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應有引領台灣學術的使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4 02:08 聯合報 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孕育於國難需才孔殷期,歷經內戰與國運顛沛流離,隨著研究經費增多、單位擴編及台灣近年成為中華文化傳承、尊重民意及政府公開資訊的前哨站,中研院所肩負的時代使命,愈形重要。今天召開的院士會議,中研院的體制革新、未來健全發展與此次研討議題是否符合國人殷殷厚望,再度成為焦點。

中研院院士早期較多人文社會通儒,宏觀思考廣;隨時代變遷,近廿年來已轉變為學有專精的科學家居多,但若橫向聯繫、跨領域研討及主動發掘人才的多元化不足時,較難蹦躍腦力激盪後的「整合新思維」,再加上海外院士習於國外體制,對國內學術紮根持久耕耘力較弱,更遑論提升台灣學術在國際的前瞻影響力。

本屆會議,誠請院士能在下列議題多集思廣益建言:

一、中研院與大學之間如何相輔相成,引領學術新領域,拓展新思潮,而非僅是「競合關係」:因國內束縛,合聘上不了軌,年輕新血多的大學近年因科研經費少,與監察院深受紅眼症學者之累而緊盯申請科技部計畫件數上限的奇特作風,許多教授無法聘研究助理,更難國際崢嶸!

二、中研院院士應帶動跨領域學習風潮:大部分學者出自單一領域,加上許多新觀念與醫藥衛生重大決策講求實證的新做法,大大推翻過去理論或經驗法則,尤其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新興傳染病、民主化社會躁動及各國自保升溫等挑戰,院士應帶動國內跨領域學習蔚為風氣,跳脫往昔僅諮詢顧問的被動角色。

三、針對我國重大問題,需以學術客觀數據分析為後盾,推動改進之道:如極端氣候與海平面上升後的災難應變、健保的醫療人才四大皆空、禽流感在國內生根、人文教育普遍低落、學術發展長期資源妥置及政治脅迫下的學術自由維護等。

四、人才培育刻不容緩:近年我國政府、產業、民間機構所需的人才,已與大學教育有相當大的差距,未來五年、十年所缺人才,需有更廣泛思考與周延規劃,及早未雨綢繆。

中研院有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歷史傳統,對我國近年學術多元發展,也有推波助瀾的貢獻,如何跳脫政治鴻溝,前瞻未來急需,團結海內外志士,在台灣尊重學術自由民主學風中,厚惠全球福祉,是全國的衷心期盼。院士不僅是終身榮譽,更亟需引領國內學術展翅,飛得更高更遠。

院士﹒中研院﹒禽流感﹒氣候變遷﹒健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