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你獵殺,我禁運:現代企業的道德實踐
2015-09-06 02:21:16 聯合報 社論
美國牙醫非法獵殺辛巴威獅王塞西爾事件,引起全球公憤,這股怒氣化為一股保育動能,達美航空等五家美國航空公司聲明,不再運送獅、豹、象、犀牛及野牛等「狩獵戰利品」。美國一直是輸出獵人到他國屠殺動物的殺手大國,全球六成狩獵戰利品運往美國;當動物頭顱不能再運回母國以驕其親友,將有助於抑制這類炫耀式的獵殺。

據「國際人道協會」估計,因塞西爾之故,向全球兩百五十家航空公司提出禁運狩獵戰利品的訴求,至今已有逾卅一家航空公司願意加入禁運行列,包括早已承諾不載運動物屍首的阿聯酋航空和維京航空等。

今年國際保育界的勝利不止於此。全球最大的物流業者UPS八月中宣布,即日起全面禁運魚翅。消息一出,護鯊團體立刻在要求禁運魚翅的國際請願網頁上打上「We did it!」字樣,宣示數年來訴求禁止屠鯊取翅行動的小勝利,並宣布另一個快遞巨擘FedEx將是它下一個目標。德航、星航等數十家航空及DHL早已表明全面禁運魚翅。

這兩個「殺戮vs.禁運」反制事件的成功,說明瀕危動物的保育不只是一國一地之事,更需要跨國運輸與貿易的管制與監控,而環繞地球村的運輸業者則可以在保育工作上扮演關鍵角色。沒有需求,就沒有濫捕及獵殺,這是消費者可以著力之處;無法運送,也就無法消費,這是運輸物流業者的關鍵作用。

要減少瀕危動物因跨國交易的滅絕風險,在生產與消費兩端之外,向輸運者施壓,這是國際保育團體近年的新戰略。航空公司與快遞巨人願意犧牲營收,向保育力量靠攏,也顯示現代企業願意展現地球村公民的道德意識,除提供好服務,也要「不提供」壞服務:不運送不人道、違反道德的貨品,這是現代企業的自省。

許多動物之所以遭到大量捕殺而瀕臨滅種,除了殺戮滿足了某些人的異常虛榮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欲。以魚翅而言,在華人膳食文化中,它的功能根本不在果腹,而是富賈大宴中的擺譜菜色,高貴魚翅湯代表的是主人的面子。由於這樣的虛榮驅使,每年全球有近一億隻鯊魚遭到濫殺,甚至發展成「取鰭棄鯊」的漁獵惡習,將割取雙鰭後失去游泳能力的傷鯊拋入海中,任其自生自滅;這些,都只是為了一碗湯!

據統計,全球鯊魚族群逾一百四十種品種面臨不同程度的滅絕危機,卅年來,鯊魚數量減少了九十%。作為大陸門戶的香港,正是全世界最大的魚翅集散樞紐,去年即進口近六千公噸的魚翅。事實上,香港的反魚翅行動不輟,半島酒店三年前宣布不再以魚翅作為料理食材,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隨後跟進,希爾頓集團也要求旗下六百多家飯店不再供應魚翅。反觀台灣,魚翅仍是婚宴常見菜色,島內保育聲調雖高,卻不曾落實。政府於二○一二年要求所有漁獲都須「鰭不離身」,仍有漁船改到印尼卸貨,護鯊仍有漏洞。

跨國保育一直是國際社會的棘手難題,獅王之死只是冰山一角。狩獵是非洲獅日趨滅絕的主因,每年有五百六十頭以上的野生獅子遭國際狩獵者獵殺。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最新報告,過去廿一年,非洲獅減少了四十二%,目前只剩不到兩萬頭,其他如大象、犀牛、人猿也都岌岌可危。

把野生動物當成狩獵商品,在非洲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從職業嚮導、追蹤達人、私人小飛機、標本製作商、到隨行攝影團隊,整個獵殺產業市場規模年達兩億美元。窮國政府也將狩獵許可的販售和業者的稅收視為重要收入來源,不肯放手。儘管有人認為,開放戰利品狩獵的收入,可以用來進行保育;但實情卻是,缺乏有效的監控及執法,只是助長了更多貪汙,卻加劇了動物群族的滅絕衝擊。

無論如何,從航空公司禁運狩獵戰利品,和跨國物流產業拒送魚翅,都是讓人振奮的消息。這也提醒所有企業:除了營利,還有更高的價值值得實踐,包括永續生態的關切、對消費倫理的認同等;而社會責任的實踐,則是贏得消費者尊敬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