開透明、清楚明白,不能選擇性隱瞞;當報告有一絲的不客觀、不中立,就會引起不同職業別、族群及世代的對立,人心惶惶不安。

例如不斷揭露社會保險的潛藏債務有多嚇人,卻不告訴大家真正的意涵是什麼。潛藏債務是指只要有一日保險年資,均予計算將來要給付的範圍內,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在同一時間結算年資請領給付;因此潛藏債務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政府應告訴民眾當財務出現危機時,可以如何有步驟地拆解炸彈,以安定民心。改革者若只提出問題,卻不解決問題,徒增恐慌,當民眾信心動搖,擠兌浪潮將隨之湧現。

職業分立的社會保險年金制度,係尊重社會各行各業分工。不管是第一層的社會保險、第二層的企業(退撫)年金,內涵設計本就因職業特性而不同,存在的保障與負擔比率差異為制度使然,因此不能以今天的結果逕予論斷昨天的錯誤。

改革是複雜浩大工程,必須將所有年金制度的權利和義務在一個平台上比較,才能窺見各制度的內涵及國家財政的總付出成本。若僅一再提及軍、公、勞、農、國保每月保障金額的多寡,卻忽略各自保費付出,甚至漠視各自制度內隱形的行業及性別差別待遇(例如女性家務者並未評價納入勞動年金貢獻內),易誤導民眾只看誰領得多,挑起彼此的對立與仇視,年金改革亦將成為傾斜的天平。

改革心胸若寬大,改革的道路始能突破難關。台灣已進入高齡化及少子化,國民都能理解國家財政困難、改革勢在必行,也願意承擔改革責任,以求世代永續,站在政府的視野,必須更同理不滿情緒,不能將不同意見者打為反改革者予以汙名化。

過去年金或津貼對各行業勞動者的貢獻,有其建制的時空背景,或許有其必須檢討或調整之處,但改革者必須坦然接受過去制度保障緣由事實,才能引領民眾未來正確的方向。

年金改革委員會號召全民支持改革,這也是執政黨在選前的承諾;但是每次會議各說各話、莫衷一是,一再延宕實質討論,社會真的團結了嗎?說要拉齊職業別的給付差距,卻在方案未成形前釋放對特定職業者的利益,接下來呢?

改革最忌以利誘和交換條件方式,那將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當政府不能堅守有為立場,就會如牆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號稱建構社會團結模式的年金制度改革,如今演變成社會分裂進行式;屆時政府會不會給了誰糖吃,年金會不會是裹著糖衣的改革毒藥,全民都在看,也在擔心。

最後,令我憂心,也想提醒的是,台灣要面對的不僅是老年所得貧窮問題,尚有老年照顧的長照制度建立問題。年金改革與長照皆涉及國家財政資源分配,在談年金改革時,也必須一併思考長照財源,甚至一起討論,才能建構可長可久的社會安全制度。

年金改革﹒保險﹒債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