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新三國」不如「舊三國」,何以致之?
2015-08-19 01:57:4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剩下不到五個月的總統大選,國民黨洪秀柱、民進黨蔡英文和親民黨宋楚瑜的「三足鼎立」,讓人想起兩千年總統大選的連宋陳「三強爭霸」。但除了「新三國」與「舊三國」的態勢類似,從候選人的個人條件、民主環境的實況、和選民擁有的選擇看,卻很難讓人感到台灣的政治進步了,反而覺得是不進反退。

兩千年總統大選的三個主要候選人,分別是國民黨的連戰、民進黨的陳水扁和從國民黨脫黨的宋楚瑜。事隔十六年之後回看,儘管民眾對這三個人的評價皆已大不相同,然而,從當時的政治和社會氛圍來看,這三人皆堪稱一時之選。連戰是即將卸任的總統李登輝之欽定接班人,政治資歷、學養俱佳;陳水扁是民進黨閃亮的政治明星,敢衝敢做,曾任首任直選的首都市長。至於宋楚瑜,雖在國民黨內的政治鬥爭落敗而無政黨支持,卻因省長光環,儼為當時極具民意號召力的一方之雄。

由於三位候選人不同的背景與特質,選戰過程也堪稱經典。三個陣營卯足全力,爭取選民認同,不管是文宣戰、組織戰或政策戰,都是針鋒相對、刀刀見血。儘管當時政治環境距離台灣脫離威權時代不久,有些競爭未盡公平,激情的演出也引發社會的對立,並導致藍營的慘痛分裂;但從民主參與的角度看,二○○○年的總統大選,確實是台灣邁入民主政治的關鍵一役,也奠立了台灣政黨政治的基礎。

但是,十六年過去了,目前檯面上的三個候選人,卻已經無法再激起選民當年的熱情。更直白地說,當下「新三國」的候選人,似皆難稱是一時之選;至少,與當年「舊三國」的候選人對比──包括四度參選的宋楚瑜比起當年的他自己,都遜色不少。這點,從選民的角度看,確實令人失望;從政治的角度看,則顯示了民主的退化。

先談目前民調居於領先的蔡英文。比起陳水扁過人的煽動能力,蔡英文的政治魅力自然遠不如他;她的特質是相對冷靜,擅長運籌帷幄。問題在,蔡英文有一種奇特的曖昧性,凡事「不說清楚,也說不清楚」,使自己保持在安全的模糊地帶,讓民眾難以捉摸。歷經四年前的敗選,她這次更將模糊的特質發揮到極致。深具草莽性格的民進黨,抬著蔡英文的轎子,其實極不協調,也顯表裡不一。

再看國民黨的洪秀柱。她在國民黨的「A咖」怯戰的情況下獲得提名,儘管政治資歷頗深,卻缺乏指揮大局的閱歷,只能固守基本盤,缺乏拓展局面的能力;與當年擁有黨機器力挺的連戰,難以相比。至於宋楚瑜,十多年來在政壇的起起伏伏、左傾右倒,當年的「省長光環」早已剝落殆盡,只剩他自己不甘罷休的政治野心。就算他把「超越藍綠」、「大聯合政府」說得煞有介事,在外界看來,全都抵不過他因個人權力野心而破壞政局應負的責任。

這就是所謂的「新三國」不如「舊三國」:二○一六的蔡英文不如二○○○的陳水扁,二○一六的洪秀柱不如二○○○的連戰,二○一六的宋楚瑜不如二○○○的宋楚瑜。這也是這次選舉的悲哀:時代在進步,台灣的民主卻在倒退。

十六年時光流轉,為何台灣選民的選擇卻越來越無奈?原因之一,是政治菁英的快速耗損。陳水扁的八年執政,讓民進黨中生代菁英幾乎毀於一旦,所有與扁關係密切者幾乎皆難倖免。也因此,兩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者,是由與民進黨關係不深、政治資歷色彩較淺的蔡英文出馬。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國民黨,馬英九總統的八年執政,沒培養出幾位新一代的黨內菁英,而閣員晉用過度倚重學界的結果,更造成黨內向心力的潰散,四分五裂。

其次,是民粹政治的風行,使得政治被視為畏途。政治人物不僅必須受到鋪天蓋地的檢驗,政治主張、政策推行、乃至家人都必須面對非理性的攻擊;不少有志以政治為志業者,都因恐懼遭到無謂攻訐而卻步。政治環境惡劣至此,當然也就很難吸引真正的社會菁英投入。

二○一六大選走至現在,除關心誰輸誰贏,也該深刻檢討台灣的民主發展為何走向了倒退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