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有抗戰 無光復:歷史活得比我們長
2015-09-02 02:12: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昨日連習會,雙方就抗日史觀各敘己見,並尋求交集。此一重整歷史的敘會告訴世人:歷史活得比我們任何人都長。等我們死去,歷史依然活著。

如果歷史會死,「秦為暴政」就不可能成為永世共識的史論,或因六○年代毛澤東批孔揚秦,暴秦即獲平反。但是,歷史畢竟活得比毛澤東長。

今日出現的抗日史觀辯論,其實就是對於被毛澤東一代扼殺的抗日史,與真正的抗日史,看看誰能活得比較久的辯論。以現今情況看,毛澤東一代的史觀即使仍然存在,但至少已經開始動搖。既然批孔揚秦活不久,毛派抗日史亦不可能久存。

連習會上,連戰也用了「正面戰場」及「敵後戰場」的架構,這是中共的論述。就北京立場言,已較過去進步。但是,完整正確的史實卻是:這是一場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全中華民族進行的浴血抗戰。「正面國民黨/敵後共產黨」的說法,成為一種國共兩黨爭功的黨派史觀,把國家主體「中華民國」塗銷了,也把超黨派的「中華民族」貶抑了。

不說別的,日軍在中國戰場陣亡約四十萬人,如今每一個人皆有名有姓地入祀靖國神社,並得到日本政府的撫卹。但中國軍隊戰死近三百萬人,大多埋骨亂葬崗中,又因內戰分裂兩岸,其中共軍成了開國元勳,但幾百萬國軍的死者得不到撫卹,而留存大陸的幾百萬國軍更經歷「反革命分子」的悲慘人生。這些人只是為中華民國而戰嗎?只是為國民黨而戰嗎?難道不是為中華民族而戰?

昔是「反革命」,今日又承認其「正面戰場」的壯烈貢獻;這是多麼諷刺的人生?又是何其殘忍的民族?那一輩「國軍」,如今皆是九秩近百的長者,凋零殆盡,但歷史畢竟活得比他們長,後人有責任還給他們一個公道,不能因國共內戰而否定了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犧牲奉獻。若要重建抗日史觀,要從每一位英靈的平反做起。

連習二人都說要「共用史料,共寫歷史」。如果真能「共用史料」,難道連「由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全中華民族抗日」這一史實也不能「共寫」?而只能說成「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將歷史貶為政治分贓?更嚴肅的問題是,如果在歷史上不能還「中華民國」以本來面目,更要如何面對今日屹立於台灣的「中華民國」?此次史觀辯論使兩岸警覺:「歷史的中華民國」畢竟塗抹不去,「真實的中華民國」更須面對。然而,如果連「共用史料/共寫歷史」都做不到,如何能夠「共尊現實/共創雙贏」?

連習二人都強調:抗日戰爭使台灣光復。但是,如果連「中華民國領導中華民族抗日」的史實都不能維繫,且北京如果仍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史觀,台灣人民如何能珍惜「抗戰」與「光復」的連結?台灣光復了,中華民國卻被「政治塗銷」了。而中華民國如果在台灣的民心中被掏空,這樣的「光復」有何意義?現況告訴我們:台灣沒有「中華民國」,台灣就不會有「中國」;掏空中華民國,就是掏空中國。當兩岸當局猛烈炒作「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時,「台灣光復七十周年」在台灣卻幾成誰都不敢張揚的政治禁忌。這正是:「有抗戰/無光復」。

習近平說「心靈契合」,北京幕僚顯已忘掉李登輝在上世紀九○年代倡「心靈改革」。李的「心靈改革」,是希望台灣人勿做中國人。而習的「心靈契合」,是要台灣人回來做中國人。當下的兩岸角力,正是一場「心靈的角力」。當中華民國已被北京及台獨合力掏空,台灣人的「中國意識」也已同步被掏空。

現在的兩岸當局高唱「反對台獨」。但當「心靈台獨」已成氣候,中華民國若被借殼上市,「反對台獨」即成無的放矢。也就是說,「反對台獨」已經無用,而必須改換成「維持真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使中華民國不被掏空。今日境況,正是政客們操弄歷史與否定現實造成的惡果。

昔日毛派認定的「反革命分子」,今日已成「正面戰場」的民族英雄。昔日揚言「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史觀,今日卻要為「維護中華民國不被掏空」而惶惶不可終日地想方設法。如今,這些皆成了歷史憾事。其實,歷史依然,一切皆出自人的愚昧與黨派化的自私。

連習會不能說沒有進展,但離歷史與現實的真相都仍太遠。歷史真的活得比毛澤東長,也比任何人都長。兩岸的解決方案,不能弱肉強食,也不能生吞活剝。只要早一步站上歷史的正確面,我們就可為後世留下少一些歷史的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