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金危機…對政府的信心危機
2015-10-27 01:39:23 聯合報 古允文/台大社工系教授、社會福利黨智庫執行長(台北市)
隨著大選的逼近,社會福利又成為國、民兩大政黨的重要政見主軸,其背後立基的關鍵假設是「政府能夠扮演分配正義的角色」。但另一方面,我們又聽見年金體系即將面臨破產危機的呼聲不絕於耳;聯合報對年金危機的民意調查,點出了許多重要議題,其中民眾所表達最明顯的意向是:對政府失去信心,認為政府應該為年金危機負責,對於未來寧可自己操盤年金投資。若是如此,我們又如何相信今日國、民兩大政黨開出的選舉支票明日必然能夠兌現呢?

今天台灣所面對的問題與困境,事實上是來自於過去十五年來兩黨的錯誤政策!公元二千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總統五二○就職演說上,明明白白強調「…『大有為』政府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應該是與民間建立夥伴關係的『小而能』政府。我們應該加速精簡政府的職能與組織,積極擴大民間扮演的角色。如此不僅可以讓民間的活力盡情發揮,也能大幅減輕政府的負擔…」。

二○○八年總統大選,馬英九總統於競選期間提出「輕稅簡政」口號,當時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即以「『輕稅簡政』不能一廂情願」為文,在天下雜誌提出針砭,但終究擋不住馬政府的政策走向。例如二○一○年四月廿五日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前往經濟部主辦的北區廠商徵才博覽會,開幕致詞中強調「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主軸就是壯大台灣、連結兩岸,有兩大重點,一是產創條例輕稅簡政,二是兩岸儘快簽署ECFA,讓廠商出口至大陸關稅不會受到歧視…」。

雖然過去這十五年來,政黨輪替了兩次,但腦筋思維卻絲毫沒有輪替,依舊是八○年代自由主義小政府論調當道,卻蒙眼不見歐美主要國家早從九○年代中葉開始,政策風向就已經逐漸轉向「有能政府」,也就是政府不再是越小越好了。

不幸的是,在國、民兩黨有志一同的情況下,台灣政府真得是越做越小了!在一九八○年代時,韓國與台灣稅收占GDP的比例在伯仲之間,台灣還常高過韓國,達到廿%的GDP;而現在,韓國稅收占GDP的比例約為廿%,而台灣已經降至十二%,兩者之間差距八%的GDP。若以台灣一年約十八兆台幣計算,大約是一點四兆,折合中央政府一年總預算的七十%,難怪政府缺錢的新聞不斷。

「對政府沒信心」已經成為台灣當代的社會氛圍,從各方面逐漸聚積強化成為一股強大的熱帶氣旋,隨時可能吹垮日益頹敗的政府大廈,這是近年來政府不斷自我閹割的最終結果。從二○○八年「輕稅簡政」的競選主張開始,我們看到政府稅收的不斷下降,連帶影響政府施政的能力;但輕稅的利益卻不一定由全民共享,不確定年代下生命風險的升高,構成民眾對民主化政府的期待壓力,造就了「輕稅容易、簡政困難」的結構困境。

在大開支票之餘,請國、民兩黨先為政策錯誤向全民致歉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