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鳥監測屏障 工作假期上路
2015-09-04 07:27:35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光復報導
花蓮縣富興農場擁有自然的生態景觀,結合花蓮林管處最近推出水鳥生態監測工作假期。 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分享富興生態農場是一座由花蓮林區管理處、國立東華大學及富興社區合作的實驗性農場,目的在找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產與生態永續共存的價值,最近將舉辦水鳥監測工作假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富興生態農場位於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南區,有別於一般觀光導向的農場,該農場是由民間發起打造,致力於調解農業與生態衝突、推動濕地復育與友善農業,並由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輔導,9月在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支持下,將辦理兩梯次「水鳥生態監測屏障」工作假期活動。
農場營造一個約2公頃的人工濕地,提供野生動植物生長繁衍棲所,兩年多來,已有不少水鳥在此棲息或過境,數量與種類也不斷增加中。
這次辦理工作假期活動,將在濕地旁設置一個簡易的監測屏障,協助農民推動公民科學相關監測工作,讓農民能在不驚擾水鳥的狀況下,翔實記錄水鳥的動態,建立農場生物基礎資料,以作為環境教育之用。
活動時間第一梯次9月11日下午2時至13日下午6時、第二梯次本月18日至月20日,地點為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南環道「富興生態農場」,內容包含參與生態監測屏障施作、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導覽等。
活動需全程參與,地點多在室外,且會有須負重的農場工作,歡迎對濕地營造有興趣者參加。
活動的保險費、講師費、餐費等項目由社區林業計畫經費支付,參與者需自付每梯次三天二夜的住宿費800元及保證金500元,參加兩梯次僅需繳一次保證金。
全程參與者,保證金將全數退回,未能全程參與,農場將代為把保證金捐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一律採網路報名,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KWYBxhJtwF。詳情可上網參閱:http://fushin-eco-farm.blogspot.tw/。
太陽的孩子來了!周日老戲院見
2015-09-04 07:27:38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富里報導
電影「太陽的孩子」描述阿美族人努力保護土地、恢復水圳的故事。 圖/一期一會影像公司提供
分享26年前歇業的富里鄉瑞舞丹戲院,本周日要重新特映院線片,上映描述阿美族人努力保護土地的電影「太陽的孩子」,戲院第四代陳威僑歡迎花蓮、台東的民眾踏進戲院,觀賞感動人心的影片。
「太陽的孩子」描述一名單親媽媽回鄉,努力復育荒廢稻田,想辦法修復水圳引水灌溉,同時面對財團與土地買賣抗爭,族人也為了保護自己所在的家鄉,挺身阻擋怪手,劇情真實且動人。
上月23日晚間,「太陽的孩子」在光復鄉舉辦特映會,原先只提供200個座位,結果當日擠進超過500人來欣賞影片,現場擠爆,更因為劇情貼近當地人心聲,劇情進行至高潮時,全場大飆淚、啜泣聲不斷。
全片大部分在花蓮縣豐濱鄉拍攝,部分重要角色選用當地素人演員演出,劇情在原住民土地和文化保留下著墨,更在第17屆台北電影獎獲得「觀眾票選獎」,將於6日下午3時在富里瑞舞丹大戲院辦特映會。
戲院第四代陳威僑說,瑞舞丹大戲院民國51年開始營業,民國78年結束營業,從去年底開始活化作業,很感謝「太陽的孩子」工作團隊願意提供特映機會,讓富里的鄉親們時隔26年,再次欣賞到院線片,不用花1個多小時車程去花蓮市或台東市觀賞電影。
陳威僑表示,戲院活化作業開始後,每個月定期選一日播映影片,過程中也陸續增配電力與空調,讓民眾有舒適的觀賞空間。「太陽的孩子」是一部非常有誠意且深具意義的電影,希望當天大家可以走進老戲院,恢復老戲院的榮景。
蘇花路面刨鋪 2路段交管至18日
2015-09-04 07:27:41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蘇花公路受到連日豪雨及淺層地震影響,部分路段出現積水與零星落石,雖已排除路面障礙,但和中至和仁段的163及167公里2處,因長期路面崎嶇恐危及用路人安全,公路總局即日起將進行「路面刨鋪工程」,並實施機動的單線雙向管制到18日。
蘇迪勒及天鵝颱風過後,蘇花公路不時下雨,尤其午後驟雨經常造成公路交通被迫中斷,部分路段更因降雨累積達到土壤臨界值,導致土石紛紛被雨水沖刷至路面,所幸幾起零星災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公路總局表示,因蘇花公路和中至和仁路段年久失修,路面崎嶇不平,加上接連遭受兩次颱風侵襲,為維護用路人安全,工務段將進行路面刨鋪施工,最快預計18日完工。為期約半個月的工程,將以每天上午8時起為主要施工時段,假日停工。
一別48載 軍中同梯再聚首
2015-09-04 07:27:43 聯合報 記者張進安/屏東報導
