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脫胎法」做獅頭 陳銘鴻盼傳人
2015-07-04 08:46:37 聯合報 記者宋柏誼/大甲報導
65歲陳銘鴻(左二)醉心於製作獅頭,每個獅頭以土模塑型,再貼上多層紙、布,彩繪裝飾完成。 記者宋柏誼/攝影
分享
獅頭在傳統民俗扮演重要角色,今年65歲的陳銘鴻以脫胎法製作,40年來製作80顆獅頭,台中市文化局將他登錄為傳統技藝保存者,讓獅頭風華流傳下去。
陳銘鴻年輕時就加入武館,醉心於傳統獅頭製作,他採用脫胎技法,製作出的獅頭別具特色,全台僅台北市、台中市有登錄獅頭記憶保存。
陳製作獅頭先以土捏成型,土模風乾後貼上12層紙、2層布,將土胎敲除後上色彩畫,附加八卦裝飾,眼睛、嘴巴用鮮艷毛線彩布黏上;後來為了舞獅方便,改成7層紙、1層布減輕重量。陳銘鴻說,獅頭製作的記憶快失傳了,希望有年輕人來學習,把技藝傳下去。
台中市文化局表示,舞獅的文字紀錄最早出現在唐朝,台灣獅陣的發展與跟清代移民有關,當時居民為了抵抗外來侵犯,設立武館防身,發展出廟會舞獅的文化;隨時代演變,獅頭變成農業社會特有的藝術象徵。
陳銘鴻說,台灣獅頭製作隨區域有所不同,北部是「橄仔獅」、中部「橄模獅」、南部「畚箕獅」,客家族群則是「開口獅」,早期武館也自創風格,對獅頭美感也各有不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