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岸侵蝕頻倒退 東港迎王缺腹地
2015-09-02 07:29:57 聯合報 記者蔣繼平/東港報導
image
圖為「送王」儀式燒王船」 報系資料照
分享
距離東港迎王只剩一個月,但廟方勘查「請水」及「送王」地點,發現鎮海公園海岸受侵蝕倒退20公尺,沙灘腹地嚴重不足,昨天經各單位視察會勘後,鎮長徐志雄要求第七河川局趕在9月25日前完成填補工作。

「跟上一科相比,海岸又倒退20公尺。」東隆宮董事長伍水源說,10月4日就是迎王平安祭,鎮海公園沙灘要搭建祭典舞台,又要容納湧進的上萬人,腹地根本不夠,沙灘凹陷處甚至快退到護岸,希望相關單位能設法補救,並預防海水持續侵蝕海岸。

包括鎮公所及河川局等單位,昨天到現場會勘,第七河川局工務課長陳建安表示,「離岸堤」完成後,沙灘呈現一段一段突起的「砂舌」和「侵蝕處」,屬於自然現象,由於時間緊迫,將用「取多補少」的方式,以突出的沙灘填補侵蝕處,只要沙源足夠應該能如期完成。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林宗儀說,海岸外設置離岸堤後,離岸堤後方會營造淺灘、缺口處後方沙灘則會形成半月形的缺口。颱風過後海岸侵蝕,半月型缺口會往後退縮,雖會慢慢長回,但若趕時間,只好人工填補。

台日城市交流 大樹區姊妹相稱大樹町
2015-09-02 07:30:01 聯合報 文/記者程宜華
高雄大樹區與日本北海道大樹町因地名結緣,經雙方多年努力,昨天簽署締結姊妹關係。大樹區長黃傳殷在民政局張乃千的見證下,與日本大樹町長酒森正人簽下交流協議書,將共同推動青少年、經濟、體育與文化等多方面合作。
image

高市中山路水管破 水淹5cm交通大亂
2015-09-02 07:29:58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劉星君/高雄報導
image
高市昨天傍晚中山與五福路口,水管破裂,造成路面大淹水。 記者劉星君/翻攝
分享
高市中山路與五福路交叉口昨天傍晚5點多下班尖峰時刻,管徑700mm的混凝土水管疑不明原因爆破,造成路面淹水約5公分,交通大亂,警方到場交通管制,直到晚間7點半,中山、五福與中華、五福路段,仍管制單向通行,通往鳳山的方向封閉。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副理洪文正表示,當時是正常送水,管壓並未異常,初步研判可能是管線老舊脆弱,導致送水時破管。水公司獲報,先關閉附近管線水閥,並開挖搶修。洪表示由於自來水輸送有管網設計,一旦管線異常,可隨時調水支應,初步僅新田街60戶左右管壓降低,還不到停水地步。


輔助器的腳步聲 警局電腦救星來了
2015-09-02 07:30:00 聯合報 記者陳維鈞/高雄報導
image
身障電腦高手林大欽為高雄警界維修電腦10年,不分日夜隨傳隨到,是警界電腦救星。 記者陳維鈞/攝影
分享深夜時分,高雄三民一分局傳來「喀喀喀」腿部輔助器的腳步聲,刑警們還沒看到人,就熱情大喊「大欽來了」,林大欽是位小兒麻痺患者,10年來他默默幫警界維修電腦,不論日夜隨傳隨到,還陪刑警辦案到半夜,是警察之友。
林大欽是電腦高手,許多警察電腦中毒或損壞,無法處理公文時,總是第一時間打給他求援,林常常免費幫忙,協助警察解決不少電腦問題。

10年前,林大欽因緣際會認識刑警好友「炮哥」,從此和警察結緣,炮哥說,起初拜託林大欽來辦公室修電腦,同事看到,接連反應自己電腦有問題,他不厭其煩逐一解決,被服務過的警察都說「讚」,林大欽名號因此傳開。

林大欽知道公家經費緊縮,因此除非要換零件,否則盡量不收費,也曾有資訊室無法排除的故障,林大欽一來就搞定。三民一陳小隊長說,遇到警察心情不好,林還兼任「心靈老師」話家常安慰員警。

43歲的林大欽在出生5個多月時罹患小兒麻痺,但他不氣餒,練就一身好電腦功夫,自己開設電腦工作室。林說,雖然行動不便,但從小個性樂觀,不因身障就放棄奮發向上。

高市警局三民一、新興、苓雅分局、刑大、多間派出所都可看到林大欽幫員警修電腦的身影,他的熱情服務讓警察覺得很貼心,封他「警界電腦救星」稱號。

5好朋友從農 種「吃得起的有機」
2015-09-02 07:30:03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內埔報導
image
原本在北部工作的藍明正與其他4個擁有相同理念的農民組成「茂和農園」,並在臉書經營「農夫好朋友」粉絲專頁。 記者林良齊/攝影
分享
5個不同年紀、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屏東內埔鄉共同耕作「茂和農園」,更在臉書上經營「農夫好朋友」粉絲專頁,希望能推廣有機農業,讓民眾擁有「吃得起的有機」。

「如果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吃得起有機的話,那有機農業的推廣勢必會遭遇到阻礙」,就因為這樣理念,包括羅秉諺、藍明正、張婉儀、蔡博安及潘順王等5人於是決心從農,他們向縣府租地2.4公頃,經營有機農園,希望以行動吸引更多人投入有機行列。

屏科大農園系畢業的羅秉諺之前曾替其他有機農業公司服務過,他說,有機蔬果價位高昂,並非人人都消費得起,但如果有更多人參與有機或友善農業,就可以降低成本,讓更多人受惠。

原本在北部工作的藍明正則說,目前青年農民之所以較少,主要是因為從農的收入並不穩定,他指出,未來的農業模式如果可以與通路商契作,進而達到平穩的收入,就可以吸引更多青年農夫返鄉。

「不少以前是農田的地方,現在都變成工廠」,77年次的張婉儀說,期盼能藉由推動農業,讓農民把農作物種回來。

羅秉諺說,據他觀察僅有10%以下的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投入農業,希望能有更多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從農,在土地裡重新找到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