兩名當兵同袍陳福仁(左)、劉安晃(左),互相幫對方上妝,深厚感情溢於言表。 記者張進安/攝影
分享華山創世基金會在中秋節前夕,為獨居老人辦K歌比賽聚餐及中秋關懷禮。搭配九三軍人節,讓參加的170位長輩以軍裝登場,許多人回憶起軍中生涯,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氣氛相當熱絡。
昨天活動中另有一段有趣插曲。72歲的獨居老人陳福仁,在今年華山基金會舉辦愛老人運動會時,偶然遇見一別近半世紀的軍中結拜同袍、目前在華山擔任義工的劉安晃。兩人想起當年堅守金門最前線的濃厚情感,一別48年,沒想到是在這樣的場景下再度聚首。
家住潮州鎮的劉安晃說,他與陳福仁都是屏東人,兩人是陸軍456梯,一樣分配到金門最前線,甚至分配到同一連,他鄉遇故知感情特別熟絡。回憶起當時「單打雙不打」的日子,雖有感概但也充滿回憶。退伍後兩人還保持聯絡,後來陳福仁搬家後才失去連繫,直到48年過後,竟又在華山相遇,難掩激動情緒。
荷鋤種根莖雜糧 白領變農青
2015-09-04 07:27:41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
藍于昇5年前決定以務農為志業,獨自來到花蓮租下農地,從頭學起。 圖/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
分享從事設計業的藍于昇5年前鼓起勇氣,拎著一只行李箱,遠從桃園來到陌生的花蓮落腳,學習拿鋤頭,樂當新手農夫,並在農糧署東區分署輔導下,順利轉型為有機種植。
35歲的藍于昇,原本在桃園從事室內設計、電腦網頁與廣告設計工作,忙碌中發現這不是他想過的人生。在機緣之下,知道有個農場打工換宿學習務農的機會,當時他先辭去工作,並提著行李,開車隻身來花蓮,在參與半年的學農過程,讓他確認要當農夫的決心,於是用他僅存的錢在壽豐租地耕作,展開小農生活。
藍于昇以種植水稻、大豆、玉米、地瓜、馬鈴薯等根莖雜糧作物為主,總栽培面積約為4.6公頃。
他說,帶著一份浪漫的心到花蓮學習如何務農,也遇到許多困難,之後也發現當農夫,不是種好玩的,除了要會種之外,也要會賣,才能平衡收支,所以有機栽種的心態上要務實。
藍于昇改寫了自己人生藍圖,發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成為新時代「農青」,讓他的心靈上更加富足。
舊冬山鄉公所 登錄為歷史建物
2015-09-04 07:27:39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冬山報導
舊冬山鄉公所建築從日治時期起,就是冬山鄉行政管理的重要據點,直到去年6月因鄉公所的辦公空間不敷使用,鄉公所遷出後,舊廳舍去年4月招商承租,但地方人士擔心屹立近一甲子的建物恐遭破壞,向縣府提出申請保護,經會勘後,月前正式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物(見圖)。 冬山鄉公所提供
分享舊冬山鄉公所建築從日治時期起,就是冬山鄉行政管理的重要據點,直到去年6月因鄉公所的辦公空間不敷使用,鄉公所遷出後,舊廳舍去年4月招商承租,但地方人士擔心屹立近一甲子的建物恐遭破壞,向縣府提出申請保護,經會勘後,月前正式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物。
舊冬山鄉公所建於民國56年,原為日治時期冬山庄役場之所在,是一棟極具特色的日式建築,其最著名的是ㄇ字形建築設計,立面開口勻稱,並設有中央八卦門,且1樓內部仍保有圓形柱列的公務建築,十分特殊。原為1層樓的瓦頂建築,雖戰後增建2樓,但新舊建築之間外觀協調,維持原本風貌。
冬山鄉公所表示,該建物土地面積2171平方公尺(約656坪),位於交通輻輳要道,且周邊自然景點與人文景觀多,例如冬山火車站、冬山河森林公園、冬山故事館、風箏體驗館等,已經於4月底完成標租出去,期盼能夠帶動周邊商機與繁榮。
縣文化局表示,今年4月接到地方人士反映,建議將這棟歷史悠久的建築妥善保存,經縣府實地會勘後,確定該建物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具歷史文化價值、能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且具建築史或技術史的價值,於是在7月將其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物。
如何讓歷史建築風華再現?業者初步規劃,做為文創與餐飲複合式空間,前側將配合八卦門設計展示文創相關商品,後側結合加盟店與知名品牌,建立飲食文化商圈,讓遊客「有吃又有玩」,帶動當地觀光產業,最快將於半年後開業。
台東縣推垃圾分類 有賞有罰
2015-09-04 07:27:43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
因應未來垃圾轉運費用不斷增加,台東縣環保局降低運費成本支出,制訂「隨車破袋稽查及兌換幣執行實施計畫」,即日起全縣執行垃圾分類隨車破袋稽查作業,並採取獎勵與處罰的方式,只要民眾做好分類,可換取摸彩券,反之,則開單告發。
環保局指出,經稽查一般垃圾中未夾雜或夾雜5件以下資源回收物,或是一般垃圾中以目測明顯未達包裝容器三分之一的廚餘,清潔隊將會兌換幣1枚,兌換幣1枚即可換摸彩券1張,並參加摸彩活動;另集滿3枚以上就可兌換民生用品1份。但垃圾袋內包含公告應回收品件數超過5件,稽查認定不合格,會記1點且退運,若一般垃圾袋中夾雜有10件應回收物品或目測包裝容器超過2分之1以上廚餘,就會記2點,並依廢棄物清理法告發處新台幣1千200元至6千元罰鍰。
公告版位
- Sep 04 Fri 2015 20:24
基宜花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