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市今年行人車禍23死 全台最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6 03:22 聯合報 都會社會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三年前北市警方曾強力執行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但可惜執法淪為三分鐘熱度。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統計顯示,台北市今年行人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居全台之冠,市長柯文哲表示「很驚訝,沒想到行人車禍死亡率也這麼高」,顯見台北市還不是行人友善城市,要求改進。
北市交大事故處理組組長林洸賢表示,台北市最早取締車輛在行人穿越線(斑馬線)前未減速、不禮讓行人,但從逾半肇事地點都在行穿線來看,還有努力空間。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今年北市A1類(當場死亡或廿四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共七十四人,其中行人為廿三人,占逾三成。機車騎士卅九人,單車六人。
首善之都台北市行人車禍死亡人數居冠,其次為桃園市廿二人,高雄市十八人、新北市十五人,新竹縣和台南市各十二人。由於新北市人口數超過北市,以人口數換算死亡率,北市更要努力。
因車禍死亡的廿三名行人中,十七人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柯文哲昨在交通會報聽取交大簡報,他說,機車死亡人數較高是預料中事,奇怪的是行人怎麼會死這麼多?
北市交局長鍾慧諭說,車禍死亡的行人多數是長者,他們在清晨出門運動,因為視線不清、過馬路動作太慢和駕駛人車速太快等因素被撞死,交通局將和社會局合作向長者宣導,建議長者出門穿顯眼的衣服。
高市警局交通大隊交安組也指出,高市今年遭撞死的行人也以高齡者占七成居多,其中四人因穿越道路不當被撞死,其他多為駕駛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禮讓行人先行及酒駕肇事等原因。
柯文哲說,台北市不是個安全走路的環境,應該加強車輛禮讓行人的宣導,要求交通局等單位訂改善計畫。
鍾慧諭說,機車多的地方,肇事率就會增加,明年將和交通部討論,研議拉高機車考照制度門檻,增加實際路考、狀況模擬題等,力求駕駛人了解交通規則後才能發照。
看問題/城市之恥 行人死在斑馬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6 03:22 聯合報 本報記者蔡惠萍
「其實政治沒有這麼困難,政治的目標就是讓人民過快樂的生活,宜居就是適合居住,我認為台北市的願景就是宜居城市,政治就是讓人民可以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樣就好。」
這是前兩個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的一段話,不過走在台北市的街頭上,行人不僅得提心吊膽、左閃右躲,一不小心甚至被撞飛,一個連平平安安走在路上的基本要求都不可得,「宜居城市」似乎成了諷刺之詞。
昨天柯文哲對於台北市居然有這麼多行人被撞死感到吃驚,但更令人訝然的是,當中很多就死在斑馬線上。對一個首善之都而言,這不是恥辱,什麼才叫恥辱?
要如何建立禮讓行人的文化,無非就是教育、工程與執法下手。三年前,聯合報願景工程推出「公路正義」,引起中央與地方的重視,交通部陸續修正汽機車考照制度,同時也進行各項宣導活動。而歸屬地方自治範圍,則是透過改善交通設施,例如號誌時差、Z字型斑馬線,降低行人「曝險」機率。
而最立即有效的就是加強執法,在當時台北市長郝龍斌一聲令下,警方強力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果然收一時之效。
但郝市府下台後,現在台北市街頭已罕見警方在路口取締不禮讓行人的景象。
雖然許多汽車駕駛已懂得禮讓行人,但機車橫衝直撞的現象卻是原地踏步,難怪台北市行人死傷率居高不下。
「公義社會、文化城市、健康安全、關懷分享、社區營造、公開透明」,這是柯文哲上任那天宣誓的六大願景。但遺憾的是,在台北市街頭上,我們看到的卻是汽機車欺負弱勢行人的不義現象,行人既不安全 ,哪來健康?一個連禮讓行人都做不到的城市,距離宜居還遠得很。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6 03:22 聯合報 都會社會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三年前北市警方曾強力執行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但可惜執法淪為三分鐘熱度。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統計顯示,台北市今年行人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居全台之冠,市長柯文哲表示「很驚訝,沒想到行人車禍死亡率也這麼高」,顯見台北市還不是行人友善城市,要求改進。
北市交大事故處理組組長林洸賢表示,台北市最早取締車輛在行人穿越線(斑馬線)前未減速、不禮讓行人,但從逾半肇事地點都在行穿線來看,還有努力空間。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今年北市A1類(當場死亡或廿四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共七十四人,其中行人為廿三人,占逾三成。機車騎士卅九人,單車六人。
首善之都台北市行人車禍死亡人數居冠,其次為桃園市廿二人,高雄市十八人、新北市十五人,新竹縣和台南市各十二人。由於新北市人口數超過北市,以人口數換算死亡率,北市更要努力。
因車禍死亡的廿三名行人中,十七人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柯文哲昨在交通會報聽取交大簡報,他說,機車死亡人數較高是預料中事,奇怪的是行人怎麼會死這麼多?
北市交局長鍾慧諭說,車禍死亡的行人多數是長者,他們在清晨出門運動,因為視線不清、過馬路動作太慢和駕駛人車速太快等因素被撞死,交通局將和社會局合作向長者宣導,建議長者出門穿顯眼的衣服。
高市警局交通大隊交安組也指出,高市今年遭撞死的行人也以高齡者占七成居多,其中四人因穿越道路不當被撞死,其他多為駕駛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禮讓行人先行及酒駕肇事等原因。
柯文哲說,台北市不是個安全走路的環境,應該加強車輛禮讓行人的宣導,要求交通局等單位訂改善計畫。
鍾慧諭說,機車多的地方,肇事率就會增加,明年將和交通部討論,研議拉高機車考照制度門檻,增加實際路考、狀況模擬題等,力求駕駛人了解交通規則後才能發照。
看問題/城市之恥 行人死在斑馬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6 03:22 聯合報 本報記者蔡惠萍
「其實政治沒有這麼困難,政治的目標就是讓人民過快樂的生活,宜居就是適合居住,我認為台北市的願景就是宜居城市,政治就是讓人民可以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樣就好。」
這是前兩個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的一段話,不過走在台北市的街頭上,行人不僅得提心吊膽、左閃右躲,一不小心甚至被撞飛,一個連平平安安走在路上的基本要求都不可得,「宜居城市」似乎成了諷刺之詞。
昨天柯文哲對於台北市居然有這麼多行人被撞死感到吃驚,但更令人訝然的是,當中很多就死在斑馬線上。對一個首善之都而言,這不是恥辱,什麼才叫恥辱?
要如何建立禮讓行人的文化,無非就是教育、工程與執法下手。三年前,聯合報願景工程推出「公路正義」,引起中央與地方的重視,交通部陸續修正汽機車考照制度,同時也進行各項宣導活動。而歸屬地方自治範圍,則是透過改善交通設施,例如號誌時差、Z字型斑馬線,降低行人「曝險」機率。
而最立即有效的就是加強執法,在當時台北市長郝龍斌一聲令下,警方強力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果然收一時之效。
但郝市府下台後,現在台北市街頭已罕見警方在路口取締不禮讓行人的景象。
雖然許多汽車駕駛已懂得禮讓行人,但機車橫衝直撞的現象卻是原地踏步,難怪台北市行人死傷率居高不下。
「公義社會、文化城市、健康安全、關懷分享、社區營造、公開透明」,這是柯文哲上任那天宣誓的六大願景。但遺憾的是,在台北市街頭上,我們看到的卻是汽機車欺負弱勢行人的不義現象,行人既不安全 ,哪來健康?一個連禮讓行人都做不到的城市,距離宜居還遠得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